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这个问题是:自己写古诗词需要经历怎样的步骤?
古诗词,其实是指古人的诗词作品,我们写的当然不是“古诗词”。但是这样提问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歧义。相对于新诗而言,古诗词一般被称之为“旧体诗”,题主的意思是要想学习旧体诗的创作,需要经历怎样的步骤?
民国初期的文人,如鲁迅、闻一多、胡适等人,他们自小还是接受旧式教育,诗词创作是必学课程。但是新文化运动以后,新式教育中诗词的创作课程开始减少,今天我们的诗词课就只有背诵和赏析了。
一、年龄与阅读量
只要是中国人,基本从小学习古诗词,除了课堂书本上的诗词,大多数人家里都会有唐诗三百首。只是从比例上说,真正能把唐诗三百首完整看完的并不多见 (分母是家里有唐诗三百首的人,分子是看完的人,不信您简单做一下调查)。至于能看完宋词三百首的就更少了。
不过,即使看不完也不重要,从基础入门学习诗词的人,正常初三毕业水平的阅读量就可以够了,即使小学生学习也是可以的,毕竟入门还是比较简单的。
古人即从小作诗,例如骆宾王咏鹅的时候才七岁,杜甫也在《壮游》诗中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二、齐言与押韵
齐言诗 ,就是每一句字数固定的诗,学诗大多从四句的绝句开始,不用考虑太多,能写出四句押韵的顺口溜也算是成功。
上面说的骆宾王《咏鹅》,是一首杂言诗,第一句三个字,但是后面3句是齐言(五言)的诗句。对于小孩来说,一开始能把内容以五言或七言的押韵方式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不过看看很多的网络古风,押韵的齐言其实对有些人来说,也不太容易。另外做到了押韵和齐言后, 很多作品可能也仅仅是浅显的顺口溜而已。
三、格律是旧体诗的基础知识
旧体诗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我们写出来的押韵的诗如果不符合格律,被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押韵比较宽,知道邻韵通押和换韵的基本要求,一般人就能写出古体诗,上面说的顺口溜如果符合押韵规则基本可以算古体诗。
但是学习近体诗(格律诗)就麻烦多了。近体诗押韵、平仄、对仗、黏连这四个要素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1、第一关 辨平仄,对对子
格律诗首先要学会辨平仄,对对子,这里第一关是今古韵的不同,造成平仄的混淆。如果一开始不愿意太麻烦,就按照普通话的平仄和发音开始学习,搞明白对仗和平仄、黏连即可,用新韵可以写出绝句和五七律算是过了第一关。
2、第二关 古韵的学习
第二关有的人一直不肯过,就是古韵的学习。古代诗韵用平水韵,词韵用词林正韵,平水韵从隋朝的切韵一脉而来,隋唐以后的诗作基本是按照切韵系统写作,在宋朝归纳编制为平水韵,因此明白平水韵更利于学习古代的诗词作品。
切韵传承下来的古代韵书是古代官方科举考试用书,因此非常的严格。我昨天写的一篇文章,简单说了这方面的内容:《学习诗词创作不可不知 古韵与新韵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能够用平水韵作诗、用词林正韵填词,算是基本入了诗词之门。下一步就是如何做好诗词的问题。
四、多读多悟多练
对于诗词格律,如果不畏难不回避,很容易学会。在课堂上讲的话,估计初中生用不了半小时就能听明白,当然,要想熟练使用,还是要多加练习。
到了以上的阶段,仅仅如同背过了九九乘法表一样,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公式,要想更进一步,还要继续努力,只靠初高中书本的诗词存量就远远不够了,必须多读多悟多练。
多读指的是多读古人诗词、古人诗词和一些理论知识,可以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开始,诗话如人间词话、白雨斋词话等看起,另外宋朝以前的诗话、词话篇幅都不大,都可以看看。一开始看不懂不要紧,特别是古人喜欢用字号称呼人,看的少了搞不明白说的是谁。另外,现代人的作品要有选择的看。
多悟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悟”中国人的传统,听起来总是像雾里看花,民国以后,开始有很多人结合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古典诗词,如同中西医结合,很多诗词理论的知识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推荐大家可以多看看叶嘉莹先生的作品;
练,就不用解释了。除了平时多创作以外,我自己是采用临帖的办法,看完古人的作品后,以用韵或步韵的方式唱和古人作品,大家可以试试,效果很好,因为唱和别人必须细读原作,我的观唐绝句和观宋填词系列大家可以搜索一下,欢迎指正。
我写的置顶文章《零基础学习旧体诗看懂这7篇短文基本就算高手了》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其中观点未免疏漏或偏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结语
以上说的内容都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技巧,简单说,好的诗词要有思想有文采有学问。在这些基础上做到“有思想有文采”,就需要努力加天分了。
学富五车未必能写出好诗,贩夫走卒未必写不出好诗,我个人以为喜欢最重要。像我这样虽然工作较忙,对于诗词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一直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还是能感觉到有一点点进步的。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