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若命

《庄子》中有一个申屠嘉的故事。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

申屠嘉是一个缺脚的人,而与郑子产这个政治家一同拜师学习于伯昏无人。

子产谓申徒嘉曰: “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子 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

子产有优越感,自己是当过官的人。他对申屠嘉说了,我先出去的时候,你先停会,你先出去的时候,我也等会。到了第二天,俩人又在一个屋内学习,同席而坐。子产又强调了一遍昨天说的话,并且还把目的挑明了,今天啊,我将先出去,你可以等会再出去吗?你却没这样做?你有没有见过行政的人都没有违背命令的,你难道和我一样也当过官吗?

申徒嘉曰:“先 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闻之曰:‘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

申屠嘉说了,先生的门下真的有搞行政出身像你这种做法的人吗?你说你搞行政就可以轻视人了啊。我可是听说先贤有言,镜子明亮则因为尘垢不落于此,尘垢落到镜子上就不再明亮了。长久地与贤人待在一起就不容易犯错。今日你所学习的榜样是先生,而你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很过分吗?

你再是搞行政出身,现在也和我一样是个学生。我们的先生也没搞过行政,你不也是来向他学习了吗,难道你内心根本看不起先生吗?申徒嘉用镜子作比喻,暗讽子产身上到处是尘垢,污点,缺点。跟他同席而坐,只能沾染一身灰尘。很有力的反击啊!

子产曰:“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

子产显然很恼火的啊,已经语无伦次地人身攻击了。他说:“你都这样了,脚都没了,还和我争辩,就好比与尧争谁善。我猜测,你的德行啊不足以自我反省,还不懂自我反省。”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 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申屠嘉说:如果辩解自己的过错,那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刑的人有很多,但如果接纳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受刑的人,就很少了。然后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为有德者能之。”

年少时的无可奈何啊,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渐渐年长之后,体会到人生中的无可奈何,无所不在,如影随形。

起初我陷入这种情感的时候,常常是痛苦的,是焦灼的,是无力的。

但后来遇到困局的时候,老师就说:“你应该多读点《庄子》”。我偶尔翻开《庄子》,书里总是会给我一些新的启发。

超脱、豁达这种力量,通常都是从无可奈何而来。

以前我们总说人定胜天,可是当我们做了所有的事情,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奉献了所有的感情,却最终发现那个结果并不是我们所能够决定的时候,当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希望破碎,而自己却无可奈何——无法挽回的时候,不破碎又能怎么办呢?

可是庄子引用了申屠嘉的话告诉我们:安之若命,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

面对失败,面对非常强烈的不甘心,要有多宽广的胸襟,才能够做到坦然接受。

但为什么庄子可以?因为他看到了生命的统一性。任何事都是祸福相倚的,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一切都是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

比如说,很多人渴望爱情,但是当他真正拥有了这份感情,他的内心却又遗憾无法拥有的另一份感情。就如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内心永远的噪动。

很多人很渴望财富,但是当他真正拥有了财富,他的内心却多了很多的恐惧,恐惧财富的失去,恐惧别人的算计。

很多人渴望名望,当他真正拥有了名望,他就会发现他不再如曾经一般自由,所以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

同样的道理,失去也不尽然都是坏事。

苏东坡当年在乌台诗案里差点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当他到了黄州,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的时候,肯定也觉得命运亏欠于他。

但谁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他人生当中那些最有名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在黄州期间写的,可以说,黄州让他的文学成就走向了中国文化史的高峰。

当苏东坡和友人遇见大雨,大家都没有雨具,原本以为会是狼狈沮丧的时候,他就欣然接受了这个命运的安排,竹杖芒鞋,一身蓑衣,大步向前,任凭风来雨去,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场浇透他的大雨,也成就了那一首举世无双的《定风波》。

这就是生命中的统一性吧,能量守恒,得到与失去永远同步。

经常有人涚:“我命由我不由天!”

也有人逢事情必抽签必问命理。

有人曾经问过一个大师:命可以改吗?他说可以。但是,你要先认命才能改命。就跟庄子说的话一样智慧。

安之若命,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破碎就破碎,只有体验过美好的破碎,只有为这样的遗憾痛苦过,流泪过,我们才知道原来破碎的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最难舍下的美好。

其实破碎就是一件美好正无可奈何地逝去,多么想要、多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眼睁睁地看着它流逝。

最大的伤害也就是这样了罢,这不是你给我的,也不是我给你的,这是命运造就的,把一切安排在恰巧错落的点。

如果痛就是这样,如果它并没有摧毁我们,如果我们接纳了那个破碎,如果我们顺其自然在下一个位点重逢,生命中这种自然长出的无所畏惧的力量,或许也是生发我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力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之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