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解读中国近代社会发展

图片发自App

1. 社会资源如何分配,以及为什么会是这样?

政治资源,财富,教育水平,职业。

2. 社会阶级流动性,以及科举制度。

10%的参试人能成为ShengYuan,难度类似加州大学本科录取率。

举人/贡生占总体参试人的1%,而进士则为0.1%。

Ho Ping-ti 于1962至1967年 首次收集并研究了 登科录及Yuli数据,该数据包含14,562名进士,23,480名举人及相同的学历的人的社会背景数据,共计约4万名科举制度成功者的数据。

Ho用此数据证明了,在帝国主义晚期的中国,官员选录主要基于科举考试,而不像西方那样来自贵族传承(贵族占总人口1%)。当然,能供得起这些人读书的家庭本来也不差,这样的家庭约占总体的10%。

而社会阶级跃升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买官,因此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势也更多地与家庭财富挂钩。因此,实际上,约有10%的人能实现阶级跃升,选高于同期西方的1%。

但是,家庭本身也可能会影响考试成绩,故将数据分为三组:

A: 祖上三代无学历。

B: 祖上三代至少有过Shengyuan。

C: 祖上三代至少有过高于Shengyuan的科举成绩。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比课程研究在此数据基础上,又添加了明进士以及清举人的数据。


图片发自App



3. 文化复兴和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解读中国近代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