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扩展性迷局

比特币作为第一个区块链应用与运行到目前为止最被信任的公链,其扩展性问题却持续被作为焦点贯穿着整个链的发展周期。事实上,在2009年1月4日比特币出现的那一天到2010年10月1日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块上限,根据比特币区块链区块的数据结构最高可达到32M的容量。而在2010年10月1日的一个commit当中,中本聪第一次在代码中明确限定了1M的区块上限,就在10月3日,Jeff Garzik发布了将区块上限扩展到7M的补丁,成为了第一个硬分叉的尝试。当然,这个补丁并没有用户使用,而彼时的平均区块数据量仅在几十k左右,中本聪也在当时说明为了保证比特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建议不要采用Jeff Garzik所发布的补丁。

随着比特币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张,链上交易变得更为活跃,区块内的数据量也逐渐增多,于是每秒7笔的交易处理速度成为瓶颈的趋势也越发明显。

基于主子链结构公链的跨链交互与持续稳态思考

图表 1 比特币区块链历史大小(BitinfoCharts.com)

从2015年开始Jeff Garzik就曾再次通过BIP100提出移除1MB上限,回归最早的32MB,而此时比特币算力早已突破了1P的规模边界,利益相关方中比起一般的支付用户,更多的是矿工。然而对于矿工来说,打包更多的交易意味着消耗更多的资源,也因此,一直以来比特币区块链区块的扩容从未真正达成共识,随之而来的是BCH、BSV等的分叉。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块链扩展性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