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姓名:查尔斯.都希格
相关背景:
(1)获得荣誉:普利策奖(美国新闻界的诺贝尔奖)、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
(2)其他作品:畅销书《习惯的力量》的作者
(3)教育背景: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
(4)职业:《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
序言
定义:
高效并不意味着超额工作或者拼命工作,也绝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甚至牺牲个人生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你做出选择的方式:我们以什么方式定义自己, 并做出大大小小的决定;我们被怎样的故事打动,忽略了哪些容易实现的目标。我们在团队成员中建立起怎样的归属感;我们作为领导者,打造了什么样的创新文化……以上这些,足以判断我们是碌碌无为,还是真正的高效人士。
第一章 激发动力(重新审视效率产生的源头)
一、罕见病例-动力消失;
病例1:
拥有汽车配件业务、化学业务、造纸业务、房地产业务等产业的商业大亨罗伯特.菲利普,60岁+其妻子维奥拉.菲利普精心策划了南美之旅。途中患病,此后精神萎靡、性情大变、没有生活热情、缺乏工作动力。
案例2:
一位特别看重职业精神的、60岁的老教授,突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我失去了动力,每天必须强迫自己起床。”
案例3:
一个19岁的女孩遭遇一氧化碳泄漏事故陷入短暂的无意识状态后,对基本的日常活动也失去了兴趣。如果没有人督促,她可以在一个位置上坐上24小时。甚至有一次在沙滩上,正对着太阳晒了好几个小时,她也没有想着去阴凉的地方,最后竟然被晒成重伤。
案例4:
一位退休的警官突然每天“早上要睡到很晚才起床,没人催他的话,他就不去洗漱......”
案例5:
一位中年男性被黄蜂蜇伤后,就不再主动与妻子、孩子和生意伙伴交流......。
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国神经学家米歇尔.哈比卜研究发现:病例高度相似性。
(1)家属带患者就诊,诉说患者消极状态和反常行为。
(2)医学检查结果:核磁共振成像(MRI),头部纹状体有血管破裂痕迹。其他体格检查均无异常。 纹状体功能:大脑的传出中间站。把决策转化为行动,同时调节情绪。
二、猜数字游戏:
研究员莫里西奥·德尔加多博士,在匹兹堡大学设计“猜数字”实验。
具体实验:实验室放置核磁共振仪和电脑显示屏。实验参与者躺下,能够从电脑显示屏看到1~9之间的数字。在数字出现之前,实验参与者猜数字大于5还是小于5。反复重复游戏。
第一代实验:
游戏全程,实验参与者有选择权,自己猜数字。
核磁共振显示:纹状体区域变亮,活跃状态。
第二代实验:
(1)游戏前半部分,实验参与者有选择权,自己猜数字。
纹状体区域变亮,活跃状态。(同上)
(2)游戏后半部分,实验参与者无选择权,电脑帮他们猜数字。
纹状体区域不亮,静止状态。
三、掌控力激发动力;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功的大都是那些通晓如何自主分配时间和精力的人,他们知道如何设定目标、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和选择推进的项目。
研究者表示,关键在于,要意识到产生动力的前提是 你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外界环境。要想激励自己,你必须先让自己拥有掌控力。
2010年,哥伦比亚心理学家《认知科学趋势》说明“对掌控力的需求是一种生理需求。”
关于动力的理论1:拥有选择的机会,能够带来自治权和自主权。
四、加入海军陆战队;
1、埃里克.金塔尼利亚,从出生到23岁,唯一一件自我做决定的事情:加入海军陆战队。
查尔斯.C.克鲁拉克将军:“我们见到了太多软弱的报名者。”“这里的许多年轻人不仅需要纪律的约束,更要有精神上的蜕变。他们从未当过运动员,从未拥有一份真正的工作,从未做成任何 一件事,在他们的字典里甚至根本没有‘雄心壮志’这个词,他们的人生只有服从。”
2、针对入伍人群现状,查尔斯.C.克鲁拉克将军调整基础训练,研究:如何教会士兵自我激励。
最成功的海军陆战队士兵,都有强烈的“内控点”,即相信自己的选择影响自己的生命。
“内控点”人,通常把成功或失败,归因自身,而不是自身以外的因素。
反之,“外控点”人,通常把成功或失败,归因外部因素。
研究表明,通过训练和反馈,一个人的控制点是可以改变的。
相关案例:
案例一:1988年128个五年级学生。
具体实验:
(1)第一轮实验:研究者让128个学生做一系列有难度的测试。
50%学生被告知:“可以看出来,你肯定下了很大功夫。”
——激发学生内控点,因为付出多大努力是我们可以自行决定的事情。研究人员夸奖学生很努力,能让他们更加坚信其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有足够的掌控力。
另50%学生被告知:“你很聪明,这些问题回答得不错。”
——研究人员夸奖学生聪明,激发了他们的外控点,因为大多数五年级学生都知道聪明与否不是他们自己能够掌控的。
(2)第二轮实验:研究者让128个学生做另外三道难度不同的题目。
被夸奖聪明的学生:首先想到是一些外部因素,更多地把精力放在简单的题目上。尽管被称为聪明的学生,但他们缺乏前进的动力。这些学生说: 这个实验很没意思。
被夸奖努力的学生:他们受到了鼓励,把实验看作一种自主的体验—愿意主动解决难题。他们坚持的时间更长,取得的分数也更高。这些学生说:他们很享受这个过程。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罗尔.德韦克 :内控点,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相关案例:
案例二:海军陆战队“炼狱”考验。
(1)蒂默曼军士之塘;
(2)“死神”爬坡(攀登过程,不能互相帮助)。
同伴问:“你为什么来这儿?”
埃里克.金塔尼利亚:“成为海军陆战队一员,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海军陆战队教官:人在脆弱的时候,应该相互以“为什么”来提问。如果把一项艰巨的任务和他在意的选择联系起来,这个任务将会变得简单一些。这就是他们要以“为什么”提问彼此的原因。把任务转化成有意义的决定(在他在意的选择联系起来),动力就会随之产生。
案例三:20世纪90年代养老院的研究。
入院后:
1、一部分“喜欢抗争”的老年人,容光焕发。反抗,显示内心强大的力量,证明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
2、一部分“习惯顺从”的老年人,体力和脑力迅速衰退。
研究者指出,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容光焕发的老人能够对养老院里严格的时间表、固定的食谱,以及各种死板的规定做出反抗。
激发动力的主要原因:
1、确信局面可以掌握;
2、给自己的行动赋予更大的意义。
五、再现活力。
罗伯特.菲利普患病期间没有改变的动力,维奥拉.菲利普强迫他重新融入周围的环境,做任何事情都要求罗伯特.菲利做出各种选择,比如:做午饭时,她会问要三明治还是汤?要生菜还是西红柿?要火腿还是火鸡?要蛋黄酱吗?要冰水还是果汁?其实,一开始她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目的......经过不断努力,罗伯特.菲利普逐步恢复:从偶尔开玩笑,到主动说话,到再现活力。
关于动力的理论2:我们需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有意义的。
当着手完成一项新任务或是面对一项自己不喜欢的任务时,我们应该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要求自己爬上这座山?
为什么强迫自己不看电视?
为什么回复这封邮件或者满足某位同事看似无关紧要的请求是如此重要?
当我们开始问为什么,那些不起眼的任务就会成为组合在一起且更有意义的项目、目标和价值。我们能够感受到小任务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情感回报,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做出了有意义的选择,以及我们真正掌控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