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走了孩子的兴趣

最近看了一档叫孩子说了算的综艺节目,主题是孩子的兴趣谁说了算。刚开始,各个人精孩子就细数了父母给他们报的各种兴趣班:舞蹈,模特,游泳,英语,跆拳道,演讲……算下来,平均一个孩子至少报了四五个兴趣班。作为明星家长出场人叶一茜也表示,给cindy报的班也不少,跳水,钢琴、小提琴、竖笛、古筝,书法,唱歌、画画随时切换。

一想我的女儿也六岁了,最近也在筹划给她报个兴趣班,但和大多数孩子面临的状况一样,今天刚说想学画画,明天就说想学跳舞,后天又说想学钢琴。为母只能仰天长叹,难道只能漫天撒网把把抓吗?

知乎上有个关于如何给孩子报兴趣班的话题,一个知友这么回答,我很庆幸我的父亲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所以我从小也学着模仿父亲,他看书的时候,我也会拿起一本汉语词典,或者十万个为什么,慢慢的也真的喜欢看书了。

这样看来,孩子的兴趣是会被感染的。这种情况也很普遍,当妈妈喜欢跳广场舞,孩子也会去蹦两下,当爸爸喜欢跑步,孩子也会去跟着小跑,父母一天到晚的刷抖音吃鸡,孩子定也会刷的666。

父母经常做的事情,孩子是会乐于效仿的。很大程度上,孩子的爱好和父母是重合的。所以兴趣,是父母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如果你一直钟情于麻将桌,那也许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赌神。

但对于自己都不知道兴趣在哪的父母,面对层出不穷的兴趣班,趋之若鹜的想让孩子可以弥补自身的缺憾,让其有一技之长。只会让孩子本身存在的兴趣的脆弱性和善变性表现的愈发明显,最终的结果也往往会适得其反。

一个朋友和我说,她给孩子报了钢琴课,刚开始学了没多久,小孩子身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每一次的练琴,都变成了一场拉锯战。从最初的连哄带骗威逼利诱,到后面的直接动手恶语相向。直至后来,他觉得和孩子关系越来越远,有一次孩子生日许愿,把家里的钢琴扔掉。

把孩子逼上梁山容易,关键是逼上以后是缴械投降,还是一如既往不忘初衷的继续坚持。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学习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了不起的孩子中,一位11岁的古筝小仙女汪韵乐,凭借一首古筝小苹果获得超5000万点播量,受邀到北京和央视录制。而最让人钦佩的是她给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每天坚持练习8小时,上午9点到12点必须练习古筝,同时还通过日记记录学习情况。身为古筝老师的妈妈说,她每次劝孩子去休息一下,孩子都说,楼下的姐姐一天练12个小时呢,而且练习古筝她也不觉得辛苦。

汪韵乐的妈妈不仅在先天上和孩子达成了兴趣共情,后天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更是强有力的支撑。这些孩子在早期表现出在某种特定领域的潜质,家长都无需干涉,她就已经有了自己想坚持的理由。这种先天性的由衷热爱,一旦被发掘,就会演变成一种习惯,并最终会大方光彩,熠熠闪光。

现实中我们遇到的更多的情况是为了让孩子释放天性,样样都学把把抓,可是样样都不精,但这也并没关系,因为可以成为世人皆知的大家毕竟寥寥。

胡适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已经六十二岁了,还不知道我究竟学什么。都是东摸摸,西摸摸,也许以后我还要学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虽然我现在头发都白了,还是无所专长,一无所成。可是我一生很快乐,因为我没有依社会需要的标准去学时髦。我服从了自己的个性,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到现在虽然一无所成,但是我生活得很快乐。

一生能保持快乐就是件很难得的事,而能带着兴趣过好这一生更是难上加难。

每个周末,老师都会在群里发一下这周学习的故事内容,并要求家长带着孩子学会复述。但女儿跟我说,她最讨厌的就是故事课了。我问他问什么,她说就是不喜欢讲故事。

后来我买了她喜欢看的动画片小马宝莉的绘本,每天给她讲,有的时候讲的和电视播放的不一样,她就会说,不是这样讲的,该这么说。有的时候,她会自己讲一小段,我就会把它录下来,然后让她来看,并鼓励她可以一步步的进步,讲给其他小朋友听。终于她可以完整的讲了小马宝莉的故事,虽然书本上教的她依然不愿去讲,但也并不十分排斥了。

学校的故事课或故事比赛是倾向于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而我的女儿相对内向,相比讲故事,她更擅长于画画,但这并不代表就要放弃讲故事。作为领路人的家长,可以对其引导,并逐步向孩子自身品性靠拢转化,当她觉得这件事可以做的让自己欢喜,并且乐于接受时,那这个就是可塑可引导的潜在兴趣,我们也不可忽视。也许曾经最讨厌的一件事不经意间就成为了最自以为豪的事。

曾经听过一位教育学者说,孩子就是一座矿山,这座矿山里蕴藏着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的宝石。我们不需要再去点缀什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其实就是一块布,只需要不断去擦拭他,这些宝石就会发出璀璨光芒。

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发光点,我们勾勒了广阔的蓝图,布设了很多关卡,需要的是和他们一起冲关,而不是一点一点的去掐灭嗷嗷待哺的兴趣火苗。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逼走了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