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我们内心的冲突》,作者[美]卡伦·霍尼,1945年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11.3万字。
卡伦·霍尼(1885-1952),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伊德性的概念更适当,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她创造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基本焦虑”,并认为人类的精神冲突从根本上来源于与基本焦虑相关的心理冲突。著有《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1937)、《精神分析新法》(1939)、《自我分析》(1942)、《我们内心的冲突》(1945)、《你在考虑精神分析吗》(1946)、《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50)、《女性心理学》等。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一本探讨神经症成因的心理学著作,标志着霍妮的理论迈入成熟的代表作品。其核心内容是:我们内心的冲突来自困扰内心的相互矛盾的神经质倾向,代表的是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关系的紊乱,然而我们不顾一切解决冲突的尝试往往反倒把自己逼上神经症的绝路。只有重新获得整体合一的人格,才能消除冲突、治愈神经症。
《我们内心的冲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神经症冲突和解决的尝试。共有八章:神经症冲突的尖锐性、基本的冲突、亲近人、对抗人、逃避人、理想化形象、外化、制造假和谐的辅助手段。
第二部分,未解决的冲突之后果。共有四章:恐惧、人格尽失、无望、施虐倾向。
第三部分,结论:神经症冲突的解决。作者明确提出“只有改变人格中导致冲突的那些条件,冲突才能够真正化解。 ”
【撷取摘要】
1.
区分正常人的冲突和神经症患者的冲突,有两个基本区别:一是正常人冲突的两个对立面的悬殊,远不如神经症患者的大,后者可能达到180度。二是正常的冲突完全能被意识到;典型的神经症冲突则总是无意识的,冲突的主要倾向会被患者极度压抑,要克服巨大阻力才能将它们发掘出来。
2.
基本焦虑:指的是儿童在潜藏着敌意的世界所体会到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神经症倾向:儿童在面对基本焦虑时不得不自己摸索成长的方式,并想办法对付这个可怕的世界,进而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了自己的临时性策略,还形成了有持续性的性格倾向并成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这些倾向被作者称之为“神经症倾向”。
基本冲突:面对基本焦虑,会有三种态度,分别是亲近、对抗、逃离;而每一种都过分强调了基本焦虑所包含的一个因素,依次为无助、敌意、孤立。在正常人那里,这三种态度是相互融合的。而一旦冲突产生于相互矛盾的态度,它构成了神经症的核心,故称之为基本冲突。
内心的冲突本身只是面对选择时的取舍,但程度会有不同。神经症患者面临的冲突往往自相矛盾又无法调合。这样的冲突来源于他童年时因外界的敌意所产生的基本焦虑。这种焦虑放大了他的无助感、敌对感和孤立感,让他不能自如地应对外界、应对他人。所以神经症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而冲突是神经症发散开去的动力中心。
3.
所有试图解决冲突的尝试,归根结底都是心理防御的手段,目的就是避免人格的分裂、维持一种整体感。
每一种人格类型由某一因素主导,作者将其分为屈从型、攻击型、孤僻型三种。
屈从型表现出“亲近”人的特点。无论表现方式如何,都围绕一个中心:渴望与人亲近,渴望“归属感”。
攻击型突出的是对抗策略,其表现植根于一种感觉:世界是个竞技场。所以,他崇尚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与屈从型人格相同的是,攻击型人格追求的重心也在自身之外。
自我疏远并不是孤僻型人格,而是所有神经症的一个共同点。而所有孤僻人格真正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以一种客观的视角观察自己,像是在看一件艺术品。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与对生活的态度一样,都是“旁观者”。他们的全部需要和品质都服务于一个主要目的:不介入。
面对内心冲突,神经症患者或是抑此扬彼,造成的是屈从型或攻击型人格;或是从冲突中抽身而退,也就是形成孤立型人格。他还可以在内心塑造一个理想化自我,把所有矛盾冲突统一;又或者通过外化作用,把冲突投射到外界和他人身上,这样自己就不用被冲突困扰了。
作者认为,所有企图解决冲突的神经症式的努力 ,本质上都是只想消除冲突的有害后果,却不对冲突本身做任何改变,所以到头来注定失败。正是神经症患者不顾一切想要解决冲突的努力,反而让他们愈发陷入到神经症的折磨之中。
4.
作者对传统精神分析法的效果提出了质疑。带领患者回顾一下自己的童年,认识到内心冲突的根源,然后患者就会豁然开朗、不药而愈吗?作者认为没那么简单,冲突的根源或许来自童年,但历时多年已发展成为一套盘根错节的心理防御手段。仅仅洞察自己内心分裂的各部分是如何运作并互相干扰的,丝毫不能减轻其分裂程度。
作者认为,对解决冲突的尝试的分析应当优先于对冲突的分析。真正的有效的治疗应该是帮助患者自己改造自己,帮他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情感和需要,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学会在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基础上发展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人相处。
具体的做法如下:
首先检查患者自身为解决冲突做过的努力,以及这对他的人格造成的影响。他是倾向屈从型,还是攻击型人格?是倾向理想化意象,还是外化作用?
其次,对冲突本身进行处理。不仅要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冲突,还要让他明白,他自以为有效的、一直沿用固化了的解决方式,乃至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整套防御体系,其实是没用的,只会让他越来陷入冲突而无法自拔。当患者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时,就是治疗出现转机的时刻。
再次,帮助患者认识他真正的情感和需要。当患者认识到真正的需求,他就有了摆脱已如网般缠住他内心真实自我的那些防御体系的希望和动力。这时,就可以尝试去移除那些防御体系了。
最后,帮助患者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学会在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基础上发展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人相处。针对不同人格的患者,运用有所不同。如,在孤立型人格身上,消极体现最明显。要通过治疗让他们明白,真正的自由是和责任紧密相连的,当他们能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便不会再把孤立当成逃避的手段。如,对屈从型人格,要通过治疗让他获得内心独立,这样才能真正和别人实现平等交往。
5.
作者认为,治疗的终极目就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所谓真正的整体人格,是怀着真诚去生活,而不是虚假的表面;是可以根据情况去运用各种基本策略,而不产生冲突;是用全部的精力去争取自我的发展和实现。
治疗的终极目标里包含了许多具体目标:一是患者必须获得自己承担责任的能力,这意味着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积极主动,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能够做决定并承担后果。二是患者必须获得内心的独立,也就是说,既不一味地反对别人的意见和信念,也不一味地接受。患者不仅能建立自己的价值排序,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而且能尊重他人的个性和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三是患者必须获得情感的自发性。即无论爱或恨、幸福或悲伤、恐惧或渴望,情感都充满活力,而且能被清晰地察觉到。情感的自发性包括表达情感、自发控制情感的能力。
“追求内心的完整统一,即不伪装、感情真挚,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感情、工作和信念中去,这才是对治疗目标最完全的表述。”
【写在最后】
作者重在分析,至于如何治愈,相对空泛。在阅读过程,我甚至一度觉得,人格中导致冲突的那些条件不可能彻底转变,内心冲突不可能彻底解决。那么,作者所谓的治疗目标岂不是永远没法实现?
好在作者在本书的最后写道,“幸运的是,精神分析不是解决内心冲突的唯一途径,生活本身依然是一位非常有效的分析师。形形色色的生活经验生动有力,足以给人带来人格上的改变。”“我的信仰是,人既有能力也有愿望发展自身的潜能。”“我们相信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活着,我们所有人都持有改变的能力,甚至是根本性改变的能力。”
正是这种对人的自我成长的信念,让她完成了对弗洛伊德的超越,也让她的这本著作达到了她前期作品所没有达到的哲学高度。
也正是这种对人的自我成长的信念,让我最终选择了相信:总有人可以达到人格成长的完善状态,实现内心的完整统一,以一种不欺人更不自欺的真诚方式活着。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定地走在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