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

第一圣谛:苦

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

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

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

作第一次说法时,所讲的就是这个。

这次说法的原文尚在,

其中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一下四谛。

但是在早期的佛典中,有无数的地方,

都是反复阐明四谛的,

解释得很详细,解释的方法也不同。

如果利用这种资料和注疏来研究四圣谛,

便不难根据原典,对佛教的要义,

作一个相当完善而正确的阐释。

四圣谛是:(一)苦谛。

(二)集谛:苦之生起或苦之根源。

(三)灭谛:苦之止息。

(四)道谛: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

第一圣谛——苦谛

几乎所有的学者,

都将第一圣谛译成「苦难圣谛」,

并且将它的意义解释为:「根据佛教,

生命除了苦难与哀痛之外,别无他物。」

这种翻译及释义

极难令人满意,而且易致误会。

就因为这种狭义、粗疏

而草率的翻译,以及肤浅的阐释,

才使得许多人发生错觉,以为佛教是悲观的。

先说,佛教是既非悲观的,也非乐观的。

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

毋宁说它是「实观」的。

因为它对人生、对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

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

既不诳骗你,使你在一个愚人

的乐园中,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

也不以各种虚幻的

恐惧与罪恶来恫吓、折磨你。

它只是客观而正确地告诉你:

你是什么?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

并为你指出走向十足自由、

和平、宁静与快乐的途径。

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对它放弃一切希望。

有的医生会愚昧地

宣称根本无病,不需要治疗。

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

你也许可以叫前者

为悲观的,后者为乐观的。

两者都是同样危险的。

可是另有一类医生,

却能把症候诊断得很正确;

他了解疾病的原因与性质,

很清楚地看到这种病可以治愈,

而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

因而救了病人一命。

佛就像这第三类的医师。

他是拯救世间疾患的,有智慧

而且合乎科学的科学的医师(药师佛)

巴利文「苦」一字,在一般用法上,

诚然有「苦难」、「痛苦」、

「忧悲」、「苦恼」等意义。

而与 Sukha一字之具有「快乐」、

「舒适」、「安逸」等意义相反。

但用在第一圣谛上时,

它代表了佛对人生宇宙的看法,

包含有更深的哲学意义,

它所诠释的范畴也大大地扩充了。

不可否认的,第一圣谛的「苦」,

显然含有通常的「苦难」意义在内,

但是它还包含更深的意念,如「缺陷」、

「无常」、「空」、「无实」等。

因此,要找一个字而具有

第一圣谛「苦」的全部概念是很困难的事。

所以,这个字最好不翻,

以免轻易将它译为「苦难」或「痛苦」,

反到令人生起不合适而错误的意念。

佛说世间有苦难,并不是否认人生有乐趣。

相反的,他承认居士和比丘都可以

有各种物质和精神的乐趣。

在巴利经藏中,五部原典之一的《增支部经》,

就有一张列举各种快乐的清单。

例如:家庭生活之乐、修行之乐、

五欲之乐、厌离之乐、

染着之乐、无染之乐、

色身之乐、心灵之乐等等。

可是这一切都包含在「苦」中。

甚至由修习高级禅定

而得的非常纯净的精神状态,

其中了无通常所谓「苦难」的踪影,

可称是无染的乐受的

各种禅定境界,以及不苦不乐

只有纯粹舍支与一心支的禅定境界,

像这种非常高超的精神境界,

也都包含在「苦」中。

在《中部经》(也是巴利文经藏中

五部原典之一)里有一部经,

佛先赞叹禅定之乐,

后接着说这些喜乐是无常、苦、变易不居的。

请注意这里明明白白地标出一个「苦」字。

这「苦」并不是通常所谓的苦难。

而是「无常即是苦」。

佛是真实而客观的。

他说一个人对人生欲乐的享受。

有三件事必须了了分明:

(一)欲乐的物件与欲乐的享受。

(二)欲乐的恶果、危险、以及其它不如意处。

(三)从欲乐得解脱。

当你看见一个愉快迷人而美丽的人儿时,

你喜欢他(她),被他(她)所吸引。

你乐于一再见到那人,

从那人处得到欢乐与满足。

这就是欲乐的享受,

是经验上的一项事实。

但是这种享受不会长久,

就和那人以及他(她)

所有的吸引力也不长久一样。

情况改变时,你不能再见到那人;

失去了这份享受,你就变得忧郁,

也可能变得不可理喻而失去心智的平衡。

你也许会做出傻事来。

这就是(欲乐)恶的、不如意与危险的一面。

这也是一项经验上的事实。

可是如果你对那人不贪着,

完全抱一种超然的态度,

那就是自在、解脱。

一切生命中的享受,都不离这三件事。

从这一点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这不是一个悲观或乐观的问题。

要想完全而客观地去了解人生,

不可不计及生活中的乐趣、痛苦忧伤,

以及从两者得解脱的三个不同方面。

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关于这个问题,佛说:

「比丘们啊!任何梵志出家人,

如果不能在享受欲乐的时候,

以客观的态度,了了分明这是享受;

在欲乐的享受不能如意时,

客观地了知这是不如意的;

在从欲乐得解脱时,不能客观地了知这是解脱;

他们就不可能确实而

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究竟)。

他们也就不可以以此教导旁人,

而受教遵行的人,也就不能够

完全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究竟)。」

但是,比丘们啊!

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能客观地,

了知欲乐的享受为享受、

它们的不如意为不如意,

从欲乐得解脱为解脱,

他们就可能确实而完全地

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究竟)。

他们也就可以以此教导旁人,

而受教遵行的人,也就能够完全

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究竟)。

「苦」的观念可从三方面去审察:

(一)一般苦难的苦(苦苦)。

(二)由变易而生的苦(坏苦)。

(三)由因缘和合(条件具备)

而生起的苦(行苦)。

人生的各种苦难,如生、老、病、死、

怨憎会、爱别离、

求不得、忧、悲、哀伤……

凡此种种身心苦楚,

为世人所公认苦难或痛苦者,

都包括在一般苦难的苦(苦苦)中。

生活中快乐的感觉

和快乐的境遇,是无常的、不永恒的、

迟早要改变的。

它改变的时候,

就产生了痛苦、苦恼、不乐。

这种变迁都包括在变易的苦(坏苦)中。

以上所述两种苦并不难了解,

也不会有人对此持什么异议。

苦谛中这两方面的苦比较为众所熟知,

因为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

的共同经验,因而容易明白。

但是第三种由因缘和合生起的苦(行苦),

却是第一圣谛中最重要、最具哲理的一面。

要了解它,必须先将我们所认为「众生」、

「个人」及「我」的观念作一番分析阐释。

根据佛法,所谓

「众生」、「个人」及「我」,

只是经常在变动着的物质

与精神力量或能力的综合。

这种组合可以分成五类,或称五蕴。

佛说:「简言之,这五类能执着的

组合体(五取蕴)就是苦。」

在别的经中,他更明白地

以五取蕴作为苦的界说。

他说:「比丘们啊!什么是苦呢?

应该说它就是五种

能执着的组合体(五取蕴)。」

于此,必须要明白了知的就是:

苦与五蕴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五蕴本身即是苦。

我们对于构成所谓「众生」的五蕴,

稍为有点概念之后,

对于这一点当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圣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