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份,我们分舵组织线上拆书训练营。有一位父亲给自己上六年级的女儿报名。我提醒他这是成人阅读方法论,对孩子可能不太合适。这位父亲肯定地说没问题,他女儿参加过这样的训练营,还获得过优秀学员。他很看重我们这一期的主题:刻意练习和习惯养成。
为了锻炼孩子的逻辑思考力,提高孩子的思维深度,很多家长会选择花钱给孩子报昂贵的学习班。这位父亲望女成凤的心情,身为家长我很理解。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独立思考力,在同龄人里面能够出类拔萃。
其实,孩子的思维能力是随着年龄发展逐渐发展的。如果孩子没有长到合适的年龄段,硬性培养没有任何意义,还会有拔苗助长的危害。如果家长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科学的引导,一样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是孩子的光》的作者张小桃,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职场妈妈。这位睿智的妈妈把商业咨询的方法应用在孩子教育和亲子关系当中,提出了:感性决策,理性行动的女性成长理念。
这本书一共六个章节。第一章帮妈妈们分析阻碍追求自我的根本原因。第二章至第六章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真实的案例,帮助妈妈们找准目标,建立自我认同,达到和孩子家人更顺畅的沟通。
和其他育儿书籍相比,《你是孩子的光》在语言风格上不是那种娓娓道来,语重心长的妈妈类型,更多体现出一种职业女性的干练和利索。除了语言风格外,这本书还把职场上用到的工具直接用在育儿和帮妈妈们自我成长上。比如“鱼骨图”,用在帮孩子一起分析问题上,并起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星星树。用“黄金思维圈”帮妈妈们找到自己内心的渴望,名字叫“三颗石子”。
怎样提升孩子的思考力,书中提供了两个方法:用提问引导孩子思考;用游戏引导孩子思维精准。
用提问引导孩子思考
首先,孩子提问时,妈妈要做到三个控制。
英国教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说:人的智力发展从小学到大学将经历三个阶段。十三四岁之前是浪漫阶段,孩子对涌现的知识很兴奋,充满遐想,积极领悟。
这个阶段之前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十万个为什么”。面对成人司空见惯的世界,他们的小脑瓜里有太多太多问题。
怎样利用这个时期,孩子好问问题的特点,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妈妈要做到三点。
1、控制自己,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当孩子问我们“为什么”的时候,作为父母,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也不是敷衍孩子随便给一个答案,更不是觉得不耐烦,甚至和孩子置气。这些都会熄灭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把孩子探索世界的小火苗被遏制在摇篮里。
你可以用一个反问孩子: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探寻答案。或者,
你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别忘了最后加上一句:妈妈是这样想的,你觉得还有别的答案吗?你认真配合孩子的态度会感染到孩子,孩子也会积极去探索新的答案。当孩子开始探索时,独立思考就开始了。
2、控制自己,不要否定孩子的答案
直接否定孩子的答案,或者嘲笑孩子的幼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在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道路上,直接否定孩子的家长就是一个拦路强盗,后果严重的话,孩子以后再也不敢往这条路上走。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不否定,表扬孩子总可以吧。是的,好孩子就是被表扬出来的。但表扬孩子是有科学方法的。如果你习惯性说“你真聪明”,“你真棒”,这样的表扬方式除了让孩子一时开心外,还有一个不好的副作用,那就是让孩子的关注放在问题的结果上。我们应该表扬孩子认真思考的过程,思考过程得到肯定,孩子就会关注思考过程,而不是问题结果。因为结果有对错之分,过程却是最宝贵的。作为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给的答案是错误的,就直接否定孩子的思考过程。
所以,转化一下你的表扬方式,你可以说: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出这个答案的吗?“你的推理能力太让我惊讶了!”
3、控制自己不耐烦
很多育儿书籍都会告诉家长,育儿路上一定要有耐心。家长们也知道这点很重要。但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不可能做到从小到大,都不吼不叫。总会有没耐心的时候。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想要做一个智慧家长,我们得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耐烦。
在《你是孩子的光》中作者这样说,耐心就是你不知道答案时不会直接拒绝,问题太浅白幼稚时,你不会轻蔑嘲笑,问得停不下来时,你不会粗暴打断。
作者给我们列出了三种情形,都是在孩子问个不停时会出现的。如果能控制自己在这三种情形中没有对孩子大吼大叫,就成功控制了自己的不耐烦。
遇到这些情况,如果实在控制不住怎么办?直接告诉孩子:现在我心情不好,不想聊这个话题。
仅仅告诉孩子你的情绪还不够,孩子有时候会不理解,继续纠缠怎么办?告诉孩子应该去做什么。“你可以找爸爸/爷爷/问问,或者你可以自己上网查查。”
其次,妈妈学会用比较提问法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妈妈和孩子相处时间最多,是孩子的第一养护人。可以利用各种时间,各种场所,带孩子一起做“思维体操”,提升孩子思考力。提问孩子就是非常棒的“思维体操”锻炼方式。
家长提问时,给孩子提供了两个对比对象,并要求孩子说出三个答案。孩子就会启动自己的小脑瓜,使劲思考你的问题,达到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的目的。比如孩子喜欢吃土豆,不喜欢吃青菜。你可以问:为什么你喜欢土豆,不喜欢青菜?告诉我三个原因好吗?这样就启发孩子去思考土豆和青菜的不同之处,他喜欢吃土豆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要回答三个点。他就会努力思考。
如果你直接问:为什么你喜欢吃土豆?孩子说:因为好吃或者因为喜欢。这是凭直觉回答。达不到深入思考的目的。
育儿很难,也很简单。简单的日常对话,如果妈妈有心,就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思考的能力。
知道和做到之间,还差一个刻意练习。只有有意识去练习,孩子才会在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比花钱报辅导班要划算很多。
用游戏引导孩子思维精准
有一位育儿专家说过:成人大脑是聚光灯,孩子大脑就是手电筒。手电筒的光是往外发散的。孩子思考问题的特点也是发散性的。这就使得孩子思考问题有一个特点:精准度较差。
有时候,很多家长困惑,明明已经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引导孩子提出了解决方法。但最后还是什么都改不了。就是因为孩子思维精准度不够,使得孩子给出的解决方法,根本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举个例子:小美上学总是迟到。妈妈和小美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小美懂得了一条条列出问题,再把问题归类,针对不同类别问题给出解决方法。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带孩子探索思考的过程。但最后结果是他们找到的解决方法,并没有让小美从此上学不迟到。
比如小美发现一个问题是早起穿衣服太慢,解决方法是穿快点。这个逻辑看上去很合理,但是小美在早起穿衣服时还是没有节约时间。穿衣服分穿上衣,下装,袜子和鞋子四个环节,究竟哪个环节拖慢了速度呢?如果不能精准定位到问题所在,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孩子的思维精准度不够,需要慢慢培养。
怎样提高孩子思维精准度?《你是孩子的光》给了答案:游戏
游戏一、你说我画
让孩子把一幅画用语言描述出来,如果是孩子自己画的作品就更好,这样会更有兴趣介绍。妈妈根据孩子的描述来还原这幅画。孩子描述越精准,妈妈还原度就会越高。
因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描述来复原这幅画,如果和原来的不一样,孩子肯定会指出你的错误,趁此引导孩子怎样准确描叙。
游戏二、细节雷达。根据图画来丰富故事细节。
妈妈们喜欢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很多绘本上只有一两句话。妈妈就可以引导孩子来丰富故事的细节。
游戏三、大侦探找不同。
拿两幅相似的图画让孩子找不同,然后让孩子将不同点描述出来。这个游戏还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这三个游戏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利用图画。这是根据孩子都喜欢图画的特点。第二个是语言表达,每一个游戏都要求语言精准表达。如果孩子表达的越精准,他的思维精准度就会越高。、
结语: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培养孩子的思考力,不是多么高深有难度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提问时,家长有耐心地引导孩子自己思考答案,不直接给出答案,也不否定孩子的答案。家长提问孩子时,刻意用比较提问的句式,引导孩子思考至少三个答案。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能力。
家长陪伴孩子玩耍时,利用你说我画,大侦探找不同,细节雷达三个小游戏来引导孩子用精确的语言表达,提升孩子的思维精准度。
家长多一份智慧,孩子少走一些弯路。这里是"陈陈读书”,陪你一起做智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