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看这本书,主要是看到@心中的小火苗 推荐了这本书,顺手翻了下,感觉值得一看。身为一名二宝妈,育儿的功课怎么做都应该啊~)
首先,空间是啥意思?来自度娘的解释比较客观: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 存在形式,但两者密不可分,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从奇点爆炸之后,宇宙的状态由初始的“一”分裂开来,从而有了不同的存在形式、运动状态等差异,物与物的位置差异度量称之为“空间”,位置的变化则由“时间”度量。空间由长度、宽度、高度、大小表现出来。通常指四方(方向)上下。
现实中的空间,平移到育儿之道上,其实主要是指这个爸爸或妈妈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强大到完全能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进而,才能接纳、辅助、引导一个小小婴儿的成长。
本书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督导级心理咨询师,当然最重要一点是具备丰富的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经验,书中也因此收集整理了大量育儿实例,我想,对于没有经验的家长来说,也许这些案例能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毕竟,总结性的概念或结语,是基于大多数共性的知识提炼,无法等同于鲜活的实例带给我们的提醒和示例。关于此方面,作者在开篇的自序里就提到这个问题。我简单概括为:书上知识和现实问题的悖论关系:
第一种,书上的知识我都懂,但为什么就是做不到
很多父母理智上很清楚该怎么做,但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尤其是和孩子之间爆发矛盾时,就做不到客观理性了。
和一位同样是二宝妈的同事聊到这个话题时,她曾捶胸顿足地表示:“我生气的时候好像失去了控制,明知道哪些话最伤孩子的心,还专拣那些话说,说完了又后悔、自责。”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自己内在的非理性思维。
第二种,书上说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问题
育儿知识大多是从大部分孩子的发展特点总结出来,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独特的先天气质和心理发展轨迹,当父母面对这个独特的个体,不善于观察分析又不知其发展规律时,可能会失去判断力。
比如一个小孩性格内向安静,作为父母不免会多方猜疑:孩子生性如此吗?还是受什么刺激才这样的?以后会不会更加严重,变得抑郁、不合群?等等。
第三种,书上说的都是“专家级的父母”,我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问题
不仅孩子有独特的先天气质和心理发展轨迹,父母也有其独特的性格,家庭也有其独特的关系模式。但书本提供的“专家意见”,通常缺乏针对性,因此某些父母就会变成“书本妈妈”“书本爸爸”,他们严格按照书本知识养育孩子,结果却出现很多问题。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儿童发展及亲子关系,作者鲜明地提出了“空间与容纳”的概念。这组关系来自精神分析学家比昂(Bion)。他在一次与病人接触时,敏感地发现了这个问题。
面对即将临世的孩子,父母通常要做的事有很多:比如买各种婴儿用品,小衣服、玩具、小车、小床等等,其实,归结起来就是给宝宝设置一个舒适的成长空间。
同样的道理,养育孩子也需要一个内在空间。将这个空间移到心内,我们通常才能真正发现各种育儿问题。也就是说,父母的内心要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孩子。如果父母的内在空间被自己的负面情绪填满了,被自己的需要及过往的创伤占据了,就没有办法理解和养育孩子。只有当我们情绪平静,愿意尝试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良好的养育才会发生。
现实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不仅在个体的内部世界有一个“容器”,它容纳或拒绝容纳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活动,在亲子关系中,也存在一个“容器”。比昂甚至提出:“爱的模式存在于妈妈和婴儿的关系中,他们都能通过容纳和被容纳的体验共同成长。”
孩子需要这样一个内在空间,但大人更需要。因为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任何看法、觉知,最早都是从亲子关系中获得。
回看父母的内在空间,可以看到我们会选择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房子里,我们的房子有什么样的特点和风格,和我们过往的经历有关,也和我们的性格有关。同样地,作为父母,我们从小到大生活的空间、我们的生活经历,也在塑造着我们的内在空间。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整理内在空间,完成“空间与接纳”的共生?
要知道,整理内在空间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内在空间会受到一些固定的内在逻辑的影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