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智慧,它仅仅会黯然失色;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爱情,他就会毁灭——亨利·德·蒙泰朗
如果你是小说《面纱》的女主,在爱你的丈夫和你爱的情人之间,你会选谁?
01
《面纱》的故事发生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英国皇室御用律师的女儿凯蒂随丈夫瓦尔特·费恩来到殖民地香港工作。容颜娇美,爱好社交的凯蒂,在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夫妇举办的盛大晚宴上结识了唐生。查理·唐生高大英俊,幽默迷人,前程远大,永远是社交的中心,他倾倒于凯蒂的美貌,迷恋凯蒂散发着青春活力的肌肤,
费恩性格孤僻,相貌平淡无奇,矜持缄默。对娇妻的虚荣和肤浅包容甚至溺宠,为取悦凯蒂他愿意做任何事情。但是费恩的关怀备至,细心殷勤,总是让凯蒂感到一种距离感。习惯了丈夫的彬彬有礼和温文尔雅,凯蒂会对夫妻温情时丈夫偶尔流露的孩子气感到诧异,甚至因此有点瞧不起丈夫。她的讥笑,让费恩更加腼腆拘谨,沉默寡言,也让天性活泼的凯蒂越来越情趣索然。这时候,风趣英俊、魅力十足的唐生出现了……
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的小说《面纱》中年轻貌美的女主凯蒂与丈夫费恩及情人查理之间的纠葛,一开场就让读者陷入了矛盾。
很明显,情人唐生对凯蒂的爱,是出于“情爱”,而丈夫费恩对凯蒂的爱,是源于“爱情”。
02
“情爱”和”爱情“从字面上看,不过是颠倒了两个字的顺序,人们往往混淆了二者的涵义。其实“情爱”和“爱情”的含义完全不同。
“情爱”的本质是爱自己。情爱是因自己生理或心理上的愉悦而产生的冲动和情感。这种爱是一种索取,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存在的。情爱中的双方,欲火难耐,激情燃烧,被爱方往往误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
放弃“情爱”,对施爱方来说没有伤害,但是对被爱方来说伤害极大。
看到过网上一个女孩的倾述。家境优越,相貌较好的女孩,接受了一名王姓男士的爱意表达,男方爱得缠绵痴狂,女孩以为找到了爱的归宿,没想到半年后,男方妻子打上门来,事后王某对女孩赌咒发誓一定离婚,却依旧与妻子出双入对,不见任何行动,女孩最终醒悟离开了这个渣男。可是她却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王某那么爱自己?这样做他不会心痛吗?他为什么不把爱情当回事?
她始终没有明白对方对她的“爱”只是“情爱”,不是“爱情”。
“爱情”的本质是爱别人。对方在你心里比自己更重要,为了对方,甘愿牺牲自己。这种爱是一种奉献,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对于施爱者本身来说,这种爱是冬夜的火苗,使人温暖,是沙漠中的泉水,给人希望。这种爱令人刻骨铭心,让人对生活充满力量。让人慨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令人发出“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
但是“爱情”往往也是沉重的。爱情的痛苦,能够浸入骨髓,让人痛彻心扉,从而发出千古诘问:“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03
相对来说,情爱比爱情“爱”得轻松,爱情比情爱“爱”得沉重。
古今中外修饰爱情用得最多的形容词就是“凄美”,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红楼梦》中的“宝黛情”,甚至小仲马的《茶花女》中交际花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都是因为凄美的悲剧结局才成为流传不衰的经典。
爱情的代名词是奉献和牺牲,情爱的代名词是享受和愉悦,但是为什么世代传颂的都是爱情,对能让人纵情恣欲享受的情爱却多是诟病鞭挞呢?
我认为这是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
人类是群居属性的动物。“利己”对群体无益,“利他”才能促进人类的繁衍、生存和发展。推崇“奉献”、“牺牲”等“利他”思想是人类群居的本能天性,更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智慧的根本所在,推崇更多“利他”思想的人群往往智商更高。
抛开人类群体天性的思考,回归个体,作为“被爱者”,今天的我会选择费恩。如果能重返25岁,我会选择谁呢?
这是个问题…
你呢,会怎么选?
我是爱读书的罗青烟,南方女子骨骼,北方女子性格。
我愿意和你一起读书中闲话,聊心中情感,品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