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中的四篇——萧乾《邓山东》、刘延陵《水手》、周作人《小河》、丁西林《压迫》。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吃书分享,一是如何进行人物描写,二是如何用艺术手段表现情境。思维导图如下:
一、如何进行人物描写
1、根据你的写作目的,有目的地进行选材
叶圣陶在写萧乾《邓山东》这篇时,谈到了人物的描写。描写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照着事物本来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摹写。
但是,我们要想表现人物的整体,就不能只是零零碎碎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并不能给读者深刻的印象,而是——
应该先想好你要表现人物的什么,然后进行有目的地选材,再用语言把这些材料组织和加工起来,引导读者从外在的描写中,来感受人物的整体特征。
比如《邓山东》这篇,开篇写“这人来我们门口做买卖,是叫孙家福的学生带来的。”那这人是谁?接下来是个肖像描写,高大魁伟的汉子,紫红脸蛋,毛蓝裤竹标袄,中腰扎一根破旧皮带,胸前系一个小篮子,手向身边一捎,头向天一仰,就又唱了起来。小学生都喜欢听他唱歌,他唱完一支,就买一回东西。大家问他嗓子怎么那么好?他说当过兵,以前领过一营人唱军歌,叹息大帅打了败仗,要不然自己也能当个旅长。小学生们有什么事儿,也都喜欢跟他说。
这部分给读者留下了对邓山东的第一印象,文章给我们的信息是,邓山东是个高大的的汉子,卖小吃的,当过兵,能说能唱,深受小学生欢迎。而这些信息定是经过作者的挑拣呈现给读者的,我们从这些信息里对邓山东的形象有了初步感知,对他的性格也有了初步感受。这个高大的汉子很直爽,而且还很有亲和力。
当然,要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进一步强化,更深入人心,还要选择典型的事件来具体展现。
2、用具体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是,描写人物,要以描写他的性格为主,如果你想表现人物的“豁达大度”、“恭敬有礼”或者是“懦弱无能”,或者是“狡猾阴险”,那么不要把这些形容词直接放上去,而是——
要用语言来描写他的言论、他的举止、他的形象、他的心理,甚至他所处的环境等等,从你的具体描写中,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再说《邓山东》这一篇,当邓山东因给被罚不准回家吃饭的小学生偷送了芙蓉糕,而被斋务长撵,不准在校门口摆摊。这时——
邓山东插着腰,撇着嘴说:“他娘的,撵俺走。官街官道。俺做的是生意。黄少爷,你尽管来!“上午第末堂课,墙外又送来熟悉的歌声。而且最末一句唱得那么洪亮,那么英雄。最末一句是”揍人学校办得糟哇,俺山东儿谁也不怕!“把个台上的老师气得发抖,而坐在校墙里头的我们,心却属于这个声音。
这里从正面描写了邓山东的动作、语言,让我们感到,邓山东非常仗义,面对强权也敢于挑战。还从侧面,老师的反应、小学生的感受,更加烘托出了邓山东这个人的影响力。
再看一处,当邓山东见斋务长要拿起板子打孩子时,他攘臂而前,“你要打,别打学生,打俺。”窘住了的斋务长气愤愤地拗着邓山东的手掌劈头打去。“只看见邓山东面色变得青紫,后牙根凸成一个泡。”待到斋务长打得气疲力尽,邓山东说“够了吗?”斋务长向校役做了个手势,“邓山东一句话也不说,摇摆着踏出了礼堂。
这里有个细节描写——面色变得青紫,后牙根凸成一个泡。可见打得是真疼!可邓山东一直忍着,直到斋务长打不动了,还倔强地问“够了吗?”,最后一句话也没说离开了。邓山东虽然脱下了军装去卖糖,可他身上还保留着军人的气质和精神。最后一个细节,是“摇摆着踏出了礼堂“,这个细节是来自孩子们眼里的,透出了孩子们的感动和心疼。
故事的结局是,自那以后,邓山东的担子挑得离学校远了几步。可孩子们把钱花在他的担子上成了件极当然极甘心的事。有时他还低声唱:“三大一包哇,两大一包哇。学校的片汤味真高呵!一板儿两板连三板儿,打得山东的买卖愈盛茂!“
读到最后,连读者也生出一股与邓山东患难与共后的亲切情感。
文学语言是非常感性的,文学不像绘画或雕塑,可以借助一个媒介或者材料来表现,文学语言是具体形象和作家精神内核的结合,也正因为此,文学语言让人们觉得微妙而丰富。
为什么人们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哈姆雷特的描写绝对不是那么直白,对人物细致而具体的描写才产生了意味无穷的效果。
3、人物的言语描写要设身处地想个周到,让读者感受到背后的情意
无论是描写人物,还是叙述事情,都少不了对人物的言语描写。那么你想想,真能打动你的,是作者去转述的人物的言语,还是作者直接把人物搬上台,活灵活现去再现的对话场景?你一定也觉得,要能听到故事中人物的声调、口音,会来得更有趣、更亲切。
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言语时,一定要先想想,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情绪、语气、语调等等会是什么,设身处地地想全面了再动笔,才能传达给读者深切的感受。
书中,节选了丁西林话剧《压迫》的一节,全篇是男女主人公的对话。通过对话,我们不仅了解了故事的内容,更是跟着主人公的对话节奏,而获得了情绪起伏的感受,仿佛自己也是当事人,有了共通的情感。这正是这个剧本言语描写的成功之处。
《压迫》这篇中,开始,女子来看房子,和房里的男子聊了起来,觉得价格合适想要租下来,忽然男子问了一句“不过——你结了婚没有?”女子马上反问:“什么?”男子补一句“你结了婚没有?”女子怒了:“你这话问的太无道理!“男子反问:”太无道理?“女子接着说:”简直是一种侮辱!“男子高兴起来:”‘侮辱’,对了,一点不错,我也是这样说。但是现在有房出租的人,似乎最重要的是先要知道你结婚没有。“女子说:”我结婚没有,干你什么事?“男子又说:”是的,一点不错,我结婚没有,干她们什么事?可是她们一定要问,你说奇怪不奇怪?“
通过对话,我们感受到女子因租房而被问有没有结婚时感到莫名其妙,再被追问时简直激起了愤怒,觉得这简直是对自己的侮辱。而从男子的话里,我们感到,面对女子的愤怒男子反而高兴起来,因为得到了共识,仿佛找到了同一战壕的战友。
后来,女子得知男子也是房客,猜男子刚说那些,是想把房退了。然后男子说:“我是说可以让,没有说要退。“”不退“表示男子对房东因自己单身就反悔租给自己房的不合理要求并没有屈服,而”让“则表示,他对这位能理解他心情的女子是心存感激的。
待男子讲完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到自己不服,房东老太太居然还要叫巡警时,女子听得也越来越愤怒,甚至生出一种同情,要帮男子出这口气,女子出了个主意——“让我来做你的太太好不好?”
男子说:“什么!”语言很简短,却真实再现了男子当时惊讶而复杂的心情。女子说:“喔,你不用吓得那么样,我不是向你求婚。”这是个直爽的女子!男子说:“喔,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我——因为我实在没有想到这个办法。”没等女子说明,男子就着急地解释,话还说得结巴,可见他当时心情是很激动的。
男子本来是愤怒的,但面对世俗的偏见他也绝望、无奈,待到和这女子说得投机,找到共识,他心里有了此许的安慰,想来也罢,挑战不过世俗眼光,倒不如成人之美,把房子让给这明白的女子,可令他更没想到的是,这女子倒愿和他并肩作战,一起来挑战这世俗的不公平,男子的言语变得语无伦次、结结巴巴,倒正符合他当时的激动和感动。
文末,叶圣陶先生留下一个问题:故事的进展怎样在对话中表达出来?
我的感受是,故事之所以好看——
首先是因为它蕴含了矛盾和冲突,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所以人物的对话要集中体现这个矛盾;
其次解决矛盾的过程,即情节要一波三折,而带有情绪化的语言,最能带动读者情感上的起伏。
这篇话剧剧本,对话语言非常紧凑,一看就是当时情境下的立刻反应,情感非常真实。但这种真实没有平铺直叙,而是言语紧随情境,又有起承转合,干净利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二、 如何用艺术手段表现情境
叶圣陶先生选了刘延陵《水手》和周作人《小河》两首现代诗,让读者来感受如何用艺术手段表现情境。
1、 抓住情与境的密切联系,即能得到好的写作素材。
何为情境?简单说,情指感情,境指环境。人的感情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总是因环境的触动而生发出来。所以,情和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作家在创作时,如果能把握住——情和境产生关系的当儿,就能获得好的素材。
比如,崔护《题都南庄》那首小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门前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和桃花一样的人儿就是境,而此时桃花依旧也是境,因桃花想到了人,而“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即是怅然、失落、感伤的情感。诗人抓住了情和境微妙而紧密的关系,也就很容易带读者入境入情。
2、 语句精粹、声调和谐,方能更好地表现情境。
何为艺术手段?叶圣陶先生从诗的语言出发,说到两点:一是语句精粹;二是声调和谐。
(1)语句精粹
语句要精粹,可以概括成两个要素,一是准确;二是干净。
首先说准确,它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之上的,就算是想象,也要和情境紧密地联系起来,给读者以真实感和亲切感。
词作家乔羽当年为电影《上甘岭》创作主题歌《我的祖国》,歌词写出来后,导演沙蒙问乔羽:“为什么不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这不更有气势吗?”乔羽半天没吱声,慎重思索后说,“万里长江“、”长江万里“也可以,气势也大,但是全国范围内没有见过长江的人也很多,用”万里长江“可能让人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而从对祖国的体会来说,不管你是哪里人,你的家门口都有这样一条河,河上发生的喜怒哀乐和你的生命息息相关,想到家乡,就会想到这条河。最后沙蒙同意了乔羽的看法,最后才有脍炙人口的这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其实,”一条大河“是虚构的,但是她在人们记忆里,却是真实而鲜活的。
再看刘延陵《水手》这首诗第一节:“月在天上,船在海上,他两只手捧住面孔,躲在摆舵的黑暗的地方。”
为什么不说水手“坐在”或“站在”,而说“躲在”某个地方呢?这就是既符合真实,又将情和境联系了起来。“躲”字,不仅是手水的行为描写,也透露了他的心绪,他一定有什么害怕见到的,想要隐藏起来的。对于读者来说,既带入了情境,也引发了联想。
其次说干净,是指语句再无需增减,不啰嗦,很纯粹,能给读者留有余地。
周作人《小河》这首诗,写一条小河曾经快乐地流经稻、桑树、草、虾蟆等,可是有一天农夫筑起了石堰,小河不能再顺畅地流淌,便开始乱转、挣扎。诗中,详细地描写了稻和桑树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眼前的担忧。当然草和虾蟆也有同样的感受,但不再详写,只写“听了两个的话,也都叹气,各有他们自己的心事。”这样一句带过就很好,写上草和虾蟆,既加重了担忧的程度,又没有详写,避免了重复。
诗的语言是最讲究干净的,语句干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
比如戴望舒的一首诗,题目为《我用残损的手掌》。
乍看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我用残损的手掌要做什么,但正是这个诗题的妙处,让读者产生好奇,给读者以想象。当然,不是我们都要去写首,但我们可以学习这种不要把话说尽,给读者留有余地的写法。找到恰当的点,让语句干净利索地结束,让读者去回味无穷。
再举一个例子,鲁迅先生《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是一株也是枣树。”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鲁迅先生要重复的写一株枣树?那这也能叫语句干净吗?
近来,孩子的作业是学会介绍自己的房间,孩子不知该从何说起,我告诉他,你介绍时,跟着自己的眼睛走就好了,推开门,你的眼睛先看到哪儿,就说哪儿,然后跟着自己的眼光移动,接着往下说。
那从这个角度再看鲁迅先生那句话,我们是不是跟着先生的语言节奏,将眼光从一棵树,移向了另一棵树,然后第二段说到“这上面的夜的天空”,你的眼光就跟着移向了天空,这样让读者的感觉一点也不突兀,还仿佛跟着作者参观了一番他所在的空间。
重复,既然可作为一种修辞,可见它有时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和语句的干净并不冲突。
(2)声调和谐
说到声调首先提到的是用韵,特别是诗歌当中,每句结尾讲究同样的韵脚。
《水手》这首诗用是的“ang”韵,韵脚是”上“、”方“、”浪“、”乡“、”旁“、”裳“。
用韵,能让诗读起来和谐有节奏,如同唱歌一样流畅。我们在写排比句时,也可借用押韵,让整体读起来更和谐、有节奏。
看《小河》这首诗,稻的叙述中:“我愿他能够放出了石堰,仍然稳稳地流着,向我们微笑;曲曲折折的尽量向前流着,经过的两面地方,都变成了一片锦绣”。这里“流着”、“向前流着”,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小河涓涓流淌向前的欢快调子。后面又说:“他在地底里呻吟,听去虽然微细,却又如何可怕!”“呻吟”、“微细”是小河生命受阻时委屈、挣扎的调子。这样的调子与情境达成了和谐。
另外,从和谐的角度再引申一点,和谐的色彩才能更好地表现语境。
《水手》中,开始如果写成水手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色彩所映射的心境则要敞亮很多,而诗所表现的情境是思念,显然这调子是不搭的。而原诗中写水手
“躲在摆舵的黑暗地方”,
黑暗则能符合想见却见不到的忧郁心境。
诗后面写“他却想到了,石榴花开得鲜明的井旁“,
这时他想到了思念的恋人,那是深藏他心里的美丽与温暖,语句颜色自然就明丽了起来。再说,谁说颜色是没声调的呢?如果没有,又怎么会有“蓝调“、”金属乐“的说法?
说到底,是因为不论声调,还是色彩,都是可以表现感情的,恰当地选用,就能使情境的表现达到和谐。
小结: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分享,两块内容。
一是关于人物的描写。首先,要根据想表现什么来选择材料;其次,要用具体的言语、动作、外貌,甚至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第三,言语描写时,要先站在人物的角度设身处地想清楚了再动笔。
二是关于艺术手段与情境。第一点,抓住情与境的密切联系,就能得到很好的写作素材。第二点,语句精粹、声调和谐的艺术手段方能更好地表现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