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考验的是家长这三个方面的能力

引子(纯属虚构)

“爸爸妈妈,她们再也不欺负我了!”梓涵笑着转过头对妈妈。

身边坐着一群同学,她笑的比午后的阳光更加灿烂。

妈妈心头一热,张嘴喊了一声:“梓涵”。

梦里的阳光瞬间被眼前的黑暗吞没,床头柜上梓涵稚嫩的笑脸,被遗像上的黑白色衬托的让人心碎。

今天是梓涵自杀后的第一个母亲节。


最近校园暴力新闻层出不穷,《未成年人渣保护法》得到了空前的执行力度,学校为了洗脱自己也把这些事一概归为同学打闹,那么如果一个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话是不是一定要沦为校园暴力的牺牲者?

家长又能给予什么样的帮助支持孩子勇敢的融入学校和同学呢?

要给予帮助首先要分清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样的孩子在学校不被欺负。


看到这样的照片我想每个父母都会脊背发凉,而且一定要选择的话一定会选择让自己孩子扮演加害者而不是受害者。

图片可见加害者都是传统学校不认可的浮夸穿戴,黑丝袜超短裙。而被害者是学校统一购买的校服。为什么和学校要求保持了一致却得到被欺负的结果呢?

因为自己的生活已经渐渐离开了家长的守护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打理,这就给叛逆心理的形成一部分底气,他们心里会想:你看,就算离开你们也没什么。或者我们学校里是另一个天地说了你们也不明白。

这时孩子的心里已经装着家庭和学校两个世界了,而那些穿着浮夸的同学明显比自己经历的更多,仿佛他们在经历着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而恐惧就来自陌生,所以面对这样装扮的人时先把自己定位成了弱者。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统一校服固然有其责任,但更多的责任在于家长一直把孩子当孩子看,而你把孩子当什么人看他表现的就像什么人。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用自己的审美去决定孩子的装扮。

很多家长给孩子买衣服之前先按自己的想法选好目标,拿到手里后再问孩子喜欢不喜欢,如果说喜欢那就皆大欢喜,如果说不喜欢则免不了一顿冷嘲热讽。

每天上学要穿校服这是学校的规定,但不妨也让孩子自己去选几件心仪的衣服留在假日穿。

这样那些浮夸的的衣服再出现时孩子心里想的就是:我穿校服是因为这是上学应该的打扮,而不是因为我什么都不懂只能穿校服。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有和没有,不是穿和不穿,当孩子有能力按照自己的心愿打扮自己他也就获得了维护自己形象的需要,而这使孩子从内心里树立起了保护自己的自信。

有了保护自己的自信就有了保护别人的责任感,健全乃至高尚的人格就会让人做出高尚的行为而不被愚昧和无知的暴力恐吓。


有了强大内心的同时还需要强健的体魄来实践。

所以第二条就是要让孩子有时间做运动健壮身体,文明其精神与野蛮其体魄这是民国时期就被提出的教育理念,可惜直到现在还是没能全部达成。

试想一个内心充满正义但身体羸弱不堪的人不但很难见义勇为还反倒会惹祸上身,退一步讲在一个普通孩子在面对暴力时,受害者面对的其实是绝望,举目四顾周围都是嘲笑和轻蔑,没人能够伸手支援,这样的时候还有什么能比自己强壮的身体更能给孩子以安慰和勇气?


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人有动物没有的想象力,原本可能只是同学间的玩笑在孩子尽显窘态之后就变成了其他同学间的助兴节目,欺负这样的人不但没有危险还能娱乐大众,成为瞩目的焦点,有谁能忍得住呢?


如果一个学校向你保证:

我们学校保证您的孩子不会遭遇校园暴力,所有课程都是一对一教学,下课后马上专车送孩子回家。

这样的学校值得去上吗?

学校一般被认为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但只要你上过学就知道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时候是在一群同龄人中学习如何处理社交关系。

社交是人的本能也是生存必须学会的技能,如果真的只有一个孩子的学校,他的学习将是非常不完整的,根本无法面对未来的现实世界。

社交的本质是协同他人完成共同的目的,缺了他人的参与,失去的将不仅是能力,更有可能是人生的目标,这同样是校园暴力的另一种受害者。

成年人都知道一个人去学校好好学习,之后好好工作再娶妻生子美满的生活就此达成,而孩子的现实学校生活里却不是这么清晰简单。

《圣经新约》有一段描写过世界末日的句子:鱼在沸水中渴死,鸟儿找不到天空。

越是离开那些本该属于你的地方越是让人感到恐惧和绝望,人生也只能通往暗无天日的未来。


人一生无非追求两个方面的进步:一个是心灵一个是身体,灵与肉的平衡既是人的完美。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表中的最低需求是生理需求也就是吃饱穿暖,这一层家长完全可以保障。

第二层安全需求,通过强健身体和内心也可以得到保障。

第三层的社交需求也会在安全需求满足后自然得到满足,但到第四层需求时就是开始人与人之间不同能力展现的时候了。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小时候因为零花钱略微富裕所以我经常买《圣斗士》之类的漫画书,看完之后就给别的同学讲,当时电视动画片播放的速度和我看书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自然有一群孩子追着要我讲后来怎么样了,也因为这几本漫画书我得到了同学们空前的认可和尊重。

尊重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孩子总要有些出众之处能在群体里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才会得到尊重。

所以最后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让孩子能够和而不同,也就是有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追求但却比大多数人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总结起来,家长帮助孩子融入群体不被孤立无非以上三条:

一 强大的内心

二 强健的体魄

三 和而不同的追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校园暴力考验的是家长这三个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