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心学

如何理解“心即理”?这是认识论的问题。就是说你的内心就已经有一个意念中的世界,具备成为完人的一切条件。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相信大多数人也是这个想法。但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山野的一颗花,你没有看到它的时候,它寂静地藏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心中本来就有这个花的样子,但是因为没有看到这颗花的实物,所以你不知道你心中有这珠花,但不妨碍这花在你内心的存在。实物的花好比密码,要用密码去证明你内心里有这珠的花的存在。王阳明从不在本体论上否认这株花的客观存在,只是从认识论上说,没有看到这株花,那这株花就还没有和我发生关系。

明朝的官方指导思想是朱熹解释的儒家思想,朱熹的思想也是要成为圣人,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走,王阳明和朱熹的冲突在哪里呢?关键是在“格物致知”,朱熹认为,人的内心原本是空的,什么也没有,必须要通过“格”物来达到认知的目的,不断把空空如也的内心填满,这有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味道。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另辟蹊径,许多人把王阳明归于唯心主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王阳明并不否认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但同时,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道理都已植入人心,人为什么知道花香?知道甘蔗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理解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