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都看得见,却什么也看不清

梭罗:难道还有比一瞬之间通过彼此的眼睛来观察更伟大的奇迹吗?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同意,两个人无言交流仅以四目相对,是最美的时刻。恋爱中的情侣尤为如此,前段时间刷屏的网易云音乐文案中,有一句备受欢迎:“喜欢这东西,就算捂上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可惜的是,我们恐怕从来没认真看过。


摘自:Looking Through the Eyes of Another by Tara Brach Ph.D.   译者:茶夏

我们内心不被看见、不被触碰的地方会带来痛苦。只有当我们面对此时此刻,不再逃避任何一种感受和情绪时,我们才能体验到完整和自由。

同样,我们在探索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时,如果总是有所保留或者躲避、拒绝,也会因不完整的自我而感到痛苦。当我们生存在怨忿之中,我们实际上远离了自身的存在。

“虚幻的对方”——我们都擅长制造标签

一切生命形式都会感知分离,这是进化机制的一部分。一旦我们感到自己陷于某种激烈反应、冲突或分裂中时,我们就会制造一个“虚幻的对方”。这时,对方不再是一个生命,不再是拥有需求、恐惧和欲望的存在,而变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个印象、一个不真实的形象。其他人变成了二维扁平的形象,你内在的压力越大,这个形象就会越失真。我们仍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他人则成了木偶或棋子。对我们而言,他们作为一种客体存在,一种要么对我们有助、要么对我们有害的客体,或者干脆毫无关系。

一旦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开始感到厌恶和距离感,我们就会创建出虚幻的对方。导致这种行为的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常体验到的愤怒、责备和怨恨,但更多的是内心的逃避和拒绝。我们常常下意识地给别人也给自己贴上标签,比如“另类”、“低级”、“邪恶”甚至“危险”。只要陷于某种负面情绪之中,我们就创建出一个“虚幻他人”。

社会过滤器——不可抗击的评价体系

对分别感的狭隘理解让我们无法启用大脑中拥有流动思维和同理心的那一部分。我们自带强大的过滤器,将自己与他人分离,这个过滤器的名字可能是政治、种族、性别、性取向、经济阶层甚至外貌。我们自己也会有同样的遭遇,别人通过刻板印象来评价我们,尽管那可能完全是偏见。

如果不能意识到,正是这些刻板印象和预设塑造了我们的看法,我们就会和他人之间形成一种分离感。而我们的文化和社会制定的标准、态度和故事,还会进一步扩大这种分离感。如同鱼在水中不识水,生活在文化中的我们很难意识到它严重地扭曲了现实。我们如此依赖既定的评价体系,而正是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

在名为“搭建桥梁”的项目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此例中,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青少年被要求一起生活1到2周,促进彼此的了解。其中有一段关于正念和共情的聆听体验。

一个巴勒斯坦女孩分享了她的故事:以色列士兵曾经闯入她家并殴打每一个人,在意识到走错地方后匆匆离开,没留下一句道歉的话。

项目的主持人随后请一个以色列女孩用第一人称复述这个故事,假设这一切都发生在她身上,描述她可能有的感受—愤怒和恐惧。听完故事后,那个巴勒斯坦小女孩开始抽泣:“我的敌人听到了我。”

重新注视对方的眼睛

感知对方总是从感知我们自己开始。如果我们无法坦然面对自己身体里的恐惧、羞耻和悲伤,那我们也不会有勇气和另一个人的痛苦同在。

第二步,交流时尝试着注视对方的眼睛。你可以从那些近在咫尺却偶尔让你有距离感的人开始:不守承诺的爱人或你调皮不懂事的孩子。这些练习会让你意识到自己在什么时候陷入分隔的幻象、并开始制造虚幻的对方。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此时此刻,你的感受如何?

深入的感知是真正交流的开始,这将引导我们学会接收对方的感受、并回以关怀。当我们逐渐摆脱彼此之间的分离感,我们就可以从共有的存在开始真实地生活。


小结:心理的压力和排斥,让我们在头脑中制造虚幻的他人,对方被简化为对我们有助或有害的一种符号;而社会的文化和规则,让我们无意识地将他人分门别类,不断加深着彼此的分割感和距离感。

我们以为关上心门、遵从社会的规则,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然而内心的失落和空虚感却不断提醒着我们,有什么东西不对劲。

马丁·布伯说,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什么意思呢?如果我将你视为满足我需要的对象,这种关系就是我与它。而当我不带任何目的,没有任何期待地和你遇见,这种关系就是我与你。

当你带有某种目的和需求,对方在你的眼中就是如同工具般的存在,你看不到也听不到他的感受,简而言之,你无法接收到他。

举个常见的例子:周末的下午,有人按响了你的门铃,你打开门发现是送快递的,你低头签收、礼貌的道谢,然后关上门开始拆包裹。现在,你还记得快递小哥的长相吗?

我想大多数人连头都没抬,更别提记得他的长相。因为对你而言,他当时的存在只是满足你的需要—为你送快递,你的需要满足了,这就可以了。而你其实并没有真正地“遇见”他。

而如果你愿意,可以暂时放下目的和预期,尝试一次真正的相遇

朋友小黑跟我聊起初次见面的场景,说,你的眼神和别人很不一样,你看人的时候眼睛是亮的。我想这种亮其实是一种期待的反射。刚认识时,我是带着全部的好奇去遇见,没有任何目的和预设,只想去了解、去探索,欢迎一切的可能性。所以不分心,是用全部的自己去遇见全部的他。

如果想真正去认识一个人,就要放下脑子里的一切判断和预设,接收对方的情绪,感受他的信息。在和对方交流的同时也感受自己,不判断也不逃避内心的任何情绪。少用脑子多用心

愿我们都能拥有饱满而生动的关系。

End.


我是茶夏。

帝都小白领,业余时间的心理学专栏作者。分享生活、分享思考,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追寻金黄色的可能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什么都看得见,却什么也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