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女人哭喊,夫妻吵架没有人管。
——尼古拉斯嵩《降温》
刘西源是我的死党。
还记得上次陪他去电脑城里买电脑。
他看上了一台宏碁的笔记本。
说老实话,那台宏碁的本子不论是在款式上还是在外观设计上,都深得我俩的心。
可是当他看到那4699的价格时,眼神就开始在导购和我之间不停闪躲,一边闪躲的时候一边在我旁边嘀咕着:
“你说我只花三千块钱去配一台组装机,是不是要比这个配置要好。”
估计这句话也被导购听见了,立马上来就是对那台笔记本一阵猛夸,说它的性价比和配置吊打很多的台式机。
我们俩在实在没有办法拒绝导购热情的情况下,两个人一起亮出了杀手锏,并摆出一股将生死和面子置之身外的样子,直接开门见山的对他说:
“我们每个月工资才3500,这个对我来说太贵了!老子买不起!!”
本以为那位导购就会借此放弃,没有想到的是他转过身去给我们各自端来一杯热茶,然后拉着我们坐下来说:
“你们这样的想法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你知道你为什么穷吗?因为一个人只有会花钱才会赚钱,一个男人连钱都不舍得花,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听得我和刘西源一愣一愣的。
然后他又接着说道:
“像你们这样用着便宜的电脑出门在外是不会被尊重的。你想想当你和你的客户在谈生意的时候你抱着一台又笨又重的台式机,这听上去像话吗?不仅不会你的客户看轻,你们自己是不是觉得也有点不好意思,觉得你们自己也没有尊重你的客户。
如果你平时穿的是Lattanz和Zegna,那些比较低级和穷的人都不会接近你。
你自己不把自己看得高级点,别人又怎么会把你当成高级人士来看待呢?男人嘛,就是要懂得投资自己。”
好像挺有道理的,不然西源兄也不会立马起身,跟着他去刷花呗提机子去了。
现在想想,这个导购应该就是传说中骨灰级的咪蒙教徒吧。
不过话说回来,现如今的那些自称经济独立的成年人,是不是正在被消费主义当韭菜一样收割?
答案是肯定的。
在仔细想过那天导购讲的那些话之后,觉得他讲的逻辑是很不成立,但也并不是什么道理都没有。
比如他说因为有钱的人都在穿高级的衣服,用高级的物料,所以用高级物料和穿高级衣服的人就等于有钱。
这显然不对。
但就像那些成功学讲师们一样,明明是狗屁不通的逻辑,配一些足够煽情的音乐,立马就变得正确无比了。
所以当时在导购他那情真意切满含真情的说辞之下,西源兄还是心动了,并立马买了单。
可导购他说得对的地方也不不少。
比如说不懂得投资自己,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比如说只有把自己看得高级一点才能吸引到更高级的人。
比如说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舍不得花钱的人就是赚不到钱等等。
也正是因为这些都对,西源兄和绝大多数的人才会听,人家才有业绩啊。
但是他讲了那么多,却唯独没有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先有了赚钱的能力,才能有真正赚钱的本事,是能力决定了你的圈子是否高级,而不是财富。
一想到这我就越想越气愤,想到当时在我们两个都没有能力赚很多钱的情况下,拿这种消费观念来使劲撺掇我和西源兄花钱,以达到他所需要的消费目的,良心真的的不会痛吗!!
我和西源兄只是这种消费享乐主义在中国的一个小小缩影,因为这观念正在无孔不入地洗脑着中国的年轻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他们告诉那些还在读大学还没有谈婚论嫁的小姑娘们,如果在你年轻的时候你不多把钱多花在自己身上,不拿去买包包、买口红买化妆品,身边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哥哥们来追你,你以后就只能嫁给那些送快递和外卖的“糟老头子”们。
并且还生出各种各样的洗脑文案:
“你愿意在你最美好的年纪,用最便宜的东西作践自己吗?”
“每一次你花的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长得漂亮是本钱,把钱花得漂亮是本事”
....
瞧瞧这些文案,哪个女孩子在她们面前不为之动容呢?
除此之外,这些消费享乐主义更是会绑架各种关系,衡量任何一份感情的标杆,就是他愿意为你消费多少,只有买买买,才算得上真爱。
你不这样做,就是不疼不爱、不尊不敬、不礼不孝。
以至于每次当西源没钱跟我抱怨时都忍不住感叹:
“要是女生多好,随随便便找个有钱的男人就嫁了,何必操这些心。”
唉,等等,你没钱?
没钱不要紧的。
校园贷了解一下?信用卡、花呗、借呗、白条以及分期你了解一下?
什么?你竟然问我为什么要分期用花呗?
愚蠢的年轻人啊,你身边的人早就通过它们完成了环游世界的梦想,而你还在犹豫,你这样对得起你的青春吗?
年轻,就是要花呗啊!
什么?你没钱还?
肉偿你不了解一下?
“胸不错,身体也挺软,还是个处女,那这双1399的耐克我就给你买了!”
还没完,你别指望他们追着年轻人,就放过那些已婚的了。
女人们你们可千万别太贤惠,你不能只一心为着家里想。
赚钱的事都是男人。
你如果太能干、太节俭节约、你就会变成黄脸婆的。
你变成了黄脸婆,年纪一大就会被抛弃。
世界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所以你一定要会花钱、会打扮,女人活得一定要自信和有底气。
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点。
...
你要说这些事情都是他们这些人错了,这些并不是他们一个人的错,而是整个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出了错。
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你只有不停的高消费,才能来换取周围的羡慕和认同。
金钱,才是衡量一切价值的标杆。
他们忽略努力和奋斗的意义,一味的将本末倒置;他们无视社会中的情义和道德,将它们绑架在利益的刀刃之上。
凡是那些站出来反对这些消费享乐主义的人,要么已经死了,要么早就被逼成了阿Q,在莫名其妙要被杀头的情况下,成了最孤独的精神胜利者。
再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除了要拒绝当消费享乐主义的韭菜一直被割外,
一个独立的成年人,
首先考虑的更应该是责任。
父母养老、家庭未来的消费开支、自己未来的养老、自己当下学习提升工作技能的开支等等。
不考虑责任和未来,
一味放任自己享乐式的消费,一味只做月光族的消费、甚至一味靠借贷透支未来式的消费,
独立,别开玩笑了?
巨婴还差不多。
文/胡之适
影视及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