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遥控车,八百多;
一个机器人,一千多;
一个ipad,一千多;
......
孩子的玩具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智能,到底是孩子玩玩具还是玩具玩孩子呢?且听张祥平师说:
小铲小桶胜于按钮电键
操作的快感
有个诗人说,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童年时代在沙土堆上玩泥巴的时候。如果做父母的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确实如此:孩子拿着小铲小桶,在小小的土堆上玩儿过一次之后,第二次就会兴冲冲地,迫不急待地去到那里……
请父母们不要用“玩儿得像个泥猴子”之类的埋怨给孩子泼冷水,更不要以为电动玩具能够高明于小铲小桶,能超过小铲小桶……三四岁的孩子需要比较复杂的操作,正如早期人类从采集转向农耕。尽管制作一个高档玩具比小铲小桶复杂得多,操作起来却简单得多:揿揿按钮,打打电键,一岁的娃娃都可以做到,对于大些的孩子,只不过多看看“西洋景”,却很难体验操作中的快感,很难获取“运动--感知智慧”。
主体意识“我”
“运动--感知智慧”是儿童心理学中常常用到的术语,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动作行为能够帮助儿童感知大千世界,使情感更加丰富(增长 “情商”),使智力有所提高(增长“智商”)。
三四岁的儿童,最重要的心理成长标志是掌握代名词“我”。它主要是人际交流中的语言发育,同时也与孩子对外界的“操作”相关:主体所面对的,不仅是其他的主体,还有客观环境。
当孩子还不理解“我”的时候,往往是说“妈妈抱你”或“给你荸荠”,其中的“你”就是他(她)自己。只有当他(她)自己的独立性增加,才会有信心地说出“我自己”, 或“我自己来”。这种信心,就与儿童对环境的操作相关。
如果孩子较长时期不能理解“我”,总是用“你”表示自己,可以从两方面给以助推,一是鼓励孩子自己“做点儿事儿”,增加他(她)的自信心;二是父母相互之间常常用些“我”和“你”字,在日常的语言环境中使孩子理解到“你”不是专指孩子自己。
玩具的“生命”
对于儿童来说,没有“生命”的儿童玩具似乎更亲切一些,例如一个27个月的儿童,一边摆弄布制的玩具小狗,一边说:“小狗妈妈上班了……小狗妈妈生病了……给小狗妈妈打针(用钢笔套)。”在他看来,玩具在听他说话----玩具并不是无生命的,所以他说出了一番“环境投射言语”。
另一方面,这个儿童不能把真实动物作为平等的伙伴。例如,他能够哄着玩具熊猫睡觉,却惧怕接近真实的动物,长到了33个月还不敢伸手去摸复原的熊猫标本。在对其他儿童的观察中, 也发现:到了三岁还被唧唧鸣叫满地乱跑的小鸡吓哭。这些儿童对于真实的汽车和铲车,却象对于不会自动行走的玩具汽车和铲车一样,都不畏惧。
能动会跑的小玩具,对于孩子的作用,介于真实的小动物和不会动的玩具之间;所以,这类玩具对孩子的精神发育只有十分有限的作用:从对外界事物的感情激发强度来说,它不如真实的动物;从对内心的交流欲望来说,它不如更安静的玩具。
想象认同
安静的玩具提供了一个适度的对象,有益于儿童进行“想象认同”----由于惧怕真实的动物,或对于会动会跑的东西过于激动,儿童的心理重心在“外”,而不在“内”;安静的玩具却使儿童向“内”开发。
当然,这还需要家长们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任他们去发挥想象力。不宜过早把孩子纳入规范教育,过旱地把他们束缚在按钮电键前,不要去剥夺他们“童心”发育的时间。一般说来,只有家庭中才能提供适度的安全和轻松。这种安全和轻松,孩子很难在绘画班、书法班、钢琴班上得到,也较难在全托幼儿园中得到。
如果家长过于强化孩子的“智力开发”,其效果就是阻止孩子在空闲中“自然发育”出一些精神上的根须。这些根须,我们不一定知道“有什么用”,但却一定有用。这正如过去人们以为部落民族的语言过于繁琐,缺少逻辑,深入的研究却发现它们不但不违背因果关系,而且可以减少误导(缺点是不能应付复杂事务,那是青春期之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