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应该具备财务思维

这是2019年第4篇

财务思维的基础是会计和量化,但上层是战略视野。具备财务思维,能让你在业务考量中多一个新视角,更好地帮助你判断决策是否正确。

当公司有多个项目同时开展时,除了要考虑项目成本,预期收益,项目周期外,财务高手还会考虑溢出效应和长短期项目之间的平衡。

溢出效应,指的是一个决策对项目之外的事物产生的影响。

溢出效应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负向的,比如诺基亚已经有了智能手机后,因担心影响功能手机收入,舍弃了新业务又回到原有业务中,没能长出第二条曲线;一种是正向的,就是项目之间的“协同效应”。比如开世博会、亚运会,不仅对东道主城市有益,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城市经济效益。众所周知麦当劳和肯德基喜欢做邻居,因为聚集效果能引来更多的客流量,大家都能赚到钱。

所以在做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计算未来的绝对收益和成本,还要考虑溢出效应之后的增量收益和增量成本。

好的策略必须聚焦,而且要能取舍。

大家经常感到跨部门合作时,协调起来很费劲。由于部门性质不同,考核标准不同,导致部门之间目标不一致,各部门只做利于自己的决定,但对公司来说可能就是损失。当市场供给过剩,企业需从“产品导向”转向“用户导向”,每个部门都需要倾听用户和市场的声音。这就需要用财务思维来推动管理变革,让企业每个部门都和市场收入挂钩,把所有的成本中心都变成利润中心。当某个部门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务时,通过内部转移定价,让各部门都产生收益。当每个部门都想利润最大化时,企业整体利润就是最大化的。

如果HR具有财务思维,在绩效设计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很多主管经常对HR招来的人不满意,如果企业预算充裕点,HR就不会只从少花钱的角度去招聘人才。招人更多应考虑投入产出比(人效),花1.5个人的钱雇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比如给员工加薪升职时,不能光看个人过去给企业带来的贡献,而应思考未来个人给企业贡献的潜力,同时对整个周围的协作网络价值,也就是说能不能提升其他同事的价值。

个人具有财务思维,就不会选错赛道。比如跳槽选择公司时,最好了解下这家公司的财报。看现金流,看债务,看利润,看增长率,和历史业绩相比,现在这家公司是变好还是变坏,和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是更好还是更坏。站在宏观角度来看,这个企业所在的宏观周期是什么样的,这个企业所在的行业是什么样的,这个企业现在所处在它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这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战略是什么样的。这和投资选股是一个道理。

曾经有人说,一个企业的CEO,一把手或者厂长,不可能是财务出身。只能说他没见过财务高手,海底捞的CEO张勇是会计出身,马云如果没有遇到CFO蔡崇信,阿里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对于身处商业的社会人,都需要建立财务思维,毕竟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是会计。

非常推荐一本书《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

非常推荐得到贾宁财务思维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应该具备财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