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上,让学困生走开

我的教学生涯再有五、六年就即将画上圆满句号了,我看惯了形形色色的家长,也见多了参差不齐的学生。尤其是每年或每届中的学困生,通俗地说就是所谓的“差等生”,我对他们的印象极为深刻。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看着他们每天无所事事,蹉跎了岁月,虚度了青春,我真是又着急又痛心,也很遗憾。

他们果真就是那么差吗?肯定不是。小时候一个个天真无邪,聪明机警,人见人爱,长大怎么就一下子变差了呢?人与人的智力发育都差不多,他们的状况是由于各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下面我就逐一分析。

一、亲子角色倒置,定位模糊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小天使,给大家带来无限的欢声笑语,同时也承载了父母及家人太多的希望与寄托。尤其是孩子从进入幼儿园起,父母就因此殚精竭虑,操碎了心。生怕孩子去不了好学校;生怕孩子考不出好成绩;生怕孩子成不了好学生;生怕孩子上不了好大学;生怕孩子将来会没出息……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父母在主动、在思考、在作为,而不是孩子在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孩子才是他自己人生的主角,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却如同旁观者,局外人。父母安排他什么,他就做什么,缺乏责任感,极其被动,也就出现了“皇上不急太监急”、父母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二、孩子缺乏目标和规划

目标和规划有近期和远期之分,这类孩子连近期目标和规划都没有,更谈不上远期了。很多这类孩子在升入七年级之后都不知道他一个月、一学期、一年的目标和规划是什么,更不知道三年后还有个省级选拔人才的中考,很是令老师们惊讶、无语。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压力,从而导致学习劲儿头不足,斗志不强,自然甘拜下风,得过且过。

三、孩子学习习惯很差

课前不知道准备好学习用具,甚至上课几分钟了都不知道准备什么;听课时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更谈不上专注,东听一句、西听一句,不连贯、不紧凑;记笔记时走神,想记了就写写,不想记了就不动,别人记了十句话,他连一句也没记全;爱做小动作,左顾右盼;课后不知道请教别人弥补笔记,作业不交或拖沓。

四、性格有点胆小、孤僻

这类孩子大多不合群,内向、自闭,所以学习、生活中有问题不敢问老师,问同学,导致问题越来越多,进而跌入学困生行列。

五、几乎不具有学习品质

他们往往意志不坚定,好依赖他人;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认真、不细致,不专注;不会快速行动;不下功夫钻研;不自我检查、反省。

六、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课前不懂预习,课上不认真,课后不复习,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单位时间内要出效率,不懂兼顾。

以上说的这几方面是主要的,当然还有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因此学困生大多是后天形成的。为了自己的孩子不会成为学困生,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扭转:

一、父母不要一意孤行去包办

当然孩子不懂事时,父母可以为他包办一些事情。一旦孩子有了思想,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责任心,引导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它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但绝对是最好走的那一条路。具体怎么引导,这就是父母的水平问题了。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学不好就不是好学生,就进不了好学校,就考不上好大学。让孩子自己产生紧迫感,而不是父母自己替他焦虑与担忧。

二、从小养成目标达成与未来规划好习惯

父母每天要引导孩子先制定近期目标,如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这些近期目标一一达成、落实了,那远期目标如学期目标,年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自然达成、落实了。如同马拉松一样,运动员把沿途一个个标志物看成一个个小目标来激励自己,小目标都完成了,那终点就会近在眼前。父母可以奖励与惩罚,恩威并施。

三、为孩子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犹如灯塔,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直击心底的。从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榜样身上的优秀品质,这样,孩子无形中就有了标杆,有了奔头,也就有了对比,有了责任感,羞耻心,把“你让我怎么样”变成“我要怎么样”。

四、从小引导孩子多见世面,多读书,多接触人,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提高适应能力,长大后才能顺利地融入多个集体,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学习。

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很重要。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尤其要以学习为主,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先完成作业始终是第一位的。

六、从小引导孩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能照搬他人,只能借鉴。孩子记忆力好,就多在不需怎么记忆,需要理解的科目上多下点功夫;早上记得快就早上记;喜欢列表学习就列表,擅长归纳就归纳……总之,要符合自己的才会效果好。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父母的骄傲!愿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都能如愿以偿!

学习路上,让学困生走开!现在做起!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路上,让学困生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