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听课感受

福州市麦顶小学  丁蔚榕

    《活了100万次的猫》是一本关于爱的绘本,也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探寻的绘本,如何为孩子呈现,让他们通过课堂教学,感受到绘本所想表达的“爱”的中心呢?老师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引导,让这节课充满惊喜。

      一、小组合作安排恰到好处

      课堂上,教师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环节,一次是通过小组合作,用几个词语概括虎斑猫人生的不同阶段;一次是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虎斑猫的爱是什么。两次小组合作,一次指向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一次指向学生理解绘本中心的能力,安排上注意了文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在小组合作的要求上,教师强调了“组内每个人都要发言”,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来;强调了“组内邀请一位同学读故事给大家听”,让同学能发挥所长,在小组中贡献力量。这样的小组合作安排,有了明确的分工与合作,让学生在组内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也使小组合作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融合充满惊喜

      课堂中除了常见的信息技术(课件视频)之外,创新之处在于对反馈器的使用。课堂上第一次对于反馈器的使用,个人觉得尤为惊喜。学生在“用几个词语概括虎斑猫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一环节中出现了意见分歧,对于“爱上白猫”是否是虎斑猫一生中重要的阶段产生疑惑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将答案告知学生,也没有请同学起立发言说明观点,而是通过反馈器选择,让学生遵从自己的内心。在反馈器选择中,我们发现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是一致的,认为“爱上白猫”是虎斑猫一生中重要的阶段,不容忽视。这个环节对于反馈器的使用,不但让老师了解了所有学生目前的学情,也节约了课堂时间。

      课堂困惑:

      这节课,带给我不少惊喜,也同样给我留下了几丝困惑:

      1.两个小组合作环节的展示方式都是“小组合作单”,学生将小组讨论结果写在纸上,教师来阅读各小组的答案。个人拙见,在展示环节中能否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毕竟作为语文课堂,“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师需要关注的。

      2.课堂上几次反馈器使用都只用到了选择功能,能否在教学安排上借助IRS应答器进行抢答、抢权或抽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避免总是熟面孔回答问题的情况出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听课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