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Flash-W25QXX使用总结

W25QXX简介

W25QXX,后面的XX指的是Mbit

常见的型号有:

W25Q80

W25Q16

W25Q32

W25Q64

W25Q128

注意80是表示8而不是80

所以,换算成字节数,从上到下为:

1MB

2MB

4MB

8MB

16MB

整个flash分成多个块,一个块分成多个扇区,一个扇区分成多个页。

以W25Q64为例,8MB,共分为128个块(block),即每个块64KB,每个块又分为16个扇区(sector),那么每个扇区就是4KB

SPIFlash-W25QXX使用总结_第1张图片

各型号分成的块和扇区大小是一样的,只是不同大小的flash分成块的数量不一样。

比如W25Q64分成了128个块,W25Q128系列就分成了256个块。

一个扇区4K,有多大呢?4K,也就是4096个字节,已知每个中文占两个字节,也就是一个扇区能存储一篇2048字的作文。

其实每个扇区下面,还分了16个页,也就是每页4*1024/16 = 256字节。

SPIFlash-W25QXX使用总结_第2张图片

接下来讲解常用操作。

擦除扇区

通常:扇区是擦除的最小单位,也可以一次性全片擦除。

SPIFlash-W25QXX使用总结_第3张图片

注意几个地方

发送24位地址,因为一次只能发送1个字节,所以需要发3次,如果配置的是MSB优先,则先发最高8位,再发中间8位,再发低8位。

这里难以理解的是“扇区地址”乘以4096

事实上,这里传入的不是扇区地址,而是扇区的id号,所以需要再乘以4096(每个扇区4Kbyte字节),得出该扇区的起始地址。

128个块,每块16个扇区,则一共有2048个扇区,则扇区id从0到2047。

怎么知道一个地址落在哪个扇区内呢?

通常,给一个地址,比如0x0000FF(255),用这个地址除以4096,得到整数结果,就是所在的扇区号。因为一个扇区4096个字节,类似于进制每4096进1,所以除以进制后取整就能得到扇区号。再把扇区号乘以4096,就能得到扇区的首地址。

比如地址0x7FFFFF(8,388,607),除以4096,结果为2,047.999755859375…,取整为2047,刚好是最后一个扇区id,再把2047乘以4096,就能得到最后一个扇区的起始地址8,384,512,也就是0x7FF000,经验证是正确的。

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一个扇区是10单位的大小,那么0~9就会落入第一个扇区,10~19就会落入第二个扇区……类比理解。

地址/4096可以得到扇区号;地址%4096可以得到在该扇区中的偏移量。

全片擦除

SPIFlash-W25QXX使用总结_第4张图片

读数据

SPIFlash-W25QXX使用总结_第5张图片

W25Q128 支持以任意地址(但是不能超过 W25Q128 的地址范围)开始读取数据。循环读数据时, 其地址会自动增加的,要注意不能超过了 W25Q128 的地址范围,否则读出来的数据就不是你想要的数据了。

SPIFlash-W25QXX使用总结_第6张图片

理论上,只要能读,可以一直从头读到尾。

写数据

写操作要注意

写之前,一定要判断待写入区域是否没被写过,即是否全为0xFF,为什么要做这个判断呢?这是因为flash的特性:FLASH未写入时里面的数据为全1,即0xFF,重要的是,写入时,只支持把1写成0,不能把0写成1,如果要把0变成1,只能擦除后再整体写入。

如果之前已经写过,并且没有被擦除,那么,我写入数据时,因为之前的0不能变成1,所以会导致存储的数据是不准确的。

一开始,我还在想,如果一个地方有数据,我为了写入新的数据,不就把原来的数据给覆盖了?如果判断某个地方有被写入过,那就找个别的空闲地方写入不就行了?就像内存一样,一个地址在某时刻被某个数据用了,就不应该再分配给其他数据用了。否则会引起不可预知的错误。

后来我想,Flash的应用场景应该是这样的:对于每一个应用程序,Flash会划分一块区域给它使用,这样,各应用数据的存储区域各不相干。这种情况下,写数据其实就是为了更改特定应用的数据,此时,就是用新数据覆盖旧数据,是合理的。比如,用JLINK下载程序时,就是会下载到指定起始地址的一段Flash中,每次程序更改重新下载时,会先擦除原来的数据,然后再写入新的数据。

那么,写数据时,是否可以直接擦除目标区域,然后再写入新的数据呢?

之所以提出这种疑问,是因为在看正点原子的视频时,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写入一段数据时,会先去判断要写入数据的地址部分是否被擦除,如果已经处于擦除状态,那么就直接写入,如果没有擦除,就先将这个扇区的内容读出来放到缓存里,然后将目标区域擦除,再将要写的数据合并到缓存中,再写入刚才的目标扇区。

于是,我产生一个疑问,直接擦除再写入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先读出来,擦除后再写入?

难道是为了实现局部修改?即只让修改的地方被重新写入。考虑一种极端情况,一个扇区中,只需要修改一个字节,一种做法是,我将整个扇区直接擦除,再直接写入整个扇区的新内容。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判断这个扇区是不是处于擦除状态,不是的话就先读出数据,在缓存中将这个数据修改,同时擦除原来的区域,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发现这里还是要重新把整个扇区的内容写入一遍,也没得到优化呀。。。。。。

有点复杂,不好理解。

原子哥程序的解读,直接参考:

W25Qxx系列FLASH初级使用指南(W25Q64 W25Q128等) - 知乎

拉到最后一节,有详细描述,虽然图片看不太清晰。

有个点需要注意,就是判断再擦除并不是必要的;保护原来的数据也并不是必要的。

有几个理由:一就是各功能数据会分开存放,不会互相干扰,我只会覆盖原来的旧数据,没必要保护;再就是10w次擦除差不多够用了,判断再擦除反而拖慢了存储速度;另外,因为要判断扇区再擦除,导致代码逻辑变得较为复杂。

//SPI在一页(共65536页)内写入少于256个字节的数据
//在指定地址开始写入最大256字节的数据
//pBuffer:数据存储区
//WriteAddr:开始写入的地址(24bit)
//NumByteToWrite:要写入的字节数(最大256),该数不应该超过该页的剩余字节数!!!	 
void W25QXX_Write_Page(uint8_t* pBuffer,uint32_t WriteAddr,uint16_t NumByteToWrite)
{
 	uint16_t i;  
    W25QXX_Write_Enable();                  //SET WEL 
	W25QXX_ENABLE_CS;                            //使能器件   
    SPI2_ReadWriteByte(W25X_PageProgram);      //发送写页命令
    SPI2_ReadWriteByte((uint8_t)((WriteAddr)>>16)); //发送24bit地址    
    SPI2_ReadWriteByte((uint8_t)((WriteAddr)>>8));   
    SPI2_ReadWriteByte((uint8_t)WriteAddr);   
    for(i=0; ipageremain
		{
			pBuffer+=pageremain;
			WriteAddr+=pageremain;	

			NumByteToWrite-=pageremain;			  //减去已经写入了的字节数
			if(NumByteToWrite>256)pageremain=256; //一次可以写入256个字节
			else pageremain=NumByteToWrite; 	  //不够256个字节了
		}
	};	    
}

//写SPI FLASH
//在指定地址开始写入指定长度的数据
//该函数带擦除操作!
//pBuffer:数据存储区
//WriteAddr:开始写入的地址(24bit)					
//NumByteToWrite:要写入的字节数(最大65535)
uint8_t W25QXX_BUFFER[4096];		 
void W25QXX_Write(uint8_t* pBuffer,uint32_t WriteAddr,uint16_t NumByteToWrite)   
{ 
	uint32_t secpos;
	uint16_t secoff;
	uint16_t secremain;	   
 	uint16_t i;    
	uint8_t * W25QXX_BUF;	  
   	W25QXX_BUF=W25QXX_BUFFER;	     
 	secpos=WriteAddr/4096;//扇区地址
	secoff=WriteAddr%4096;//在扇区内的偏移
	secremain=4096-secoff;//扇区剩余空间大小
 	//printf("ad:%X,nb:%X\r\n",WriteAddr,NumByteToWrite);//测试用
 	if(NumByteToWrite<=secremain)secremain=NumByteToWrite;//不大于4096个字节
	while(1) 
	{	
		W25QXX_Read(W25QXX_BUF,secpos*4096,4096);//读出整个扇区的内容
		for(i=0;i4096)secremain=4096;	//下一个扇区还是写不完
			else secremain=NumByteToWrite;			//下一个扇区可以写完了
		}	 
	};	 
}

换个教程看看。

写操作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写之前要擦除、最大一次性只能写256 Byte(即一个完整的page,硬件不会自动换page,所以要编程)所以要考虑换页、写操作给的指令中的起始地址再某一页的哪个位置等等。

在W25Q64数据手册中,写入数据是页面编程指令02H

SPIFlash-W25QXX使用总结_第7张图片

单次指令最多只能写入256个字节

对于页对齐这个概念,我一开始没太明白,一次只能写一页,接着往后写多写几页不就行了?反正地址也是会继续增加。看了文档的说明才明白,如果一次写超过了一页,那么数据会回到页开头,覆盖原来的数据,而不是地址继续增加。

页对齐是说,是否是从页的起始地址写的。

那么,这个写入函数到底按照怎么样的思路去写?

参考:

这里的实现就是基于页对齐去写的,擦除扇区是在main函数中要写入数据之前直接擦除的,并没有做什么判断。

/*
	* @name   SPI_Flash_WritePage
	* @brief  写入页(256Bytes),写入长度不超过256字节
	* @param  pWriteBuffer:待写入数据的指针
  *         WriteAddr   :写入地址
  *         WriteLength :写入数据长度,必须小于等于SPI_FLASH_PerWritePageSize(256Bytes)
	* @retval None
*/
static void SPI_Flash_WritePage(uint8_t* pWriteBuffer, uint32_t WriteAddr, uint16_t WriteLength)
{
	//检测flash是否处于忙碌状态
	SPI_Flash_WaitForWriteEnd();
	
	//Flash写使能,允许写入
	SPI_Flash_WriteEnable();
	
	//选择Flash芯片: CS输出低电平
	CLR_SPI_Flash_CS;
	
	//发送命令:页面编程
	SPI_Flash_WriteByte(W25X_PageProgram);	
	//发送地址高字节
	SPI_Flash_WriteByte((WriteAddr & 0xFF0000) >> 16);
	//发送地址中字节
	SPI_Flash_WriteByte((WriteAddr & 0xFF00) >> 8);
	//发送地址低字节
	SPI_Flash_WriteByte(WriteAddr & 0xFF);
	
	if(WriteLength > SPI_FLASH_PageSize)
  {
     WriteLength = SPI_FLASH_PageSize;
		printf("Error: Flash每次写入数据不能超过256字节!\n");
  }
	
	//开始写入数据
	while (WriteLength--)
  {
     /* 读取一个字节*/
    SPI_Flash_WriteByte(*pWriteBuffer);
    /* 指向下一个字节缓冲区 */
    pWriteBuffer++;
  }
	
	//禁用Flash芯片: CS输出高电平
	SET_SPI_Flash_CS;
	
	//等待写入完毕
	SPI_Flash_WaitForWriteEnd();
}
/*
	* @name   SPI_Flash_WriteUnfixed
	* @brief  写入不固定长度数据
	* @param  pWriteBuffer:待写入数据的缓存指针
  *         WriteAddr   :写入地址
  *         WriteLength :写入数据长度
	* @retval None
*/
static void SPI_Flash_WriteUnfixed(uint8_t* pWriteBuffer, uint32_t WriteAddr, uint32_t WriteLength)
{
	uint32_t PageNumofWirteLength     = WriteLength / SPI_FLASH_PageSize;            //待写入页数
	uint8_t  NotEnoughNumofPage       = WriteLength % SPI_FLASH_PageSize;            //不足一页的数量
	uint8_t  WriteAddrPageAlignment   = WriteAddr % SPI_FLASH_PageSize;              //如果取余为0,则地址页对齐,可以写连续写入256字节
	uint8_t  NotAlignmentNumofPage    = SPI_FLASH_PageSize - WriteAddrPageAlignment; //地址不对齐部分,最多可以写入的字节数
	
	//写入地址页对齐
	if(WriteAddrPageAlignment == 0)
	{
		//待写入数据不足一页
		if(PageNumofWirteLength == 0)
		{
			SPI_Flash_WritePage(pWriteBuffer,WriteAddr,WriteLength);
		}
		//待写入数据超过一页
		else
		{
			//先写入整页
			while(PageNumofWirteLength--)
			{
				SPI_Flash_WritePage(pWriteBuffer,WriteAddr,SPI_FLASH_PageSize);
				pWriteBuffer += SPI_FLASH_PageSize;
				WriteAddr    += SPI_FLASH_PageSize;
			}
			//再写入不足一页的数据
			if(NotEnoughNumofPage > 0)
			{
				SPI_Flash_WritePage(pWriteBuffer,WriteAddr,NotEnoughNumofPage);
			}
		}
	}
	//写入地址与页不对齐
	else
	{
		//待写入数据不足一页
		if(PageNumofWirteLength == 0)
		{
			//不足一页的数据 <= 地址不对齐部分
			if(NotEnoughNumofPage <= NotAlignmentNumofPage)
			{
				SPI_Flash_WritePage(pWriteBuffer,WriteAddr,WriteLength);
			}
			//不足一页的数据 > 地址不对齐部分
			else
			{
				//先写地址不对齐部分允许写入的最大长度
				SPI_Flash_WritePage(pWriteBuffer,WriteAddr,NotAlignmentNumofPage);				
				pWriteBuffer += NotAlignmentNumofPage;
				WriteAddr    += NotAlignmentNumofPage;
				
				//再写没写完的数据
				SPI_Flash_WritePage(pWriteBuffer,WriteAddr,NotEnoughNumofPage-NotAlignmentNumofPage);
			}
		}
		//待写入数据超过一页
		else
		{
			//先写地址不对齐部分允许写入的最大长度,地址此时对齐了
		  SPI_Flash_WritePage(pWriteBuffer,WriteAddr,NotAlignmentNumofPage);				
			pWriteBuffer += NotAlignmentNumofPage;
			WriteAddr    += NotAlignmentNumofPage;
			
			//地址对其后,重新计算写入页数与不足一页的数量
			WriteLength           -= NotAlignmentNumofPage;
			PageNumofWirteLength   = WriteLength / SPI_FLASH_PageSize;            //待写入页数
	    NotEnoughNumofPage     = WriteLength % SPI_FLASH_PageSize; 
			
			//先写入整页
			while(PageNumofWirteLength--)
			{
				SPI_Flash_WritePage(pWriteBuffer,WriteAddr,SPI_FLASH_PageSize);
				pWriteBuffer += SPI_FLASH_PageSize;
				WriteAddr    += SPI_FLASH_PageSize;
			}
			//再写入不足一页的数据
			if(NotEnoughNumofPage > 0)
			{
				SPI_Flash_WritePage(pWriteBuffer,WriteAddr,NotEnoughNumofPage);
			}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