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文化之迷思

“还好吧,习惯了也就那么回事儿”

上面是加班重灾区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对于加班的真实感受,语气中透露着些许无奈,也有些自得之情潜藏其中。

加班文化是当今互联网企业标配,并由互联网行业蔓延至其它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企业蜂拥加入加班大军。


想方设法让劳动人民多干一些活本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将此事大张旗鼓作为一种文化来宣扬,确以互联网时代为之滥觞,这样兴盛之一种文化源起何处,因何兴盛,如今又有何用?本文试着从时代中人角度对此解答一二。

加班文化源起:

故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某通信公司工程师怀孕期间,带领队伍驻扎某地市运营商,加班加点,最终顺利完成开局,打响了国有通信设备实现商用的第一枪。

故事二:两千年初,某电商企业技术员工,几近一周不眠不休,搞定搜索引擎难题,终奠定其江湖大佬地位。

这两则故事有各种各样版本,或者说如今成为巨无霸的企业,曾经都有大量诸如此类的往事。如今这些故事早已被加入各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课中,即使没有企业文化的公司也常常拿这些典故来说事。

从此,领导不走下属也不敢走,加班是正常,正常下班是异类,如此诸端渐成常态。

加班文化兴盛及加班文化笼罩下的众生相

老板

某企业高管喊出“可以九九六是员工的幸运”是如今加班文化达到鼎盛的一则轶事。

忖度其意图,想必加班不是目的,希望员工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才是管理者的核心诉求;当然也有部分管理者,热衷于看到员工凌晨三四点在办公室激烈讨论问题的样子,对于这种独特嗜好先不考虑。

那么,塑造一种加班文化,通过半强迫方式延长员工上班时长,这样做真得能让员工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吗?

员工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看看员工在加班文化统治下,都有哪些常规操作。

“早上十点多到公司,吃完早饭打杯水,基本就快午休了,下午半天会,晚上到12点下班”

员工会根据薪资水平、个人认知、付出与回报比等种种因素做出一个锚定目标,并让自己的工作产出达到此锚定值,达到的意思是指如果低了会主动加,如果高了则会主动降。

锚定值的变化与许多因素有关,唯独跟企业倡导的加班文化无关。企业管理者皆惊,我分明要求的996、770,这些时间都跑哪儿去了?

划水+虚耗是永恒不变的应对举措,所谓划水者:上洗手间、抽烟、刷手机等等不一而足;所谓虚耗者:无必要的总结报告、无结果的会议闲扯、骚扰客户的感情联络等等,花样百出。

通常来说工作年限越久,打发时间的花样越多;职位越高,越是能想出些杂七杂八的事,让自己看起来很充实,似乎很对得起这个岗位。

加班文化爽了谁?

企业老板并非对此完全不知情,只是很多时候自愿被这些假象迷惑——夜半时分,办公室灯火通明,员工工作热情高涨,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误判断,误以为员工从早到晚全情投入,公司充满了奋进的力量。

除了老板,各个层级的管理者也在加班文化的大旗下如沐春风;或者说老板塑造的加班文化,成为各层级管理者应对管理问题的尚方宝剑。

员工:“这个版本的开发任务太重,我做不完”

部门领导:“要不拉一下你的平均下班时间?”

加班文化可以让各层级管理者提出的要求即时、高效得到满足,其间的潜台词“你现在本该在加班的”、“你本该加更长时间的班”。随时随地都有人Stand By,是体现权力的最佳方式,任何人都希望拥有权力。但问题在于:

该不该让管理者拥有这种权力?

某些管理者常态化需要他人紧急临时响应,通常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有节奏、有计划、有重点得安排工作。此类人最渴望拥有名正言顺随时支配下属的权力。

通常来说,权力泛滥会让拥有权力者受益,服从权力者受损。爽了一部分人,就会有另外一部分人不爽,不爽则生异心,有异心又有能力,则另谋高就。长此以往,则劣胜优汰。

例子:此类现象在一些隐形国企(大众视野之外,关注度小,但却手握国家资源)最为典型。此类企业的管理者多半凭借能力之外的因素登上管理岗位,尤为喜爱晚上临时要求下属出一份材料,在管理者悉心经营下,组织内有能力者悉数出走。无奈此类企业天赋异禀,纵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依然可以活得风生水起。

但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劣胜优汰之风气确为不能承受之重;而让各层级管理者对下属拥有过度支配权,必将助长劣胜优汰;加班文化则为管理者超限度支配下属提供了最为有效的话柄。

企业为何乐此不疲倡导加班文化

加班文化的盛行与一个独特的逻辑链条息息相关:伟大企业成长初期都在加班——伟大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后仍然倡导拼搏——我的企业若想生存壮大也必须塑造这种文化。

接下来逐步分析这一逻辑链条各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想当年我们做XX项目的时候几天几夜没合眼”

伟大企业成长初期都在加班:这一现象确为事实。企业初创者们确实很有拼搏精神,工作时长从来不是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些人的拼劲儿才有了后来企业的成功。

但是,当年那些企业初创者加班加点是受加班文化驱动的吗?

以故事一为例,那个年代恐怕“企业”都是个时髦词儿,何来企业文化?故事主人公异于常人的投入,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国通信设备完全依赖进口,脏活儿累活是中国企业做,利润大头儿却被国外垄断企业拿去,本着国家通信技术振兴的崇高理想,憋着一口气儿完成了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总体来说属于受理想感召,自我实现驱使。

“我们要继续保持奋斗精神才能再创辉煌”

伟大企业成长起来后仍然倡导加班:很多大企业做大做强后仍然持续维持一种高强度加班文化,这是因何而来呢?

企业成长起来之后,早些年奋斗拼搏的一辈早已登上高管岗位,于是潜意识中

禁不住会想“当年我们几个人凭几杆破枪,硬是靠着一股拼劲儿走到今天,现在条件比当年好得多,理应继续保持拼搏,创造一番更大的天地。”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员工实质上既无加班必要,也无加班动力;没必要是因为如今的队伍早已装备精良,利用先发优势,大家正常发挥足以应对;没动力是因为如今普通员工都成了螺丝钉,再怎么发挥似乎都不可能像当年那些人一样,成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的一份子。

于是乎,大企业成了加班的重灾区,管理者认为加班是企业得以继续维持头部地位的法宝;员工呵呵一声,早上十点多吃完了手里的包子,准备去外面抽一支饭后烟,想着中午吃什么,吃完要好好睡个午觉,晚上还要继续加班呢。

“你去看看外面哪家互联网企业不加班?”

企业若想壮大必须塑造加班文化:这一观点通常存在于企业所有者的潜意识里,意识层面大家都清楚加班文化并不能驱使员工投入更多。如何让员工投入更多有很多讨论,但核心只有两点,理想驱动和回报驱动。

假如企业回归理性该怎么做?

举个例子:

以互联网行业工程师岗位为例,假定劳动力市场行情如下:

需求方

企业A:一线大厂,岗位薪资规格3万元/月

企业B:二线企业,岗位薪资规格2万元/月

企业C:初创企业,岗位薪资规格1.5万元/月

供给方

工程师A:名校毕业,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达到较高水准,可承担技术攻关任务

工程师B:科班出身,具备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能高效高质量完成任务

工程师C: 培训学校学习后从事开发工作,无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完成开发工作

这里做两个假设:1、岗位薪资规格不可突破上限;2、企业招人的优先级:工程师A>工程师B>工程师C;关于假设合理性的探讨此处先跳过,先来看企业该如何制定策略,策略中将加班要求作为企业可自由控制的变量。

企业A如何制定策略:可提供的薪资水平是最高的,且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这两点保证了企业A无论是否倡导加班,都一定可以招到工程师A。如果不要求加班,同时将薪资水平降到2万元呢?还是可以招到A。要不要降到2万?似乎可以,但也可能存在一定负面影响,譬如:无法维持一流企业给人的待遇形象。于是企业A的最优策略似乎是:维持3万元薪资,并要求加班。

企业B如何制定策略:如要求加班,大概率只能招到工程师B,小概率招到一个心不甘情不愿的工程师A(工程师A发现同样的工作时长同样的资历,在企业B获取到的劳动报酬却少了一截);不要求加班呢?存在较大概率招到心甘情愿的工程师A(愿意为少加班牺牲一些收入,总体来看B企业单位时长的劳动报酬与企业A一样)。企业B为博弈被动方,最终结果会受企业A策略的影响,假定企业A采取最优策略,企业B的最优策略显然是不要求加班。万一企业A不按常理出牌呢?大家可以自行分析一下,企业B依然需要将不加班作为最佳策略。

企业C如何制定策略:基本同企业B的思路一致,只是招到的是工程师B或C,最优策略依然是不要求员工加班。

博弈最终结果是:企业A执行加班策略、企业B和C不执行加班策略。当然这一结果比较粗糙,因为对市场中的企业和劳动者都做了离散层级划分,实际上企业的分布更接近连续分布,总是有些企业稍强一些或稍弱一些,并且强弱对比处于动态变化中,这样一来几乎所有企业都应该把自己摆到企业B和C的位置。

同样,劳动者的分布也并非工程师A、B、C,而是工程师(-∞,+∞),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末端被挤出该行业,则变为工程师(a,+∞),于是所有企业都应当制定不加班策略,才能在薪资范围的限定条件下,雇佣到最优工程师max(a,+∞)。

至此,再回顾一下假定条件的合理性,相信假设1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反驳——岗位的薪资范围是不可能无限向上提升的。问题聚焦于假设2,企业是否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招募尽可能优秀的员工?这是一个很难量化解答的问题,我们选取真实环境下工程师B和C的实际表现来说明此问题。

工程师B写出来的代码通常是这样的:交付后问题较少,考虑了未来的扩展性,后续测试工作极为顺利,上线后少有问题,即使有问题也很容易定位解决,后续添加新功能极为简单,因为提前考虑了功能扩展,整个团队合作顺畅,团队成员认为自己在高效工作,高效团队往往能获得更重要的工作,在公司获得的认同感也更高,团队成员个人成就感增加。

工程师C写出来的代码通常是这样的:勉强按时间点交付,交付后测试一看大吃一惊,满脸问好,这交付的是什么玩意儿?于是一场开发测试之间的扯皮大战开始,考虑到开发的强势地位,测试于是拉来产品经理助战,几回合下来所有人精疲力竭,看似天天加班,实则进度未推进多少,整个团队迎来灵魂拷问,我TM究竟跟这么一帮人在这儿做什么?只有部门领导甚感欣慰,“部门人员工作量饱和,大家都很努力,每天都这么晚下班,是不是应该跟大领导再申请一些人力,这样带的人更多了,明年应该可以升一级吧?”

优秀的人总是为企业带来更大价值,很可能这些价值无法量化,但从长远来看,却使得企业更容易走向兴盛。虽然文中只举了软件工程师的例子,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此,诸多通用场景下都会对此有所体现,例如对外合作(更优秀的人总能给人以更好的印象,员工印象即为企业印象)、内部管理(优秀的人总能更好的与他人合作,无论管理关系还是协作关系;不够优秀的人往往更倾向于推卸责任、隐瞒错误,以防止他人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最终导致更高的沟通成本和纠错成本)。

雇佣到更优秀的人,不一定要支付更高的薪资,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员工加班就是一项很好的措施,加班文化于员工有损,于企业无益。如果企业既无法引起员工的理想共鸣,也提供不了丰厚的报酬,加班也只是徒增虚耗而已,不如将工作时长降低一些,不说别的,大家至少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消费,消费多了经济才能繁荣,繁荣些对谁都有好处不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加班文化之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