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与禅文化的影响,以及与传统佛教的差异。

《六祖坛经》与禅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虽然《楞伽经》和《金刚经》都曾是禅门印证心法的重要经典,但真正称得上是禅宗宗经的则是《六祖坛经》。《六祖坛经》的问世也是南禅顿教形成的标志。它的出现是佛教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胡气”十足的佛教变成了中国风味浓郁的禅宗。禅宗一经问世就很快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和代表,风靡朝野。它不仅使神秀北宗的后继者“普寂之门盈而后虚”,而且形成了“致使妇人孺子抵掌嬉笑,争谈禅悦”的昌盛局面。“会昌法难”之后,天台、慈恩、密等诸宗衰绝零落,唯独禅宗一花五叶,烂漫盛开于山野林下,繁衍不绝。直到今天,若问起汉地佛教寺院僧尼的法脉,十之八九,大多属禅宗。

禅宗及其宗经《六祖坛经》不仅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民众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禅宗破除迷信,自强自立,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许多误解佛教的人以为佛教相信命运,而且以为佛教所言无非是要人们不要反抗,不要努力,一切听任命运的安排算了。其实,这是对佛教最大的误解,更是对禅宗的最大误解。佛教的确相信命运的存在,但佛教更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命运不靠神,不靠仙,甚至不靠佛、菩萨,只能靠自己。只不过在佛教的术语里,命运称为“业”或“业力”,一个人的业力决定其命运。而在改变命运,自强自救这一点上,禅宗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尤为深刻。

禅宗认为人的生活现状是由过去所造之业力(即命运)所决定的,过去的命运已成过去,已不可改变,但未来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所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而要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就必须靠现在的努力。在传统的佛教思想里,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业力,除自己努力修持之外,还必须佛、菩萨的接引、加被。而惠能所创立的禅宗则完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靠自己的觉悟,而觉不觉悟,则主要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你不认识自己内心所潜在的清净佛性,你不觉悟,佛、菩萨也拿你没办法。在《坛经》里,惠能大讲特讲人的价值,极力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向人们宣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清净,万法尽在自性。”“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人本来就具有这种只有佛才具有的最高智慧。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发掘人自身所具有的这种智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祖坛经》与禅文化的影响,以及与传统佛教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