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要知行合一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在于行,而不在于知;其验证在于结果,而不在于逻辑。”陈春花教授在其《管理的常识》中反复说明“管理就是把理论变成常识”。改革开放以来,主流的思想教育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对真理的表述其实是融会贯通,殊途同归的。

  经理人的价值就在于每天都要解决不同层面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期望自己思路一出,方法一亮,政策一定则万事大吉,绩效自来。思路也好,专业化的方法也好,制度和政策也好,只是指出一个基本的方向和原则,可以参照,但不可拘泥。经理人的真正价值是在实事求是地提出思路、方法、原则之后,做好层级授权,分清楚轻重缓急,然后自己要身体力行,尽可能地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常常是可穷尽的,不会忙不过来。

  只有实践、行动才是管理的灵魂,只有在不断的“劳”之中才能有“功”,所以才叫“功劳”。一切ppt、word文档中的文字表述在讲出来之后就已经是僵化的、过时的,只有在实践和行动中解决问题才是活生生的,才是有价值的。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管理尤其如此。甚至陈春花教授有一个更为激进的观点:“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在《管理的常识》这本书中,陈春花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峨山禅师是白隐禅师晚年的高足,后来年老时,有一次在庭院里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后就觉得很奇怪。信徒问:“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您亲自整理呢?” 峨山禅师道:“老年人不做杂务,那要做什么呢?” 信徒说:“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 信徒因而了解到了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对修行的最大误解,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来看。若果真如此,那像黄檗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制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这些开山立祖的大禅师们都在干啥呢? 无论是什么,如果不能运用于生活之中,不能造福于人与自然,那就不是最好的。

  管理和修行一样,真理就在实践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就要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