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小记之龙兴寺佛像

横空出世

1996年10月,青州一所学校正在修建操场的施工工地上,青州佛像窖藏随着这次偶然的发现被开启了!考古学家判定,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完成于公元五到六世纪,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南北朝时期。

公元1004年,在北宋这个时期,青州地区的寺院盛行着一种隆重的法会,寺院的僧人将早年在各种灭法活动中损坏的佛像或者经年累月破旧的佛像集中起来,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将它们埋葬起来,以积累功德。于是,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龙兴寺的窖藏中,以曾经发生过灭法运动的南北朝时期佛像居多,而隋唐到北宋的佛像却十分少见的原因了。

造型独特、优美

青州佛教造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带有背屏的造像,佛像大多身材单薄、肩部低垂,是典型的中国汉人的体态。

曹衣出水

在青州地区出土的北齐时代的石刻拓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胡人已经广泛地进入到青州进行经济和文化活动。

一些造像身上用浅浮雕或者彩绘的形式,清晰地勾画出了胡人的形象。另一些佛像,或是采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纹,好像打湿的衣衫紧贴身体,或是身上没有任何皱褶,肌肤的轮廓充分显现着人体的优美,在北方中原一带的同期作品中,这种造像的样式极为罕见,他们很可能就是史书文献中记载过的"曹衣出水"的样式。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公元六世纪中期以后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时,第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秀骨清像的造像特征完全被新的造像风格所取代。

背屏式的浮雕造像几乎消失,而单体的圆雕造像,面部大多丰满圆润,和北魏造像厚重的服饰风格相比,北齐造像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审美情趣。所有造像的服饰都轻薄贴体,显露出健康优美的身段。

小彩蛋

这是我偶然发现的一尊别致的塑像。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佛像面容端庄、和蔼,这尊塑像表情生动,嘴角向一边倾斜,似乎在嘲笑那些庸庸碌碌、冥顽不化的糊涂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州小记之龙兴寺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