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澔【444】孔子说,宣扬舍己救人,就是愚弄人2021-10-07

有人掉井里了,救不救?孔子说,可以去看一看能帮上什么忙,不能自己跳下去救。救人的前提是先保全自己,若宣扬牺牲自己去救别人,孔子说,那不是仁义,是愚弄。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华杉详解

宰我提问,刁难老师了:“假如一个仁者,告诉他说,有人掉井里了,他会不会跳下去救人呢?

这里的“井有仁焉”的仁,一说,仁就是人,井里有人;二说,是一个成仁的机会,井有仁焉,井里有个成仁的故事。仁者要救人嘛,现在有人掉井里了,不就是你成仁的机会吗?

孔子说:“何为其然也?”为什么要跳下去救你去救呢?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逝”,是往,君子可以过去看一看,能救得了就救,能帮得上忙就帮,不能把自己陷进去,不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可欺也,不可罔也。”君子你可以欺骗他,不可以愚弄他。欺骗,是理之所有的事,愚弄,是理之所无的事,说井里有人,这是合理的,所以他要赶紧跑过去看,能不能救。你说让他跳下井去救,没这道理,这是愚弄他,他不会被你愚弄的。

儒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山上着火了,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山救火,你就不要宣传那上山救火牺牲的孩子是英雄。不要让大家学习他,而是要大家吸取他的教训。山上着火了,让消防员叔叔来,小孩子不要上去,整座山烧光了,也没有你的生命重要。

有同学落水了,你也不要跳下去救,看看周围有没有竹竿可以拉他,没有,就去喊大人。若有孩子跳下水救同学牺牲了,不可宣扬他是英雄,误导其他孩子效仿,而是要大家吸取他的教训。我已经失去了一个人的生命,不能因为盲目的救援再失去一个。

这样的愚弄,到今天还余毒不清,人们还在歌颂舍己救人的事。说有人落水,便骂路人见死不救。若有人下去救,一个小伙伴落水,几个一起下去救,结果本来淹死一个的,淹死了五个!这样的悲剧还少吗?

现在人们价值观错乱,过去的所谓“救人英雄余毒”未清,今天见死不救的冷漠又令人齿寒,其实这两者是一回事,都是魔鬼。因为前面的愚弄太多了,才有后面的反弹。

孔子的思想很明确;先保全自己,再救人。就算你自己的亲生儿子遇到了危险,也是一样。因为你都保全不了自己,你怎么救他呢?咱们坐飞机,每次安全讲解,说氧气面罩降下的时候,如果身边带着孩子,一定先给自己戴上,再给孩子戴。因为如果你先管孩子,还没给他弄好,你自己昏迷了,他也完了。或者跟他弄好了,没来得及弄自己的,他可帮不了你。

不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吗?

我想起一个企业家讲经营使命的话,他说:“要像我们的口号那样生活。”当你制定一个口号的时候,你一定想清楚,我自己就要那样去做,这样你才不会喊空话、假话、不会说愚弄别人的话。

接着说儒家价值观。

孔子的这段话里,有三个深层次的儒家价值观。

一是首先保全自己。不管是有人落水也好,还是在政治上也好,儒家都强调首先保全自己,不要牺牲,不要死磕。可以舍生取义,但能躲得了最好躲过去,等它过去。

平时,要高度重视自己的生命安全。前些天的新闻里,一段围墙倒塌压死了一个路人。孔子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看见那样高的墙,我就该绕开走。这样的话很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要坐在屋檐下,万一瓦片掉下来砸到呢?“百金之子不骑衡”,坐马车别靠在那横杆上,小心摔下来。儒家有特别强的生命安全意识。今天我们那些乱开车的、开斗气车的,他别说不在乎别人的死活,对自己的生命,也完全没有保护的意识,这都是礼崩乐坏、野蛮社会的典型表现。

二是儒家对自己身体的特殊认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不是自己的,是父母的,是留下来要尽孝的。这一点,儒家有一点宗教般的虔诚。所以要为国牺牲的时候,才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为国牺牲,那没办法,可以忠孝不能两全。若是为力救路人甲的命,那可绝对没有牺牲自己的道理!

三次是爱的次序等级。前面伯禽说的:“亲亲,先内后外,先仁后义。”首先是自己的亲人,先管自己家人,再管别人。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就是牺牲自己家庭了,于妻子儿女何?于父母兄弟何?那绝对不可以的!

不是讲“博爱”吗?春秋时莫家就讲“兼爱”,指同时同样爱不同的人或事物。墨子就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部分厚薄亲疏。儒家怎么说墨子呢?王阳明骂他是“禽兽”!你自己家人跟别别人一样,还跟万事万物所有生命一样没差别,那就是禽兽呗!

我们有时高谈阔论“诸子百家”,要“兼收并蓄”,兼收不了,并蓄不了,因为他们不养,甚至针锋相对,你说你要兼收并蓄,因为你全都不懂,全都不了解,才会信口开河。你若认真研究过,把自己代入进去,我是那种人,你自然就进了那个门。

不是一家人,你进一家门,学问也是这样。

因为学习的标准是知行合一,知识你可以都学,行动却只能选择一个。

刘澔觉

包容是知识,学习理解,并不是你把什么都做的面面俱到,没有这种情况,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知道什么做,什么不做,知道分寸,知道自己的价值观,知道是非善恶,知道自己的道是什么道。

我觉得自己的安全意识不够,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是不是危墙不知道,总是墙倒了,砸住自己了才有了意识,哦,这是危墙。还是自己内心的问题,想看墙那边的风景。自己磨自己,磨“时”和“势”的理解。

来想思考一下兼爱,面对所有事物的态度,如果说你对待万事万物所有生命都一样。本身这个就做不到,就算你心里想,那也是自己催眠自己,我要一视同仁,在我心里是平等的,但是当你做的时候就是有次序,有主次,有先后,你自然有你的偏爱。根本不可能做到兼爱。还有爱这个件事一定是先爱自己,在爱别人,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爱你,这也是大问题,你都是站在危墙之下,凭什么让别人爱你也要站在危墙下。

爱自己也是自己对自己的责任心。儒家价值观第一条就是保全自己,第二是保护好身体,尽孝用,第三是次序等级。结婚和不结婚对于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不结婚是无法体会到这其中爱。爱自己爱家人,爱能分次序等级。这也是我听了一个结婚的姐的分享内心有所认识。那个开车起摩擦的男人一直跟着他们,他很惶恐,直到停下车看到对方从后门下来两个女儿,那一刻她安心了。

学习,我能了解你的理论,但实事求是就是最实际的,那事实和你的理论对不上呀,没办法执行。

看事情不能割裂的看单个点,也不能按照一个逻辑推导得出,也不能看理想状态的样子,要通盘看,结合时势看,在什么样的阶段,怎么投入,分主次,分次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澔【444】孔子说,宣扬舍己救人,就是愚弄人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