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 丰富写作

——八年级下册写作教学教材分析  原创 韩伟 

教材分析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

     一、让思政教育深入语文课程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人,教学的真正落脚点是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坚持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和创新至上,以“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和提升语文素养为编写理念,承载着国家民族“立德树人”的意志,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内在品质,拓展他们的精神世界,促使学生凭借课堂学习的意义而深化生命的意义。

     写作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沃土,更具个性化与实效性。学生通过德育主题写作,实现“立德树人”在写作中的渗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是欣赏自然,发现生活的美好,热爱家乡,表达陶醉于自然的愉悦之情;二是感受幸福,捕捉家校的美好,构建和谐的人文关系,爱校爱家;三是自我成长,感受思想的成熟、自我的蜕变;四是走入艺术,提高审美情趣,浸润心灵,美化情操。

     语文学科的德育研究是有意义的。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探索生命的意义,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我们要让思政教育深入语文课程,让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

      二、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目前我们正处于教育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实,这种教育变革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完成课堂教学,还应该从课堂出发,走向课程,适应改革需要,满足学生需要。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3大3小,特点是点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料多,活动深受喜爱,但没有方向。部编教材的写作教学,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指导。每册教材均设计6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并体现系列性,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方便教学实施。当然,我们也不要为如此多的写作任务所累,可以有一定的弹性,动态调整写作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依据具体学情选择和确立写作教学内容。选择合宜的写作指导方法,使其融合互补、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从而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三、统编教材写作教学的内在联系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本套教材的写作专题,尽量与各单元阅读的学习重点配合,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逐步培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及游记、书信、小传等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

     分析统编语文教材的写作教学内容,可明晰整个初中学段写作教学的“蓝图”,以序列性、层递性、融合性的原则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序列性

     讲究序列是我国写作教学的传统。把写作分成若干个写作训练点,形成一条线,构建写作学习的系统,扎实有序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编排理念依然被运用到统编教材写作教学内容的设置中。

     比如,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七上前三个单元的写作专题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先是激发写作兴趣,而后才是先学记事再学写人,因为每个人的思想性格千差万别,所以写人要比记事难一些。

     八年级在继续培养一般写作能力(如“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写景文、说明文等文体及新闻、传记、演讲稿、游记等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随着学生对实用类文体知识的习得、整合和运用,八年级学生整体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在七年级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九年级则以议论文的写作为主,初步尝试文学性写作(如“学习诗歌”)和改编式写作(如“学习改写、扩写、缩写”),并在文章如何升格方面(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修改润色”“有创意地表达”)进行专题训练,注重搭建台阶,突出支撑性和指导性。

由此看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构建的写作序列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写作指导规律。

     2.层递性

     统编初中教材写作内容根据初中生写作学习的规律以一定的序列编排,但并非一条线走到底,而是以多维序列编排。

     比如,写作内容大致遵循“事——人——物——情——理”的序列;写作技能遵循“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如何选材——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习抒情——抓住细节”的序列。教材讲究系统规划和统筹安排,并非让每个序列独立进行训练,而是交互穿插,逐层递进,逐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就同一写作内容来看,也是如此。比如,同是写景,八上第三单元为“学习描写景物”,八下第五单元为“学写游记”,“写游记”不单单是写景,还要融入文化内涵。再如记事,七上第二单元为“学会记事”,侧重指导学生条理清楚地记事;七下第三单元“抓住细节”则要求生动具体地描写细节;八下第六单元“学写故事”更是要求虚构故事进行创作,难度更大,思维要求更复杂。

     同一文体的写作同样体现了层递性。比如,说明文的写作,八上第五单元为“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下第二单元为“说明的顺序”,从“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到“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学生需要调动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推理才能够理解,更具科学性、复杂性、专业性。再如议论文的写作,九上分别编排了“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的写作专题,也是逐层深入的。

     这种就一个写作内容进行多次数、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真正体现了统编教材写作指导“注重实践过程”的理念。

     3.融合性

     《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重视读写结合,既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语文课堂实践的基本要求。阅读是写作的范式,写作是阅读的实践。统编教材阅读部分与“写作专题”在语文要素上紧密联系。

     比如,八下第二单元在导语中要求“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该单元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课后“思考探究”中提及“文章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同时,该单元的写作专题就是“说明的顺序”。八下第五单元也是如此。在导语中要求“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该单元课文《壶口瀑布》课后“思考探究”中提及“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度,写出了独特的景物特征。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同时,该单元的写作专题设置为“学写游记”。

     这样编排,意在引导学生把阅读中习得的核心知识迁移到写作中去,实现读写的迁移、读写的共生,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发展。

     在单元“写作专题”为主阵地的写作训练场上,部编教材写作教学还编排了新闻、传记、读后感、演讲稿、游记等文体的写作训练,注重写作文体的融合,大大拓宽了写作文体的视野,丰富了多种文体的写作体验。引导学生在多样的读写实践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

     四、八年级下册写作教学建议

     由于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深刻的思考,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和创造力。其实,写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引领与指导。如果说阅读是借助别人的文字发现生命的入口,那么写作则是透过自己的文字寻觅生命的出口。读写永远是不分家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找准读写教学的落脚点。

     1.聚焦阅读

     聚焦阅读可以改变学生在长期阅读习惯中因时间不充足、方法不准确而导致的泛阅读、浅阅读甚至伪阅读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文本众多的要点,聚焦到一个核心点上,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选文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八年级下册的写作训练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对于教材中那些充满生活经历的作品,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同身受,是读不懂的。但文字是有温度的。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品味每个字、词、句的用意,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当文章主旨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学生也许就会恍然大悟。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认知与思维能力都会受到熏陶与浸染。

     再比如,统编教材在选文上是有讲究的,即使同一主题的选文,内容和风格也各有千秋,注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不仅如此,每篇选文还都有其独特的写作特色,因此也能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具有写作特色的阅读主题,与本册教材呈现的写作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如“事理说明文的顺序”“游记中的移步换景”“读后感中的读感关系”“演讲稿的三点原则”等,使学生对写作目标也有了清晰的认知与思考。

     还比如,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有很多涉及“文化传统”的篇目,包括“黄土地与革命传统”“古老物件和厚重文化”“奥运火炬和奥林匹克精神”“古典诗歌”“古代圣贤和多彩思想”“一封家书与纸短情长”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总之,无论是聚焦作者的创作意图,还是关注选文的写作特色以及文章所体现的文化的传承价值,绝不只是单纯的进行主题阅读,而是找准读写教学的切入点与落脚点,以读促写,丰富写作。

     2.丰富写作

     教材中关于每个写作专题的具体的写作指导都有明确的说明,在这里不做重点的赘述。谈一谈结合八年级下册写作教学的特点——注重文体写作,以具有独特写作特色的选文为例,通过提炼写作方法、指导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八下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为“学习仿写”,重点放在作文框架的设计上,“打造作文的骨骼”。可以借助《社戏》中的“时间线”“空间线”“镜头”“人物”,《回延安》中的“比兴”“动词”“诗句”,《安塞腰鼓》中的“画面”“修辞”等写作元素,将这些素材有机整合起来,达到艺术创作的效果。

      八下第三单元的写作内容为“学写读后感”,这是一种将阅读引向深入的有效方式。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重点是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合理关系。首先,从研读作品的感触出发,指导学生进行“动情感点”“个性感点”等的提炼。然后,再指导学生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借助灵动的语言和句式,有创意地、深刻地将心中的感点释放出来,从而丰富文章内容,也更好地获得认同。

      八下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是“撰写演讲稿”,加深学生对演讲特点的理解,呈现由读到写,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更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写演讲稿的三点原则:第一,要注意说话的对象与场合,找准切入点。第二,要注意把话说清楚,以情动人。第三,要注意把话说漂亮。就是如何让你的演讲内容更有感染力,更能吸引听者,让听者震撼,使演讲得以升华。

      八下第五单元的写作内容为“学写游记”,明确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体现“移步换景”这一手法。借鉴《壶口瀑布》的写作特色“移步换景,趋步民族魂”,既抓住了游记散文“移步换景”的核心,又引领学生对课文的哲理美进行了深刻认识。《一滴水经过丽江》“化身一物,途经悠悠古城”,体现游踪的变化。整个写作教学以“移步换景,勾勒游踪”为抓手,指导学生将“移了几次步”“落脚点在哪里”“呈现了哪些不同的景致”分布在文章的每个部分。这样一来,游记的思路和行踪就非常明确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聚焦阅读 丰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