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获奖无数,人品差到不行:为何有些艺术家,总是私德拖后腿?

上周的读书会,我推荐的是金基德导演的代表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春夏秋冬又一春》。

推荐这部电影的本意,一方面是电影隐喻很多,探讨起来很有趣,另外一方面就是金基德本人私德倍受争议,很多艺术家都出现这种问题。

所以,在分享书友们关于这部电影的解读前,先简单思考一下,艺术和道德的关系,究竟艺术更重要,还是道德更重要?

柏拉图是艺术道德观的第一位拥护者,他坚信很多艺术,甚至荷马史诗中的某些段落,都容易对易受感染的年轻人,产生邪恶的影响。因此,他觉得人们必须禁止那些过分激情或暴力的段落。

因为青年是个关键的时期,会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阶段都产生影响,艺术可能会造成邪恶的影响,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必须牺牲这种不道德的艺术。比如所谓的暴力美学,残忍美学等。

当艺术与道德之间发生冲突时,要去艺术。

总体上,道德主义的艺术观,就是大众所持有的艺术观,即如果作品中表达的内容是不道德的,不合乎规范的,那么在道德和艺术之间,要舍弃艺术,以道德为重。

早期暴力美学和残忍美学类的电影被禁,大多都是基于这个原因。

而唯美主义艺术观,和道德艺术完全不同,唯美主义艺术观认为,艺术就是最大的道德,就是道德的代名词,因为艺术提供真实,真实就是道德,艺术制造人类生活中,可以获得的最强烈最普遍的体验,如果艺术和道德相冲突,那就是道德需要被摒弃。

审美体验的生命力是人类生活的首要目标

如果艺术在道德上产生不良影响,那么与艺术所能提供的最重要的经验相比,它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持有这种观点的包括尼采,尼采认为:「我们软弱无力的善恶社会观念,及其对肉体和灵魂的极大支配,最终削弱了所有肉体和灵魂,并夺走了自力更生,独立且不受偏见的人,强大的支柱 文明。」

解读尼采的意思,大致是那些不能接受唯美主义艺术观的人,他们大多受制于软弱无力的黑白善恶观,导致他们因为无法接受真实,无法承认人性的复杂,接纳超出个人认知以外的观点,从而让自己更加软弱。

这其实也是我长久以来持有的观点,虽然我相信很多作品,确实很有冲击力,甚至对于价值观念尚不定性的青少年来说,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明白,任何作品都是提供一种看世界的视角,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扛过因为价值观紊乱可能带来的迷茫和崩溃,那么,当他们能容纳的复杂元素越多,并建立起自己内心的平衡和秩序后,他就变得更加强大了。

此处借用新裤子乐队的一句歌词就是:没文化的人不会悲伤。

为什么不会悲伤,因为他活得简单,不会触及深刻而危险的东西,但是简单就好吗?看你追求什么吧,起初简单或者愚昧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涉河而过的人,有被溺毙的危险,但趟过河的人有福了,因为大道至简。

吸纳的越多,越能容忍无序,最后,就顿悟了大简之道,能够融会贯通的处理事情,透彻清晰的看待人生,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任何艺术作品的存在,都是为了提供不同的认知视角,如果一个人,他仅仅因为一部作品,人生就陷入了万劫不复,这意味着他在接触这些作品之前,已经非常单薄孱弱了

因此,他需要从很早开始,循序渐进的,在长者的引导之下,逐渐培养自己接纳复杂的能力,哪怕这是痛苦的。

所以在作品上,我是唯美主义艺术观的拥护者,但不代表我拥护私德很差的艺术家。

我倡导对艺术家多些包容,因为很多集大成的艺术家们,他们本身就是信奉唯美主义艺术观,即艺术至高无上,神圣无比的,最终才能创作出划时代的作品。

所以在涉及艺术家私人生活的问题上,比如居里夫人式的婚外情,毕加索的滥情,高更的德行有亏,我觉得这是他的个人自由,旁人不应过分干涉,应该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

但是,像金基德这样涉及性骚扰,性侵,奈保尔这样涉及家暴的,就无法原谅,为何呢,因为这不仅是私德问题,还是犯法问题。

法律,应该成为衡量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尺度,道德可以退后,因为道德本就没有标准可循。

之后,就是我们本期读书会,书友们分享的读后感了,希望会拓展你对这部电影的认知,丰富你的观影体验。

书友【见澄】的回答:对于一部这样高概念的电影,很难三言两语去阐述导演的原意,观众也不过是在自己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去挖掘。

片名《春夏秋冬又一春》本身就阐述了一个时间的轮回,春是犯错的预兆,夏是错误的开始,秋是愈发的执迷,冬是万籁俱寂,春是新的轮回。

立于池塘中央的佛堂,荡漾的池水,翠绿的山峦,导演故意设置一个极其美丽幽静的环境,或许是为了反衬「恶」。我觉得影片有很强的性恶论偏向,恶的种子埋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大恶小恶,幼童折磨小动物、女孩故意挑逗僧侣、男人杀妻、小到老僧用猫尾巴写字。

恶太多了,人性之坏无处不在。

为了消灭「恶」,人类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投身于宗教;可是,佛也好道也罢,真的能溶解恶,带来内心的平静吗?

一个人就算每天吃斋念佛,可是难保心术不端,我们拜佛无非是为了一己私欲:女孩和母亲为了治病,男孩后来拜佛为了赎罪;连拜佛都是充满目的性的,那么信仰说到底究竟是什么?男孩把佛像带走、用冰雕佛、将佛像搬到山上,究竟在哪一刻,他从中得到平静。

最后想回到电影本身谈一谈,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有些过度神话了,导演最后甚至亲自上阵;或许是他想表达得太多,太多象征、隐喻反而不尽人意。

但有一点,我认为金基德拍摄这部影片,不是想呼吁人们犯错之后还能救赎,而是,他就是想呈现一种人性之恶。正视恶和欲望,在春夏秋冬中,在无数的轮回中。

书友【林七夕】的回答:金基德得《春夏秋冬又一春》,或许是他最纯净的一部电影。过去金基德电影里艳丽的欲望,和大胆的残忍的元素,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是空缺的。

如同远离尘世的那座只有一僧一侣的湖中小庙。欲望在人世间的每一处,而点缀在世间欲望最为稀薄的地方的时候,也变成了电影禅意开始的地方。

在庙宇中,似乎所有人都变得虔诚,而我们也必须承认在长久的乏味之下,虔诚中必然有一丝惺惺作假。

孩童是最天真的,也是最残忍的,因为他不懂得慈悲,所可以残忍捉弄动物。此中隐喻,我看的却是宗教慈悲为怀的残忍之处。因为选择慈悲的前提是「已有所经历」,已经历过黑暗中的阴影。

重新回想这部电影,突然与我最近看的《德米安》中的某处相连接。在孩童时代到青年时代的接缝处,我们必经两个世界,一面向善,一面有着孩童陌生的恶与欲。而人生之处,我们被美好、善意和慈爱教育,世界的另一半被隐瞒的密不透风,避而不谈人性的欲望。有时候过于掩饰,反而变成一种欲盖弥彰。

对于电影中的孩童来说,春天是潜藏的在欲望之下的嬉笑,那么夏天里,蓬勃的欲望终究将他吞噬,那是在春天的童年时期里,接受到的教育与谎言。

在另一个层面上看,在佛教观念的束缚之下,那个不被人言及的欲望,真的能被纳入戒律之中嘛?电影中秋天里的那一场世俗出走将会是最好的答案。

世间所有的罪恶欲念,都回归心灵的自我救赎。即使是不染尘世,即使是从小耳濡目染「万物皆空」,有些本能的欲望是不是就是必须去经历?

悉达多即使悟性高天资聪颖,还是把最后的升华放在世俗中去磨炼。可想有些人生中得大事,都是要必须去经历的。那些被压制的,都会被挣脱。谁又知片中的老和尚是否也曾是凡夫俗子?经历过锤炼,收获,解脱。人生就是往复循环的历程。

不过,在所有关于生命轮回的禅意电影中,即使会感到空前的孤独感和敬畏。也必然记住,人生历史长河之中,我们都是芸芸众生。凡是有欲,皆有人,凡是孤独,皆是馈赠。

书友【啊嗯】的回答:《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故事线非常简单,轮回,不断的循环与轮回…小和尚的爱恨情仇,跟随四季的变换。

春是人性的恶,夏是兽欲的萌发,秋是因果了结,冬是救赎与修行。又一春竟是杀戒的轮回。人生旅程竟与师傅别无二致?

不入世,如何出世?万物皆有轮回,导演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信仰人性本恶。

和尚身上的巨石,映造了人类普遍的命运,苦难降落在每个人身上,负重前行。影片富有深刻的禅意与哲思,人生的背后是没有尽头周期与循环。

影片简洁有力,不娇柔不造作点到为止,从旁观者的角度观看这部电影,非常美妙也非常痛苦,导演要我们切身的感受自己的人生,充满普遍性的命题。

书友【灵兮】的回答:看完《春夏秋冬又一春》,想到是老子的那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小和尚无知无畏,将鱼,蛇和青蛙分别绑上石头,结果鱼和蛇都被重负拖死了,只有青蛙熬到了第二天被幡然醒悟的小和尚放了生。这一开篇似乎在暗喻人间的无常,我们每个人都背负自己的欲望,弱的人不堪罪恶的重负会被毁灭,只有佛性强的人,才能历经苦海勉强幸存。

冷眼旁观的师傅跟沉默不语的佛像,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他们从来都只是悲悯地注视,却没有阻止过悲剧的发生,但这种无为真的好吗?相比起佛性的自悟,指点迷津才是好师傅嘛,否则修行为何?

剧中的一庙一船一山门,加上一片静水很有禅意,老和尚唯一的一句台词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我们喜欢的事,你喜欢的别人也的喜欢。

老和尚的谦让和放弃让人有些泄气带着消极虚无的色彩。抱着孩子的女人死在了庙前的冰河里,一直用紫色的布遮挡住面孔,可能是无脸见人,也可能是代表着丑恶和罪行。

影片看下来,仿佛在说人性本恶,天网恢恢。

书友【】的回答:影片讲述了一位隐居山林密谷中的僧人,在历经不同时间维度的四季中发生的事后,从迷失到忏悔的成长历程。

如沐暖阳的春,年纪尚小的僧人懵懂又好奇,天真且无知;生机勃勃的夏,满身阳刚又缺少爱的僧人,按奈不住内心的欲望,选择为爱痴狂;寒蝉凄切的秋,已是成年的僧人被曾经的欲望反噬,终究因爱生恨;万物凋零的冬,步入中年的僧人重返故地,开始无尽的忏悔。

短短的四季被金基德演绎成一段关于爱的完整生命历程,而这又何尝不是普通人一生的真实浓缩?

从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孩童,到欲望缠身、敢作敢为的青年,再到幡然醒悟却也只剩遗憾的中年,爱是如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会笃定自己的选择,也会为爱失去理智;我们会做对一些事,也会做错一些事;直到为爱付出惨痛代价的那一刻,我们又会懊悔、救赎。

人性是非黑即白的,我爱你,却也可以杀了你。在影片的最后,金基德以一个重蹈覆辙的春来收尾,或许就是让人们达到对这种非黑即白的释怀,即不论你的忏悔有多么真挚,俗世是一趟非走不可的弯路,因为被占有欲充斥的人性是相通的。

只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切失去理智和初心的爱都只是欲望的化身,因为真正的爱是一片天空,不是一间牢笼。

书友【黑三】的回答:金基德曾说过:人生对于我来说,是害我,害他和被害。这句话符合他在这部电影中铺垫的底色:人生从恶向善,救己,赎生。

师父说出了核心缘由:你喜欢的,别人也喜欢。人生的恶究其根本,就是占有与抢夺。

整部影片围绕着纠缠展开。从捆绑小动物开始,小和尚与人生就开始了缠绕。破坏、占有、嫉妒、杀害、逃避、伏法、回归。直到这里,他看到的仍然只有自己,修行,也只朝向自己的心。

当看到昔日爱人的尸体那一刻,他才终于醒悟到过去的自己对别人的捆绑,就像小时候给青蛙绑上石头。那一次,他又背起了石头,向世事道别,也是对爱人进行追渡。

就像那时背着石头去给小动物解绑一样。这是最后一次赎生救已。纠缠自此解开,而人生在这一刻,终于静了下来。

书友【庄庄】的回答:看了《春夏秋冬又一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头脑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好像明白了,又在下一刻觉得它有另一层含义,猜测在不断建立的过程中又分崩离析。

到现在为止,我仍然不能解读出所有的含义。我在时间流转里,见证了人性与欲望的交织,也成功地被导演所塑造的世界震撼。

人总是复杂的,小和尚追求他的爱情,却又不舍过往,最终带着佛像离开;他既为情不得终而愤怒「伤」人,犯下大罪,又在佛前忏悔,刻往生咒到天明。

人性本复杂,人性本如此。正如小和尚与女孩的事被撞破时,老和尚面无表情地对惊慌失措的他说这不过人之常情。我以为那是气愤后的失望与历经世事后的淡然,现在想想,老和尚看小和尚又何尝不是在看「年轻时的自己」。

到后来,小和尚成了老和尚,庙里也多了个小孩子,好像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到这时,我才明白影名的含义。生命会消失,时间会流逝,像老和尚在小和尚刻完往生咒被抓走,为过错赎罪后在船上自焚,像回家的小和尚发现原来早已物是人非......

不变的,是人性,是欲望,是向前的历史,是轮转的季节。

又是太阳升起,又是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又是一年的春天。

书友【刘亦舟】的回答:看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人若是做了错事,在以后的人生中都会有一个包袱,即便进行赎罪,也很难减轻心中的罪恶感。

就像影片中的小和尚一样,因为自己的顽皮捣蛋,就把鱼、蛙和蛇都套上一块石头,结果让鱼和蛇在第二天就死掉了,这成了小和尚一生都过不去的坎。

虽然在影片最后这位小和尚自己背着一个大石头,抱着一尊佛像爬上山顶以此来赎罪。但我想,就算做的再多,恐怕也很难减轻心中的罪恶了吧,毕竟,那已成无法挽回的事实,其实都只不过是对自己的安慰罢了。

影片中最高潮的部分应该是夏与秋了,主人公也是从夏的火热转为秋的悲凉。在小和尚偷吃禁果被师傅发现后,师傅已经警告过小和尚,淫欲会变为占有欲,而占有欲会招来杀身之祸。

但小和尚不听劝,结果正好应了师傅的话,小和尚在夏与秋的转变中,心境由冲动,渴望变为愤怒与不甘,那把手中的蛇形屠刀,就像曾经他害死的那条小蛇一样,悄悄蜿蜒进入他的内心,嚼食他的心灵,最终由于师傅的点化,才慢慢放下手中屠刀。

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与亮点,比如在屋子内只有一扇门,来作为卧室与厅堂的分隔,在屋子外也只有一扇门,来作为外界与屋子的分隔。每一扇门都不是防人,而是警世,门的外面,就是世俗.小和尚禁不住情欲的诱惑,为自己打开了心门,走向了世俗。

又如老和尚在徒弟被警察带走后,他依依不舍地望着在水中飘着的小船,眼中充满无奈,其实从老和尚停止船的游动,以及屋子在水中的移动,已经可以看出老和尚是有功力的,可以说已经修成佛了。

但最后居然选择了自杀,不知道是因为他徒弟终究没能逃过这样的宿命而悲哀,还是因为人终究不能摆脱人性的七情六欲而难过,即使是他这样的已经「成佛」的人也不能彻底摆脱,所以选择自杀来求得解脱,而后由船底下游出来的小蛇,我想可能就是老和尚的转世。

而后又是一个轮回......其实人性就像是基因的诅咒,无论轮回多少次都摆脱不了,刻在每一代人的基因里。

书友【普绪克】的回答:人性本恶,电影中的小和尚在捉弄动物寻求快乐,他并不知道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会让其他动物失去生命。他在接受师傅惩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留下悔恨的眼泪。

又是一年的春天,新来的小和尚也做出了这一举动,他的行为更加残忍,连挽救被他残害动物的生命机会都没有。他们都是随着天性而来,并不知道过多的对错是非,只是单纯觉得好玩快乐罢了。

但,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劣根性,天性好玩,性情凶残。越是没有受过教化的人,他的劣根性便是扎在骨子里的难以揪出,他的言行可能受着天性的支配。

所以无论做出多少出格的事情、恶劣的言行,他心中都没有任何的忏悔和不安,这是最可怕的。

书友【立冬】的回答:佛家常说的轮回,其实有个前缀,「六道」。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此六道中轮回,是六恶道。

佛学另外还有四善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此为四善道,只有成佛,才是最终的圆满,所谓涅槃也。业力带着我们轮回。我们所做的事,埋一个因。缘成熟了,便结果。

影片中最开始,小和尚给动物们帮上绳子。等到他出狱回到庙,自己绑着石块,捧着菩萨像,走过冻冰的湖面,涉过冰冷的湖水,爬过岩石——他曾经伤害过的鱼、青蛙和蛇的地方,直到最顶峰,安置菩萨像,合掌打坐。

这大概是现世报,因果轮回。

在我看来,影片的种种,表现了人性中对贪嗔的失控。我们在贪欲,在嗔恨面前,是如此的无力。

书友【梦玖】的回答:我觉得《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对生命的救赎与轮回的反映和欲望的反映。

第一点:体现了荀子的性恶论,人生来就不是善良的,需要后天的完善和改变。

小和尚在春天用石头绑在鱼、青蛙和蛇的身上,导致它们最终死亡。秋天的时候他杀妻,在影末的时候主人公用拖着石头,拿着佛像,从山底到山顶,为自己犯的错进行赎罪,救赎自己。

来年春天,小和尚又犯着同样的错……人性的恶,世代轮回着。

第二点:体现了佛家思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蒙面女子在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准备走的时候掉进了河里,不得善终。还有就是老和尚心中有佛,即使佛像不在了,老和尚依旧能够修心,小和尚就不一样了,他追寻女子的时候却带着鸡和佛像,也许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心中无佛,便只能带着佛像求得安慰。

第三点:欲望。在夏天的时候,成年和尚看到两只蛇在交配,春心萌动,见了前来养病的女子后,魂不守舍,情难自持。女子离开后,又去追寻女子的脚步,即便最后刑满归来,见到蒙面女子又想揭开面纱,无不是对欲望的反映。

但人生是一个犯错改正的过程,世间的一些规律和道理,是需要我们自己觉到,悟到的,纵使释迦牟尼也无法使他的弟子成为佛。

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影片中的小和尚一样幸运,能够走到觉悟的冬季,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不能自控的夏季,或者苦不堪言的秋季而已。

以上就是本期读书会精选的书友分享,再次感谢本期参与的所有书友。

文 | 读书会观点集合

图 | 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品获奖无数,人品差到不行:为何有些艺术家,总是私德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