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与10000次》: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父母。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些内心经历:
不止一次告诉自己,明天要早起锻炼身体,到了早上却难以挣脱温暖的被窝。健身计划不了了之。
不止一次把今天的事情拖到了明天,然后错过了很多大好机会,后悔不已。
不止一次很委屈,自己全身心付出,得不到体谅,却无处诉说。
不止一次感觉很软弱,面对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却不能说出不。
为什么会有这些坏感觉,有一本书《0次与10000次》会告诉你答案。
《0次与10000次》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作者是吉塔.雅各布,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作者提出,我们之所以会走进同样的死胡同,在类似事情上吃亏,受伤。本质上是应对方式出了问题。
相同的应对方式,带来的结果是0次与10000次的区别。
通过图式疗法的深度觉察和练习,我们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在现实中保护自己的能力,拥有更加稳定的成人自我。
坏感受的内在原因:
是来自童年时的纠缠者。就是内在小孩
当内在小孩主导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显得不成熟,内在小孩又细分为三种,受伤的内在小孩,被宠坏的内在小孩,和幸福的内在小孩。
受伤的内在小孩来自童年时的被忽视和贬低,或者是童年身心所受到伤害。成年后就会变得固执,容易冲动。
被宠坏的内在小孩是在童年时候,父母的溺爱,过度的保护,他们过度的为孩子分担一切,导致他们成年以后没有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比如,我的一个闺蜜兰兰,童年时,母亲总是嫌她干啥也干不好,总是不让她尝试家务劳动,出嫁以前,厨房几乎都没有进过,早上妈妈也是做好了饭才喊她起床吃饭。到现在她只会做个家常便饭,还不喜欢做饭,父亲也是非常努力的挣钱,什么事都不让她操心,她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婚后,不会做家务,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夫妻关系很紧张。父母年纪大了,不能再帮她分担,有时她很无助。
来自过去的命令,就是内在审判者。
很多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审判者,这有时会让他们承受很大的压力,比如要求我们应该是美丽,热心,聪明,快乐的,善解人意的。最重要的是不要给人找麻烦。这些完美主义只能给人压力和痛苦。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一:做自己的父母
帮助受伤的内在小孩
在我们内心,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孩子,他一直没有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足够的欣赏和喜爱,直到今天,孤独,被抛弃,悲伤,自卑等负面情绪折磨着我们的内在小孩,现在,我们需要照顾他,安慰并给予关注和爱护,做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给自己内在小孩取个名字。和他建立联系。
抚慰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你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别人不顾及你的感受,不公平的对待你,你应该让他知道你生气了。
强化幸福的内在小孩
为自己创造一些自由空间,比如结束紧张的工作之余,适当的放松一下,听音乐,吃美食,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怕是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躺在哪儿,享受一下自由的心情。
摆脱内在审判者
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有价值,别人的意见不能决定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权利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生活。我可以另眼看待自己。
变得更成熟
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高成就,我们不必过高标准要求自己,那并不能使人幸福。
二:做孩子更好的父母
我们应该满足儿童的基本需求:
与他人有稳定的联系
作为父母,全身心的爱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个安全感,周围的人比如家人,邻居,老师和同学也能给孩子安全感,这种安全一直陪伴孩子长大成人,最最重要的是孩子能感受是有人可以依赖的,成年后,内心才不会是那个受伤的小孩。
自信心和能力
很多父母出于好意,想为孩子承担一切,试图安排好孩子的一生,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孩子自信心和能力的丧失,成为那个被宠坏的内在小孩。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能力,必须为孩子创造尝试的机会,允许孩子犯错误,适当的给孩子鼓励和赞美。
表达需求和感受的自由
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个性和被真诚以待的需求,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们表达需求,表达感受却被嘲笑,他们在成年后很难再打开心扉。表达自己需求和感受。儿童尝试新事物,好奇心旺盛,当他们分享时,要鼓励和赞美而不是嘲笑他们。
自发性,乐趣和玩耍
有的父母虽然也是爱孩子,可是只以学习成绩为重,认为任何游戏和玩耍都是浪费时间,而且父母自己也是那么严肃,很少见他们轻松嬉闹的样子,在这样气氛中,孩子缺少自发性,乐趣和玩耍,成人后,缺乏抗压性,且容易产生忧郁和悲观的情绪。
现实的界限
对儿童来说,给他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要让他们了解到任何事情都是有边界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超过了这个边界,孩子就会形成过度自主,无法感受别人,成年后,就会成为一个极其自私和无责任心的人。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所以,要让孩子做一个幸福的人,给他们一个幸福的童年,就是给他一个幸福的人生。
写在最后
《0次与10000次》让坏体验减少为0次,让好经历发生10000次,在黑暗中爬起来,在阳光中站起来,告别同样的坏感受,同样的错误,同样的创伤,觉察并修正自己的日常行为,拥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能力 ,创造出全新人生脚本。
这本书,无论是自我成长,还是教育孩子,都是受益匪浅,值得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