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成熟】知识大纲: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三版)亚纶.T.贝克等著,王建平等译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些人格障碍,或者说,一个人的人格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发展过度或者发展欠缺的部分,这些部分可能给我们自己带来苦恼,也可能为身边的人带来不适,又或者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发展带来阻碍。

一、 为什么要阅读本书&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模型是什么?

我认为,阅读这本书并不代表认为自己有病认为自己需要治疗,而是对自身某些行为、心理状态、对外界的反应模式有烦恼,想寻求解释或者自愈。个人的行为模式、应激模式,作者认为是面对一定环境产生的适应性策略,但不论在原始的环境中具备多大的生存价值,“只要在现今文化下他们干扰了个体的个人目标或有悖群体规范,那么就是存在问题的”。之所以存在问题,有部分原因在于环境变化要快于自动化适应策略的调整,家庭教育不足、没能得到合理的指导也会导致养成的策略、行为模式僵化、不灵活、过度概括、不健康等,持续下去就很可能发展成为人格障碍。我就只是带着一些关于自己行为模式的困惑、解决一些内心的问题来阅读这本书的。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吸引我的、最令我关注的是“表演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两者的特点分别在于“夸张的行为处事和应激模式”,“自许特权,夸大的自尊”。本书还提到的人格障碍类型还包括以下:

类型        采取的策略/应激模式

依赖型    要求被关爱;取悦他人

强迫型    设定标准、体系

偏执型    过度警觉,反击

抑郁型    抱怨;放弃;退缩;苦恼自责

反社会型    欺骗,舞弊,掠夺


人格障碍形成模型(来源:对作者提出的进行整理)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意义,对自身的心理成熟很有作用。而且算是一本医学类的治疗指导书,完全不用担心是不是畅销书毒鸡汤里面水的一批。还是比较有意思的,非常推荐。

那么以下我就将着重分享表演型,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有关内容。

主要模式包括几个问题:这些障碍的核心心理是什么?采取什么手段来应对自己遇到的阻碍?有哪些处理方式可以解决这些障碍的病态思维、理念和行为?

二、 表演型人格障碍

1. 基本核心

内在的核心理念是“自己能力不足”,因此很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关怀和保证,或者对拒绝否定敏感,依赖性强;对缺乏关注感到非常不适。

2. 外部特征

具有该人格障碍的可能会使用以下方式应激

1). 回避触发情景,避免亲密关系。

2). 对关注或对挫折抱有极端反应。

3). 寻求对自己极度依赖的伴侣,寻求对自己绝对关心的伴侣等(补偿,使用相反方向的行为)

4). 有可能会使用诱惑性、挑逗性行为引起注意

5).采用戏剧化、夸张化的应对方式

3. 处理方式

1.提高耐受力,降低戏剧化表演或攻击性行为;

2. 对核心信念去灾难化,例如,任何批评只是针对暂时的可改变的行为情境而不是针对个人价值的衡量。

3. 提高自我能力更少依赖于别人的某时刻的评价、密切的关注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进行自我认知。

4. 改善沟通社交技能,以更好的与人交往的方式替代戏剧化/性诱惑的方式。(强化倾听能力)

5.对一些行为的理解、解释是否有其他的可能,又是否是因为对自己产生了什么不好的影响因此自己会不接受这样的解释。

6.“设置自我怀疑时间表”将对自身无价值感和能力不足的反思反刍延后

7.需要注意到过激行为、防卫策略可能源于不愉快的经历,并非由现在的事情引起。

三、 自恋型人格障碍

1. 基本核心

早期情感需求受挫,未被满足,缺少无条件的爱,过度强调表现成就,接受到关于共情、不适情绪的耐受与互惠与慈心的不良的社会性示范,兴趣及情感表达受忽视、泼冷水。以上导致个体情感调节能力、体恤感,对别人权利的尊重上发展不足。

对自我价值的不自信,可能存在与缺陷/羞耻,情感剥夺,失败与不信任四种方面相关。

1. 自尊及其关联奖赏的丧失,作为一种威胁,导致了过度警觉,注意力窄化及焦虑性先占观念的激活。

2. 这种窄化导致自我概念模糊不清,注意力窄化以后,就会偏执地追求竞争优势,无法找到优势则发展出了NPD的替代适应性方式

3. 替代适应性方式:夸大自我形象,在多种环境下都倾向于创设并维持这样一种正向错觉偏误。

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区别主要在于,NPD患者更专注于让自己显得由于别人一类的评价,而非他人的关注或情感支持的本身

2. 外部特征

权力地位受挑战优越感被威胁时采取攻击性对策,防御性地攻击(例如报复、抱怨指责、冷淡疏离、故意妨碍,推卸责任)

“缺乏自控”:自我刺激性的(性行为,赌博,过度消费和无节制社交媒体网上冲浪

“自许权力”:剥削性的、自我夸大性的、非共情性的、欺凌性的

“寻求赞许”(需要得到别人认可自己的优秀);苛刻标准(必须聪明、出色,比别人优秀,不能有情感需求)

结果:用于回避负面评判和拒绝却适得其反。

“特权(目的也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因此不应服从相同的规定;

“形象”:处心积虑维持公众形象,通过形象展示得到认可、与优秀者比较得到优越感。对别人有形象期望(作为炫耀的资本),如果达不到则会奚落惩罚情感暴力,达到了也容易激起竞争好胜心,彰显对方的,形象也得符合自己心意。

“强迫症型、严苛与反击”:将绝对的自信(手段包括表达愤怒与自赏,表现出自己讨厌气氛质疑批判的事情,以体现权力感和掌控感)与自控是为强大,同时自许特权。不能明确理解为赞同夸奖等的评价会激发防御性的暴怒反击惩罚,以迫使人屈服。

以精神或物质上的追求作为自我安抚的回避方式,逃避现实渴求刺激兴奋的感受,而关注偏离了现实,扭曲了人格人际关系及其他方面的正常发展(大概是沉迷幻想 少付诸实际 通过刺激兴奋满足自己对优越感的幻想)

3. 处理方式

在强调不懈努力、付出-回报 的背景下,学会基于非竞争性的更为宏观的自我价值去调整自尊。

1. 认识到应对模式的不健康,减少其影响

2. 培养情感调节技能,着重于对暂时的挫折感不完美感以及正常情绪的耐受

3. 提升对别人感受、界限及自主权的尊重与共情,提升社交上的延迟满足能力

4. 协调好天赋优点与非条件的自我价值感,确认需求并协调权衡各种实现的方式

再简单补充几个人格障碍的内容:

四、回避型

1. 核心信念

能力不足,有缺陷,不被喜爱,无法与别人融洽相处,人们不关心自己,人们会批评、拒绝我等

2. 外部特征

以非常针对自己的方式来解读他人的拒绝,认为就是自己的缺陷而招致他人的拒绝;归因出于负面的自我信念,加强了无能绝望的感觉。也会负面地预期发生的情况

潜在的不当假设:如果能隐藏真正的自己,就能骗取别人的喜爱和接纳;不能跟别人走得太近否则别人就会发觉自己的真面目;如果别人真的了解自己,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很差劲,就不会喜欢自己了;如果不一直顺着对方,对方就不会喜欢自己了;如果让对方不高兴了,犯错了,它会改变对我的整体看法;别人喜欢自己是因为被自己的表象欺骗了,那不是真实的自己,如果见到真实的自己他们会不喜欢自己的

容易将用负面的思维解读别人的评价和反应;认为“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很好很”重要;

烦躁不安时难以忍受因此习惯于做其他事分散注意力,且也会评价自己”懒散/顽固不化“;确信烦躁是不好的,如果烦躁焦虑会让自己无法忍受,烦躁是十分糟糕的。

3. 处理方式

回顾不适感的经历,识别和检验导致回避的信念

五、依赖型、抑郁型型简述

边缘型特征包括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情绪切换剧烈(包括倾向于热情投入但有时又突然戛然而止);受到别人批评时容易爆发暴力行为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

抑郁型则主要是面对外界总是采取消极的方式看待/给予消极的评价等,解决方式书中提出以下几点:

1. 通过比较来衡量自我价值时,鼓励重新定向更健康的目标,例如视为学习新技能的机会,而不要借此评判自己与别人的工作表现相比如何

2. 花费很多时间思考过去的失败和可能失败的未来时,需要提升对当下体验以及短暂正面情感的关注能力。(如果说形容自己从未感到快乐过,可以试着帮助患者理解什么叫感到开心快乐)

3.矫正自我设阻的行为习惯,例如拖延、冲动、被动这类反应模式

依赖型人格障碍具有类似的核心信念,包括: 自我无能;世界风险;前路多舛等。因此,养成并表现出:不良的社交技能/沟通技巧,反复寻求保证,回避性应对,书中提出的解决方式则包括: 耐受负面心境(如正面接纳)、应对压力情景(自信决断训练)、管理负面心境(放松,理性辩驳)减少向其他人反复寻求保证,并观察这一改变对其心境及人际关系的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智成熟】知识大纲: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