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基础

1.多线程基础概念

多线程:让程序同时做多件事情

多线程作用:提高效率

并发:在同一时间,有多个指令在单个cpu上交替执行

并行:在同一时刻,有多个指令在多个cpu上同时执行

2.多线程的实现

(1)继承Thread类来实现多线程

//第一步:写一个类mythread继承Thread类
//第二步:重写run方法,run方法里面就是线程要执行的代码
//第三步:在测试类中创建mythread类的对象th,并用th.start();来启动线程

注意是调用start方法而不是run方法

Thread中的方法:

setName方法是设置线程名字

getName方法是获取线程名字

注意看

System.out.println(getName()+"helloworld");

这个语句直接使用了getName,是因为mythread1类是Thread的子类,子类可以直接调用父类的方法

package multithreading;
//第一步:写一个类mythread继承Thread类
//第二步:重写run方法,run方法里面就是线程要执行的代码
//第三步:在测试类中创建mythread类的对象th,并用th.start();来启动线程
public class mythread1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getName()+"helloworld");
        }
    }
}

package multithreading;

public class threa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ar a = new mythread1();
   //为该线程起名
   a.setName("线程1");
   var b = new mythread1();
   b.setName("线程2");
   a.start();
   b.start();
    }
}

 运行结果可以看到线程1和线程2交替执行

多线程基础_第1张图片


(2)定义一个类去实现Runnable接口来实现多线程

//第一步:定义一个类去实现Runnable接口
//第二步:重写里面的Run方法
//第三步:在测试类里创建实现类的对象(也被称作任务对象)
//第四步:创建thread类的对象,形参就是你希望执行的线程的对象,即任务对象,再调用start()方法
package multithreading;
//第一步:定义一个类去实现Runnable接口
//第二步:重写里面的Run方法
//第三步:创建实现类的对象(也被称作任务对象)
//第四步:创建thread类的对象,形参就是你希望执行的线程的对象,即任务对象,再调用start()方法
public class MyRun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HelloWorld");
        }
    }
}
package multithreading;

public class thread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 m = new MyRun();

        Thread t1 = new Thread(m);
        t1.setName("线程1");
        Thread t2 = new Thread(m);
        t2.setName("线程2");
        t1.start();
        t2.start();


    }
}

多线程基础_第2张图片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HelloWorld");

这个语句中的Thread.currentThread()是获取当前线程的对象


(3)利用Callable接口和FutureTask接口来实现多线程

//第三种方式可以获取多线程运行的结果

//第一步:创建一个类MyCallable去实现Callable接口
//第二步:重写call(这个方法是有返回值的,返回多线程运行得到的结果)
//第三步:在测试类中,创建MyCallable类的对象(任务对象,表示多线程要执行的任务)
//第四步:创建FutureTask的对象(用来管理多线程运行的结果)
//第五步:创建Thread类的对象,并启动(表示线程)
package multithreading;
//第三种方式可以获取多线程运行的结果

//第一步:创建一个类MyCallable去实现Callable接口
//第二步:重写call(这个方法是有返回值的,返回多线程运行得到的结果)
//第三步:在测试类中,创建MyCallable类的对象(任务对象,表示多线程要执行的任务)
//第四步:创建FutureTask的对象(用来管理多线程运行的结果)
//第五步:创建Thread类的对象,并启动(表示线程)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public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 {//泛型和线程运行结果要一致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sum=0;
        for (int i = 1; i <= 100; i++) {
            sum+=i;
        }
        return sum;
    }
}
package multithreading;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ion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Task;

public class thread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mc是线程对象,ft是用来管理传入的线程的结果的,t是用来启动线程的
        var mc  = new MyCallable();
        var ft = new FutureTask(mc);
        var t =new  Thread(ft);

        t.start();
        System.out.println(ft.get());
    }
}

 三种实现方式的优缺点

多线程基础_第3张图片

多线程中常用成员方法

多线程基础_第4张图片

 

 设置优先级和获取优先级

多线程基础_第5张图片

优先级1~10,不设置就是默认的5,优先级越高,该线程抢占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守护线程:当非守护线程运行结束时,守护线程也就没有执行的必要了,会慢慢结束

礼让线程:让线程尽可能抢占均匀

插入线程:t.join();    把t线程插入到当前线程之前,当插入的线程结束后再执行之前那个线程

线程的生命周期

多线程基础_第6张图片



线程安全问题--同步代码块

当多个线程同时运行时,出现的不合理情况

if (ticket <= 0) {
    // 卖完了
    break;
} else {
    ticke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在卖票,还剩下" + ticket + "张");
}

窗口三在卖票,还剩下98张
窗口一在卖票,还剩下98张
窗口一在卖票,还剩下96张
窗口三在卖票,还剩下95张
窗口二在卖票,还剩下95张
 

 这是出现了多个窗口同时卖同一张票的情况,因为多个线程同时运行到了某条语句

窗口一在卖票,还剩下0张
窗口三在卖票,还剩下-1张
 

这是出现负数票,因为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脏数据 ,线程三运行到 判断票数时,票数还大于0,可当运行到   ticket--;时,其他线程在这之前已经   ticket--了,导致了出现负数

同步代码块

语法:

synchronized(任意对象) {
    多条语句操作共享数据的代码
}
 

当有多个线程时,这个(任意对象)必须是静态唯一的,就是说是唯一的锁,不然每个线程用各自的锁不就相当于没锁了吗

只要有一个线程进入该代码块,该块就被锁住,其他线程无法进入,当线程执行完毕出来,就自动解锁,

同步方法

同步方法不需要指定锁对象,而且同步方法可以锁住方法中所有代码,故同时只能有一个线程运行同步方法中的代码。

修饰符 synchronized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方法参数) {

}

Lock锁

多线程基础_第7张图片

唤醒机制,生产者和消费者

Cook类

package lock;

public class Cook extends   Thread{//表示Cook能创建线程对象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1.写循环
        //2.写同步代码块
        //3.判断共享数据是否到达末尾(到达末尾)
        //4.判断共享数据是否到达末尾(没有到达末尾,就执行

        while(true)
            synchronized (Desk.lock){
            if(Desk.count==0){//总次数为0表示吃货已经吃饱
                break;
            }
            else{//还有次数
                if(Desk.foodFlag==1) {//如果桌子上有面条,厨师等吃货吃完这碗就好了
                    try {
                        Desk.loc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else{
                    //桌子上没有面条,厨师就做面条
                    System.out.println("厨师开始做面条");

                    //做完就要修改桌子数据,0改成1
                    Desk.foodFlag =1;
                    //唤醒吃货来吃
                    Desk.lock.notifyAll();

                }



            }



            }
    }
}

Foodie类

package lock;

public class Foodie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1.写循环
        //2.写同步代码块
        //3.判断共享数据是否到达末尾(到达末尾)
        //4.判断共享数据是否到达末尾(没有到达末尾,就执行核心逻辑)


        while(true)
            synchronized (Desk.lock)
            {
            if(Desk.count==0)
                break;
            else{
                //先判断桌子上是否有面条
                //没有就等
                //有就吃
                //吃完之后唤醒厨师线程
                //总次数减1
                //修改桌子状态,就是本来桌子上有面条,是1,吃完就没了,就要修改桌子状态为0

                if(Desk.foodFlag==0)
                {//桌子上没有面条
                    //没有就等待
                    try {
                        Desk.lock.wait();//等待的方法要用锁对象去调用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else{//表示桌子上有面条
                    //有就开吃
                    //能吃的面条湾数减一
                    Desk.count--;
                    System.out.println("吃货在吃面条,还能再吃"+Desk.count +"碗");
                    //吃完就唤醒厨师
                    Desk.lock.notifyAll() ;//表示唤醒绑定该锁对象的所以线程
                    //修改桌子状态
                    Desk.foodFlag  =0;


                }
                }
            }

    }
}

Desk类

package lock;

public class Desk {

    //该类控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执行

    //0:没食物,1:有食物
    public static  int  foodFlag =0;


    //总个数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10;

    //锁对象
    //只是名字是锁,用来做  synchronized ()的锁对象
    public  static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

测试类

package lock;

public class Threa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完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代码
        //实现线程轮流交替执行的效果

        //创建线程的对象
        Cook c = new Cook();
        Foodie f = new Foodie();


        //给线程设置名字
        c.setName("厨师");
        f.setName("吃货");

        //开启线程
        c.start();
        f.start();




    }

}

运行结果

多线程基础_第8张图片

唤醒机制:阻塞队列

多线程基础_第9张图片

多线程基础_第10张图片

线程状态

多线程基础_第11张图片

线程池

多线程基础_第12张图片

多线程基础_第13张图片

多线程基础_第14张图片

 自定义线程池

多线程基础_第1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jvm,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