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原生家庭》干货分享,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成长!

《原生家庭》干货分享,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成长!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原生家庭》,

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概念都不陌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很多性格缺陷,很多行为习惯,可能都跟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教养是有关系的。你在读完了这本书以后,你就可以知道,所谓的原生家庭有问题,那些父母真的是,犯的是相当严重的错误。比如说长期的虐待和殴打、性侵犯,然后长期语言上的这种虐待等等。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分布在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本部分主要那么讲解了问题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或者说模型,一共有七大模式,也是七种典型的问题父母的模式。第一个、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就是认为父母他永远是正确的,父母永远都是为了你好。其实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用书中的词就是:这类型的父母构筑了一个完美父母的偶像。第二个、叫不称职的父母。

不称职的父母,他压根没有履行过父母应该的责任。父母最起码的责任是什么?这个作者告诉我们说,作为一个父母,我们最起码应该做到的事,是以下几点:第一个,父母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然后父母必须满足孩子的爱、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的需求,让他觉得有人爱他。父母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情感上的伤害。父母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这是作为一个父母,对于孩子最起码的,应该做到的这么几点。

第三类、操控型父母。

操控型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喜欢维持孩子的无力感。就是我永远告诉你,你离了我是不行的。操控型的父母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叫投降,一种叫叛逆。这类问题的核心原因都是因为孩子没有独立的身份,孩子始终被父母操控着。第四种、酗酒型的父母。

酗酒型的父母,就像客厅里边有一个大恐龙,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家里边,有人酗酒,很严重,但是大家都认为很正常。这类父母会导致孩子对他人缺乏信任感。

第五种模式、身体虐待型父母。

身体虐待型父母最常出现的状况,就是孩子会产生抑郁和恐惧症。抑郁症和恐惧症基本上来自于虐待。

第六种模式、言语虐待型父母

很多父母,包括我们家很多亲戚,很多父母骂孩子那个话就没法听,就骂到极其难听。这种言语虐待会导致孩子极度缺乏自信。就这种和那种暴打的反应还不一样,它的特点是缺乏自信。

第七类、性虐待

性虐待大家可能会觉得说,这个肯定不多,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很少。但现实是统计数字显示比例真的不低。

性虐待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它会产生3D效应,就是肮脏(Dirty),伤害(Damaged),异类(Different)。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肮脏,让孩子受到心理伤害,并且孩子长大以后,老觉得自己是个怪人,老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以上这七种是常见的问题父母的模式。那么还有一种值得我们警惕的,叫有毒的家庭体系。就是整个家庭当中,存在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本身是有毒的。它会导致我们会有如下的评价:比如说我没法相信任何人;我不值得被别人关心;我永远都不会成功。你注意这三条,是你判断自己是不是被侵害过的最重要的标准。你是不是心中经常会想起这三件事。

第二部分、拥抱你内心的孩子那针对上面的其中模型的父母呢,为了孩子能够阳光一点,本书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第一个、原谅的陷阱。

好多人觉得只有宽恕,只有原谅你的父母,因为父母就是父母,你只能原谅他,你才能够怎么怎么样。

在这本书里边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没有理清楚之前的情绪和责任,你就不要谈原谅这件事。而且原谅,只有在父母努力求得原谅的时候,才有意义。你的父母觉得我做错了,我之前确实做得不好,这时候你原谅他才会有意义。只有释放内心的痛楚和愤怒,让应该负责的人负责,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第二个、要学会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我们从观念、感受、行为这三个层面上要学会摆脱。否则的话,无论你是对抗还是顺从,你都没有摆脱你父母的影响。

只要你对父母的情感很强烈,无论顺从或者抵触,你就仍然赋予了他们在情感上,折磨你的权力,使得他们可以继续控制你。就是你必须得能够冷静地处理和家庭、和父母的关系。第三个、学会情感的独立。

注意,情感的独立不是离家出走,情感的独立不是说,我跟你们没关系了。像苏明玉那种就不叫情感的独立,她只是离家出走,我今后不跟你们打交道了。情感的独立是你要学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以及质疑他们的自由。你的父母不是完人,你的父母也可能会做错事,所以你可以认为,他们有些事做得不对,这就是独立的情感,独立的人格。

这里边有一招,叫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第四个、不再自我惩罚。

什么是不再自我惩罚?这里边要学会一个非常专业的心理学的方法,就是你要找到那个观察性自我。观察性自我就是你得跳出来看你的生活,尤其是看你的童年。你不需要为什么什么负责。好了,这些都是铺垫。前面讲的这些不要自我惩罚、学会回应、不要反应等等,这都是铺垫。铺垫什么呢,用来做最后一关,就是与父母对峙。第五个、直面父母这本书的作者强调说,一劳永逸地解决克服(面对)父母时的恐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跟父母对峙。

与父母对峙的时候,你需要做到的就是要学会直面恐惧。

本书作者是要让大家知道,与父母对峙并不是要报复他们,更不是惩罚他们,不是让他们收敛,不是向他们发泄你的愤怒,也不是从他们身上寻找些补偿。与父母对峙的目的是为了直面他们,彻底克服面对他们时的恐惧,告诉他们实情,为你们此后的关系定位。

就事实上与父母对峙不是为了改变父母,而是为了改变你,为了对你产生疗愈的效果。

就是与父母对峙的时候,这里提到了四个基本要求。第一个是你必须坚强得足以应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或其他任何由对峙引发的消极情绪。

然后你必须有充分的支持体系来帮你度过从期待对峙、对峙本身到对峙的后果出现,

然后你必须将想说的内容,事先写成信件或加以演练,必须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第四个,你必须改变观念,不再继续为儿时所遭受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

本书也介绍了对峙的两种方法:第一招写信,第二招面谈。写信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四大类问题要写清楚。

第一类问题是,你曾经对我做过些什么。你得先把事实写出来,你曾经对我做过些什么。

第二段,我当时的感受。我当时吓坏了,我在哭,我很难过,我觉得全世界的人都不爱我了等等。

第三段,我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我到现在都是什么什么样。

第四段,我现在对你的要求,这是最重要的四大段。第二种方法就是面谈。面谈的压力就要大很多,这个医生经常陪伴子女去面谈。就是那个家长一来说,怎么有个大夫坐在这儿,就开始生气了。有时候会有激烈的冲突,有时候会有沉默的冲突,有时候会谈得很好,会抱头痛哭等等,都会有。本书最后有一个结论:就是不存在失败的对峙

就是说只要你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去做了这样的对峙,你的心灵就成长了,你就已经比过去变得更加坚定,更加勇敢,你不会怕他了。

最后一部分很重要,他强调了一点:就是如果你的创伤严重到比如说有长期严重的家庭暴力、有性虐待这样的状况存在,那可能需要找专业的大夫。你不要自己读完这本书就去做了。这有点危险。如果没那么严重的话,你可以尝试着写写信、跟空椅子对话、用照片跟自己的童年讲讲话,然后摆脱父母给你造成的阴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10《原生家庭》干货分享,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