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同课异构——《直线的相交(1)》听课感想

      昨天,我有幸以第六期跨校带徒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在尚田中学举行的师徒同课异构活动。上午第二节,先是徒弟尚田中学的翁佳虹老师上课,接着第三节,是师傅锦溪书院的卓立波书记上课。翁老师以站在墙外测量两堵墙夹角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入,看得出来是花了不少心思,设计上也的确有新颖之处,之后概念的得出、巩固,性质的猜想、推广及证明也思路清晰,最后再应用和归纳。整堂课环节完整,衔接流畅,是一节不错的课。当然,与师傅相比,教学设计中不免有稚嫩、不成熟之处,无论是课堂氛围的总体把控,还是对突发的教学资源的处理都欠缺了一些经验和火候。卓书记的课,则是站在几何学习的高度,从最简单的几何元素入手,以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为指导思想,一步步聚焦到这节课的内容,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聆听学生,关注学生反应,再设置有梯度、针对性强的问题,短短40分钟的课就逐步实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听了卓书记的课后,最大的感受是他已经不像一位数学教师,而仿佛是武侠小说中以修炼至化境的绝世高手,不拘泥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界。

      纵观两节课,“徒有徒样”——徒弟展现了青年教师有想法、有新意的课堂设计,但同时也暴露了不敢跳出固有教学环节,无法根据突发情形灵活采取教学方式等问题;“师有师风”——师傅展现大师风范,视野旷阔,跳出教材禁锢,能根据教学经验进行取舍,侧重实施核心素养教学;大道至简,用幽默趣味、具有启迪作用的语言启发学生了解数学本质。

      课后,也有好几位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我在听取了他们的说法后,又产生了如下想法:

1、 “大师课堂”是否难以企及?

      在评课过程中,各个老师也都表示了对卓书记课堂的赞叹,其中范老师、周老师等名师级的老师都纷纷发出了“我一直在模仿他,却成不了他”、“我可能一辈子也追不上他”的感叹。当然,这主要是出于对卓书记教学功底的由衷佩服,可也能看出,他们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与卓书记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名师尚且如此,我们青年教师更是望尘莫及了。在众人敬佩之余,一定会下意识地产生“我肯定上不出这样的课”的想法。那么,这样大师级的课堂教学风格是否真的难以企及?在我看来,是的,而且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都是如此。那观摩“大师课堂”又有什么意义呢?

      以我的浅见,青年教师观摩名师的课,不应该着重于模仿,不要想着如何把这课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中,而应该领会他课堂设计的中心思想:如太极般“重意不重招”,而如果在现阶段内功不足时,强记招式,这样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目前能做的只有加强内功修炼,不断反思,自我提升。如果把现今的教学与古人的求学问道相类比,我认为青年教师处于“习道”的阶段,成熟教师则处于“悟道”阶段,而像卓书记这样的名师大家则已经“得道”,可以飞升成仙了。“得道者”虽少,但每一个“得道者”都必须经历“习道”、“悟道”的阶段,才有可能最终“得道”,没有人能一步登天,同时,只要潜心求学问道,人人都能登天。“大师课堂”之于众人的意义,就是大师站在他的高度和视角,拍了一张风景绝美的照片分享给众人时,让此时在自我视角无法看到美景的众人了解自身之狭隘、世界之广阔,而要亲眼目睹这美景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习道”、“悟道”,终有一日站上大师视角一睹绝景。

2、 教学中的“舍予”

      在评课中被多次提及的第二点就是卓书记教学中的“舍予”,他舍弃对几何说理书写规范的示范和强调,给予学生联系前后知识、形成数学思想的能力。一舍一予是为舒,即取舍得当,对教师、学生都会感到舒适。可现实是,老师们往往陷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在培养能力与规范基础技能中反复纠结,想两种都讲,可因时长原因都讲不透,导致顾此而失彼。的确,卓书记在这节课中没有充裕的时间讲解例2,也并未对几何说理进行板书,但预留了充裕时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完成能力层面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后,教师关于基本技能(说理格式书写)的训练也一定事半功倍。我认为舍予的两部分本身并不矛盾,恰恰是因为有很多内在联系,无法切割,在无法兼顾时才会出现矛盾。这时,要做的就是将“予”的这部分做到极致,就像从两头向内部打通隧道,如果没办法兼顾两方面,那就从一头打通,贯穿二者,以至通达。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教师日常工作与参加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舍予”。如果选择参加教研活动,势必会压缩大量改作、备课的时间;而一味地完成日常工作,也很难让自身的眼界、能力得到提高。本职工作与自我业务提升之间遇到矛盾了,该如何取舍?我选择后者,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后花心思反思、整理心中所想所得。因为我相信专业能力足够坚强时,改作、备课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工学矛盾会减小直至消失。

      工作5年,由于年轻,我理所应当地承担着不少学校中的大小职务,不可避免地感受着这类矛盾,相信许多青年教师也是如此。可我认为,即使如此,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一定要多参与,并且要多反思,及时记录。不然,活动虽好,参与后不及时反思,犹如入宝山而空手归。就我个人而言,每一次的个人进步都是源于某次教研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或是活动后的自我反思。点滴的进步被他人所认可,亦让自己更优秀,何乐而不为?

      时间和能力所限,只有这些浅薄的看法,如看到的同仁愿意给建议的,请不吝赐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师徒同课异构——《直线的相交(1)》听课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