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438)

第42回:刘备被困汉江边                    关羽独挡汉津口(十一)

    事实上,孔明早就有去江夏的意思。

      因为他一生干事谨慎,唯恐今后汉事基业有了进展,刘琦公子要多说多话,说起来全靠我的江夏,否则刘备无安身立命之处。

      这样他今后就没有话说了,没有江夏,我们还有夏口。

      尽管公子刘琦并无这种想法,但诸葛亮考虑得周密,有所防备。

      现在刘备带兵将百姓,全部下船,一齐开往江夏郡。

      一到江夏,公子刘琦便把兵符印信交与皇叔,说道:“小侄无能,江夏印信由你叔父执掌。”

      刘备无论如何不肯接受这颗印。说道:“贤侄啊,此地江夏乃是你父亲的基业,愚叔只是在此权宿,印信还是公子执掌。”

      在刘备的再三谢绝下,刘琦只得作罢。

      一到江夏,人马都安顿下来。怎样来收拾眼前的这副残局,这是当务之急。尤其要从败中取胜,复兴汉业,简直难以想象。

      这种事情只有孔明想得到,他能够从失败之中,看到成功的因素,并逐步使之成为现实。这是他的最大本领,也是他相助刘备的最大功绩。

      诸葛亮一面把子民安好家,把败兵整编入伍,一面把刘备的家眷、文官武将等安排妥帖。

      方始同刘备说道:江夏郡要开丧了。要在城外校场共扎三座丧帐。

      第一座是老大王刘表的,因为刘表死后,刘琮闭丧不报,未曾开过丧。一则他是堂堂荆襄之主,二来你主人刘备现在借他地盘重整旗鼓,讨个吉利。

      第二座是二主母糜氏,是你主人的贤妻,小主的良母,应该追悼她。同时命人按子龙的说法,去当阳道取回主母的遗尸,上等棺枋成殓。

      第三座乃是樊城太守、老将军刘泌,他为国捐躯,应该祭吊一番。

      刘备听后,十分赞同,想这些人都与我刘备知己,虽然我刘备还很穷,但也应该简单地祭吊一下,以表我刘备与他们的知遇之恩。

      不料,孔明要在这次开丧上大做文章,创下三分汉基,故而摆足排场。这叫江夏郡大开丧。

      刘备见孔明如此铺张,也不知他搞些什么名堂。心里想,军师啊,我刘备的家底你不是不知道,要我一下子办这么一桩事情,破费这么多钱财。再说此地乃是侄儿的地方,我又当阳新败,还有哪个再来凭吊呢?

      因此,问孔明:“军师,还有何人来此吊丧?”

      “主人开了丧,岂会无人前来?今天你主人吊,明天我诸葛亮吊,后天云长吊,大后天翼德吊,下来子龙吊,文吊武吊……”

      “自己人吊完之后便怎样?”

      “掉转头来,重新再吊。”

      只有你孔明想得出来,吊丧倒有点象“走马灯”,周而复始,岂可如此!刘备嘴上不说,心里嘀咕。

      “主公,你的三分天下,就在此开丧而来。这叫小钱不去,大钱不来。应该用的地方,再多的钱也要用,不该用的地方分文不用。我只要一个人前来吊丧,万事皆休,丧帐马上停止。”孔明明白刘备不解其意,略作解释。

      “哪一个来吊呢?”

      “江东鲁肃。”

      “江东与我们有何来往?”

      “不要说没有来往,而且还有仇恨!”

      “有何怨仇?”

      “杀父之仇。”

      “孙权之父非我所杀。”

      “孙权的父亲孙坚,自牢虎关回去,路过荆襄,被刘表乱箭射死。刘表是你的兄长,岂不是与你们刘家有杀父之仇吗?”

      “既有此等仇隙,那末江东鲁肃怎么还会来此吊丧呢?”

      “此番,不要说有杀父之仇,哪怕与江东有天大的怨仇,也定然会派鲁肃到此吊丧。”

      “这是什么道理?”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诸葛亮对刘备说明,因为如此如此……所以必来!

      “如果鲁肃不来呢?”

      “丧帐开下去。”

      “鲁肃一年不来就开一年么?

      “想必鲁肃得到江夏开丧的消息,也不可能相隔如此长的日期再来。这样吧,长话不如短说,你只要等我三天,第三天鲁肃来,我第四天丧帐闭。三天之中他不来,我第四天也闭。你主人看来如何?”

      刘备听到话头重要,不敢阻拦,一准等他三天!

      那末,三天之中鲁肃到底来不来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书连载:《闲话三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