01“教师在后”的课堂
“这种‘教师在后’的课堂蕴藏着某种开放性。课堂里真实的问题,不是教师事前都可以预设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真实问题一定是基于学生自身生发的,而不是仅仅基于教师所理解的所谓的教学重难点生发的。”
“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形成一种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按照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的观点就是‘再创造’。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读者那里所呈现出来的样子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学生只有通过文本,才能从个体经验出发对知识进行‘再创造’。课文(指的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课文)里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开放地去解读、去复述,甚至去表演。这样,课堂就真的成了一种教育生活。”
课堂——教育——生活,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有时候我们会把他们区别对待,课堂不再为教育而生,与生活毫无关联,不考不进课堂,课堂成为老师表演的舞台,课堂围着老师转,学生跟着老师走,。比如数学,一些是生活常识、生活经验都是数学,学生有这样的体验,真切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离我们还远吗?课堂上,为了让学生配合我们演,怎么坐,提什么问题,什么时候提,由谁来回答,统统设计好。但是,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是应该有生命的,如果不能站在生命的角度去理解生命,怎么能够理解孩子就是这样,总是有不断的奇思妙想,这就是孩子本来的样子。
02“飞翔者”的学习
“什么是‘大问题’呢?‘大问题’就是学科和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与基本问题。在课堂中,学生所学到的具体方法不是‘大问题’,获得一种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意识和素养才是‘大问题’。”
“‘大问题’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直指学科本质,直指教育中人际关系的本质,比如课堂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习者与知识本身的平视关系等。‘大问题’教学也是直指学习方法的本质,个体的学习方法是有差异的,有的属于高端学习,有的属于低端学习。低端学习就是所谓的跟随者的学习,是‘我教你学’的学习方式,其学习更多的只是为了跟随教师的进度。这样的学习也可以被称作复制型的学习。‘大问题’教学追求的是智慧型的学习,因而在这样的课堂上就需要更多的合作探究、自主生成,它的核心是针对人的发展。在这种课堂上,学生有自主规划、自由想象、自我探寻的权利,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为‘飞翔者’的学习。”
“大问题”教学是从《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这本书知道的,大概是去年1月份买的这本书,书已经看完,有的章节看了好几遍,在课堂上也尝试用“大问题”的形式教学,现在看到这,猛然醒悟,其实我一直只用到“大问题”的形,没有领悟到“大问题”教学的神。我一直过于注重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是“大问题”教学,张老师说到:“在课堂中,学生所学到的具体方法不是‘大问题’,获得一种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意识和素养才是‘大问题’”。“大问题”教学会有更多的合作探究,体验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许,这才更重要。
03让学习真正发生
“在‘大问题’教学的课堂里,教师往往是站在学生后面的。如果教师一直站在学生前面,教师的高度就成了学生难以逾越的高度。教师站在后面,他更多地起的是一种鼓励、支持和保障的作用。学生的发展高度是教师没办法预计的,而学生的所需却是可以预想的。比如说,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普遍困难,教师就可以保证底线,进行具体的指导与帮助。当然,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种课堂上,教师不知道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什么样的疑惑,而教师又必须时时做好面对这些想法和疑惑的准备。弗莱登塔尔说,对学生来讲是新奇的东西,对教师而言都应该是知道的。”
“我们既有的课堂经常都是单一的、线性的,其中蕴含着一种科学主义的逻辑,但人性的复杂性、世界的复杂性、事物本身的复杂性,是我们难以预设的。因此,课堂本质上就应该是生成性的。弗莱登塔尔所谓的‘再创造’,就是要在这样一种生成状态里面才能形成知识的‘再创造’,而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再创造’了知识,学习才算真正发生了。”
固定的教材中,我们面对各不相同的人,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件,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老师,学生各自对知识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甚至面对同样的学生时,不一样的时间都可能产生不一祥思考。我在教学中会经常陷入一种困境,就是总是担心孩子不懂,不由自主地领着他们学,领着他们跑,不敢真正放手,而学生便缺乏热情,反正老师会讲,缺乏求知动力,这是教师在“前”所带来的。教师在“后”,做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做学习的陪伴者,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创造,去创新,透过学科,联系生活,然后生成自己的理解,这才是真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