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

0. 内容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张图片

1. 基于BA的VIO融合

优化的方法学会之后,滤波的方法也就会了。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张图片

具体的求解BA问题参考的是SBA的论文,使用的是LM算法(里面有个关于权重μ的计算方法,不同人的实现可能不一样,这些都是实现细节)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张图片
camera两个观测之间的相对位置(pq的变化)可以通过两次观测知道,但是IMU在两个时刻的观测量需要进行积分才能知道,而且IMU数据频率一般比Camera频率高,所以需要逐步地积分才能得到运动情况。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张图片

2. 最小二乘问题的求解

牛顿法,将loss function直接Taylor二阶展开,高斯牛顿法是将原函数f(x)一阶展开,再进行求解。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张图片

解法分为直接解和迭代解: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张图片
马鞍面复习: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张图片

2.1 一阶法

下降法(如果方向选择为梯度反方向则就为DL中的梯度下降法,此处叫最速下降法):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8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9张图片
最速下降法:不易收敛;牛顿法:H计算量大。

阻尼法,在牛顿法基础上增加一个 Δ x \Delta x Δx的正则项 1 2 μ Δ x T Δ x \bm{\frac{1}{2}\mu\Delta x^{T}\Delta x} 21μΔxTΔx,使其不会太大(此处仍是一阶法,不是LM法):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0张图片
阻尼法的阻尼是加在H上的 μ \mu μ

为方便起见,可将残差stack起来成向量(也可以写成sum of的形式,但向量可供讨论具体小f的一些性质,相应地,雅克比J和海塞H也要相应地写为向量形式)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1张图片
F(x)是cost function,最简单的例子: m i n F ( x ) = 1 2 ∣ ∣ f ( x ) ∣ ∣ 2 2 minF(x)=\frac{1}{2}||f(x)||_2^2 minF(x)=21∣∣f(x)22

2.2 二阶法

2.2.1 Gauss-Newton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2张图片
损失函数F(x)对 Δ x \Delta x Δx的一阶导数可记作b,也可直接写F(x) ′ ^\prim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2 LM

2.2.2.1 LM阻尼因子 μ \mu μ初值的选取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τ \tau τ的设定是根据经验值而来,当前x距离 x ∗ x^* x较近时,取二阶近似,初值 μ 0 \mu_0 μ0就设的小一些,乘较小的 τ \tau τ,距离 x ∗ x^* x较远时,初值就设的应该较大,保证下降的较快,取一阶近似,乘接近于1的 τ \tau τ

这里高翔补充了一点,:广义的韦达定理保证所有的特征值 λ i \lambda_i λi之和跟矩阵的trace是一样的。

所以这里取 m a x J T J i i max{J^TJ_{ii}} maxJTJii矩阵的对角线的最大元素是有道理的,即可以有这样的先验: J T J i i J^TJ_{ii} JTJii的对角线最大元素跟 J T J i i J^TJ_{ii} JTJii特征值的最大值是在同一个数量级,所以可取对角线最大元素来近似最大特征值。

2.2.2.2 LM阻尼因子 μ \mu μ的更新策略

定性分析,看上面的 Δ x \Delta x Δx的解析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μ \mu μ处于分母上,增大阻尼 μ \mu μ会减小步长,也符合“阻尼”的直观感受:当某次 Δ x \Delta x Δx使得cost function增大,则应该增大阻尼使 Δ x \Delta x Δx变小,减小步长;反之,如果cost function在下降则应该减小阻尼 μ \mu μ,增大步长,加快收敛速度。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3张图片

上述推导说明分母一定是>0的,因为寻找的 Δ x \Delta x Δx会使L每次都使得L下降,但是cost function F不一定会下降(因为L是对F的二次近似,理论保证是L每次都会下降,但是实际F不一定下降),所以当 ρ < 0 \rho<0 ρ<0时表示F上升了。
ρ \rho ρ>1时代表此时方向是正确的,则应减小 μ \mu μ加快下降速度;如果0< ρ \rho ρ<1则代表则代表实际下降比较小,可能已经到最优值附近,应增大 μ \mu μ减慢下降速度。

Δ x \Delta x Δx越小说明近似的越好,越接近最优值。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4张图片
发现了14讲关于这个 μ \mu μ更新策略的一个错误, ρ > 3 4 \rho>\frac{3}{4} ρ>43时应该减小阻尼 μ \mu μ ρ < 1 4 \rho<\frac{1}{4} ρ<41时应该增大阻尼 μ \mu μ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5张图片

Nielsen采用了新的 ρ \rho ρ的计算策略,分母直接为L,判断 ρ \rho ρ的符号,当F下降时逐渐减小 ρ \rho ρ,当增大时, ρ \rho ρ下降的也很快。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6张图片

2.3 鲁棒核函数(或叫M-Estimation)

outlier会使得F变得很大,为了处理outlier,在 f 2 f^2 f2外面增加一层 ρ \rho ρ对f进行处理 ρ ( f 2 ) \rho(f^2) ρ(f2),也有 ρ ( f ) 2 \rho(f)^2 ρ(f)2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7张图片
给x微小扰动 Δ x \Delta x Δx计算 Δ s \Delta s Δs,带入(14)可得加上鲁棒核函数之后的展开式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8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19张图片
鲁棒核函数本质上是对每项误差的重加权(Reweighted),State Estimation中有对Iterated Reweighted Least Square(IRLS)和鲁棒核函数等价的证明。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0张图片
95%有效原则,带上outlier和不带时的协方差之比接近95%, 原文较接近数理统计方面的东西。

  • 对正态分布,若鲁棒核是Huber,则控制参数设为1.345可满足95%原则,Cauchy应为2.3849
  • 若非正态分布,则需统计残差协方差,在进行归一化处理(SVO,DVO,PTAM都是如此)变成正态分布,然后在使用正态分布的参数处理方法。
    (但是在实际可能这个参数不会影响很大,可能直接设置为1,大多数情况Cauchy更好,可以证明Cauchy核函数等价于IRLS,但是Huber是线性的,更简单,Cauchy对每个残差要多算个log)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1张图片

g2o里面残差的一二阶导数应该可以和前面的对应起来了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2张图片

2.4 小结: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3张图片

3. VIO残差函数的构建

3.1 IMU预积分

  1. 从归一化残差的角度来考虑信息矩阵 Σ − 1 \Sigma^{-1} Σ1,为了把不同传感器的误差进行归一化,然后叠加使用,中间用信息矩阵进行了重加权。
  2. 从优化的角度来理解信息矩阵,残差f(x)小,协方差小,逆就大,所以应该占的权重更大,更关注这些准确的点。

基于滑动窗口的VIO残差的构建。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4张图片
上述
第一项prior代表之前时刻的先验,
第二项代表当前窗口内数据的残差,因为之前窗口外时刻的观测数据可能还有用,所以当做先验加入优化项中进行优化,
第三项是我们熟悉的相机的误差(如重投影误差)

关于IMU需要优化的状态量: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5张图片
其中 λ \lambda λ是逆深度(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里加入到残差中进行优化)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6张图片

逆深度实际上是另一种参数化方式,类似于(x,y,z),xyz具有相关性,体现在协方差矩阵上,非对角线元素不为0,而u,v,d,可以近似独立,所以协方差矩阵可为对角阵。实际上d不为正态分布,但是1/d可近似为正态分布。(具体描述见SLAM14讲建图的P326)

误差的构建:
基于逆深度的rpj误差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7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8张图片
加速度积分,速度积分,旋转四元数积分: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29张图片
每次前面的数据如果变化的话,后面的所有的值都要跟着积分变化,计算量很大。
把100个积分变成一个就好了,于是出现了IMU预积分:
预积分思想是:把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单领出来,IMU各个时刻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这部分就叫做IMU预积分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0张图片
3个预计分量分别是:i~j时刻的IMU的相对(即在body系下的)位移,速度,姿态变化量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1张图片
将(32)式中的右边移项得到 α ( 位移 ) , β ∗ ( 速度 ) \alpha(位移),\beta*(速度) α(位移)β(速度)的预测值,和观测值作差即得IMU预积分的误差,bias直接两时刻的测量相减即可,四元数旋转需要按照下面的推导来计算,其中旋转部分左乘四元数的逆即可。(为啥这里误差是15维?)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2张图片
回顾第一讲中关于四元数的求导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3张图片
虚部取出来 θ 2 \frac{\theta}{2} 2θ ,乘以2就得到了旋转的角度 θ \theta θ

3.2 预积分的离散形式

这里计算 ω , a \omega,a ω,a时,假设k和k+1时刻测量的 ω , a \omega,a ω,a的bias是不变的,而且这里没有考虑加计和陀螺的白噪声,理论来说是应该考虑的。而最后两行真正计算K+1时刻的bias时,就要考虑噪声noise了。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4张图片

3.3 预积分的方差传递(有线性函数协方差传播结论)

一个IMU数据的协方差和不确定度可以标定出来,但是如何传递呢?
协方差阵的定义:
选自这里 本博客3.3.1节有摘选。
搞清楚协方差阵和互协方差阵的区别,协方差描述的是一组观测中的各个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是方阵;而互协方差阵指两组观测之间的相关性,不一定是方阵,因为两组观测量的数量不一定相同。

协方差阵的计算: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5张图片

可用的结论: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6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7张图片

k时刻的状态误差来自于k-1时刻的状态误差和测量噪声传递而来,用前面的协方差传递结论传递结论: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8张图片

3.3.1方差传递补充(不想看可直接跳到3.4)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39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0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1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2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3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4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5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6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7张图片

3.4 状态误差线性递推公式的推导

两种方法:
状态量使用误差的导数来更新误差的方式来求误差的递推

  1. 将系统的状态方程进行一阶泰勒展开,
  2. 求出误差的一阶导数,进行传递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8张图片
    KF假设马尔科夫性,k时刻的数据只和k-1有关,KF只能用于线性系统,若想拓展到非线性系统,则可以将运动和观测方程在某点一阶泰勒展开,只考虑线性部分,就得到了EKF(见SLAM14讲后端1部分)。下面状态量=真值+误差。 公式(38)在 ( x ^ k − 1 , u ^ k − 1 ) (\hat{x}_{k-1},\hat{u}_{k-1}) (x^k1,u^k1)一阶泰勒展开,两边消去真值就得到了状态误差的传递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49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0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1张图片
因为已知速度和状态量之间的关系(速度导数是world系下加速度+g),所以求其误差之间的关系也是可以的,所以会有第二种基于误差的一阶导数的方法,常见于MSCKF这类优化的论文中。

基于优化的方法(VISN-mono,预积分等)中大多数使用的是第一种基于一阶泰勒展开的方法。

3.5 预积分误差的雅克比推导

总体思想是:位置,速度,角度,加速度,角速度都会受到各种测量噪声的影响,比如角度测量可能会受到一个旋转的影响,所以加上一个小的旋转的扰动就能求角度的雅克比。

分别是角速度,旋转四元数,加速度,预计分量: α , β \alpha,\beta α,β,以及加计和陀螺的bias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2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3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4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5张图片

对各状态量求导:

3.5.1 对速度预计分量的雅克比(反对称矩阵的伴随性质)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6张图片
上面的(49)是(48)两边 β \beta β一阶泰勒展开,然后右边对 β b k \beta_{b_k} βbk求偏导,即得对上一时刻速度预计分量( β b k \beta_{b_k} βbk)的雅克比。

3.5.2 对角度预计分量的雅克比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7张图片
k时刻旋转会受到一个微小的旋转扰动(可写成se(3)形式),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8张图片
对exp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再利用反对称矩阵的性质: a ∧ b = − b ∧ a a^{\wedge}b=-b^{\wedge}a ab=ba即可约掉分母,得part1的雅克比。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59张图片
所以可得对角度预积分量的雅克比 f 32 f_{32} f32

part2这部分化简用到了反对称矩阵的伴随性质: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0张图片
参考以下博客:
反对称矩阵的性质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1张图片
看到伴随之后想到之前SLAM14讲的时候做过一个证明题: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2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3张图片

这里的exp ([ωδt]×就是一个旋转矩阵 R R R,exp ([−ωδt]×)是 R − 1 R^{-1} R1(之前问GPT-4的时候它告诉我的,后来一想,旋转矩阵正交,所以 R − 1 = R T R^{-1}=R^{T} R1=RT这不就对上了嘛),所以就有了part2最后的化简部分。

3.5.3 速度预计分量对角速度bias的雅克比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4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5张图片
为什么前面的一项跟分母没关系,直接扔掉了?

3.5.4 旋转预积分的递推公式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6张图片
只考虑旋转误差,不考虑角速度测量的bias等误差,而且四元数有如下性质:
对一个向量进行旋转R相当于对应的四元数左右四元数相乘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7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8张图片

这里把 q b i b k + 1 q_{b_ib_{k+1}} qbibk+1左乘个逆移到右边,计算旋转的测量值的误差传递,倒数第二行就是运用上面的四元数的公式,R就是 [ 1 − 1 2 ω δ t ] \begin{bmatrix} 1 \\ -\frac{1}{2} \omega\delta t \\ \end{bmatrix} [121ωδt]对应的旋转矩阵,于是就可以看出,从k到k+1时刻的姿态角的不确定度是通过R矩阵传递的。(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69张图片

3.6 小结

  1. IMU预积分就是body下各个时刻的IMU状态量的预先积分,不用每次都从头开始
  2. 预积分的离散形式通过mid_point进行计算
  3. IMU的误差传递
    误差由k时刻的状态误差(系数F)和测量噪声(系数G)传递到k+1时刻: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0张图片
  4. 要明白这里推导的IMU预积分的Jocabian是为整个系统构建Jocabian做准备的,整个系统Jocabian包括视觉和IMU的部分。后面再详细学习。

4. 系统Jacobian的推导(有R的就右乘一个exp然后再换出来,剩下的逆深度等就是链式求导法则)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1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2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3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4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5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6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7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8张图片

预计分量对bias求导较为麻烦,预积分假设bias不动,但是实际上bias是动的,所以求他的bias就是比较麻烦的(我理解就是因为预积分有bias不动的先验,然后再去推对bias的导数就有些冲突),所以这里就使用了一阶泰勒展开来近似,丢掉高阶项,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79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80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81张图片

4.1 举个例子

姿态对角度求导,IMU预积分得一个 q j i q_{ji} qji,world系下得两个时刻的q,之间可以求出一个 q j i q_{ji} qji,求这两个 q j i q_{ji} qji四元数之间的四元数乘法可得相对位姿,取虚部对角度求导即得Jacobian。方法是对 q w b i q_wb_i qwbi取一个小扰动,使用公式变换到右边去,跟分母消掉(下面*都代表取逆),下面还有关于四元数左乘和右乘的算子,看Joan sola的四元数手册。
(高翔说还能用李代数?四元数连乘会麻烦一些,用李代数会简单点?)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82张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83张图片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84张图片
这个下面需要自己推导。

TODO:
预积分误差传递的推导,
整体系统的Jocabian的推导。

5. 作业

详见:我的作业博客。

【深蓝学院】手写VIO第3章--基于优化的 IMU 与视觉信息融合--笔记_第85张图片

5. 待读文献

5.1 SBA论文

5.2 LM改进阻尼因子 ρ \rho ρ论文

μ \mu μ反复震荡(由于F反复增大和减小,导致要不断调整 μ \mu μ)导致浪费了很多计算次数。
最后Nielsen在此文中改进了 ρ \rho ρ的更新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3 关于鲁邦核函数的论文

3是综述,对4种方法进行了讨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4 鲁棒核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算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