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女儿今年六岁,算一算看过的绘本,买的借的别人送的加起来,大概四五百本。来推荐一下我最喜欢的。
首先是《讨厌黑夜的席奶奶》(排名不分先后,一本本地来),荣获过1972年凯迪克银牌奖,豆瓣评分8.2。
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1938年为纪念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绘本画家伦道夫.凯迪克而设立。每年从几万本新出的绘本里评出三四本,第一名得金奖,另两三名得银奖。最大的特色在于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特殊创意,每一本获奖作品都能“寓教于乐”。
二,
这本《讨厌黑夜的席奶奶》讲的是席奶奶非常讨厌黑夜,也因此讨厌星星讨厌黑影讨厌睡觉讨厌月亮讨厌一切跟黑夜相关的东西。
于是她用扫帚去扫黑夜,缝一个麻布袋去装黑夜,拿一口大锅来煮黑夜,用剪刀来剪黑夜,拿藤蔓来绑黑夜,再把黑夜塞进床上的草垫子里,沉进井里,用蜡烛来烧,给它唱催眠曲,拿牛奶去浇,对黑夜挥拳头,放进烟囱里熏,用脚踩......想尽一切办法对付黑夜,黑夜却理都不理她。
最后太阳出来,她也累坏了,只好安静地睡去,等黑夜回来再同它斗争。
这个故事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其实是个非常棒的隐喻。很显然,席奶奶是一位孤独的老人,跟她的老狗独自作伴。她害怕黑夜,整宿失眠。失眠的时候就起来扫地,做针线,用大锅来煮东西,点上蜡烛,唱催眠曲,喝牛奶,或者急得跺脚挥拳。不过都无济于事。她只能眼睁睁地盼着天明。等到太阳出来,才能疲惫地睡去。然后迎接她的是另一个孤独的黑夜。一个又一个绝望的黑夜叠加出她那孤独无助的晚年生活。
凯利.杜兰的文字表面上看非常轻松,孤独和无助似乎都变成了游戏。可是细看之下你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逻辑。
简单是因为,你大概会说,只要静静地守着黑夜,待它过去不就是一个美好的白天了吗?这当然是人生最高的智慧: 当困难来临,不逃避,不害怕,安之若素,坦然地迎接挑战,平静地等待光明的一刻。
可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而且做到的。更多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困难,尤其面对夜最深处的孤独,当绝望将我们整个地侵占,除了愤怒,我们总是无能为力。王小波说,人类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因愤怒而绝望,再因绝望而更加愤怒。就像席奶奶那样,斗一整晚,直到太阳出来,才终于筋皮力尽地睡去。
这一晚,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生。倾尽一生跟内心的恐惧斗争,最后耗尽所有心力取得的成功,却是以整个生命为代价。我们深知个中的不值,却又跳不出这样的宿命。所以我们沉沦,平庸,活成一个气急败坏疲累交加的傻子。
林良爷爷的译文非常流畅,简直跟原作无缝连接,照着读出来孩子也能听懂,完全不用再转换成口语。
三,
配图当然也是一等一的杰作。阿诺德.洛贝尔,美国著名童书作家及画家,生于1933年,1987年去世,是代表二十世纪美国童书的一代巨匠。他去世时《纽约时报》登了一则启事:如果你想念我,请不要设立基金会、奖学金或纪念碑,请看我的书,因为我就在里面。是一位用生命来讲故事的作家和画家。
这本书的画风我非常喜欢。除了最后几页太阳出来加上了金黄色,前面全部是黑白色调,极具高贵、神秘与孤独的气质。所有人物和场景都用线条表现,有时线条平缓显得非常优美,比如席奶奶家的那面墙,平铺上干干净净的竖线。有时线条极具动感,显得气势磅礴,比如席奶奶煮黑夜时冒出来的一股股浓烟。
这些干净利落的线条让我想起梵高晚期的画作。那时他住在精神病院,状态好时,院长允许他出门写生。他走进山谷,顿悟到艺术的本质是要反映出一个事物的特征,比如泥土色调表现出纽南的农民,红色和绿色代表夜晚咖啡馆里孤独的旅客。形状和颜色都是为内容服务。于是他改变笔法,用灵动的线条画出了那些著名的树木,原野和星空。
同梵高灵动的线条不同,《讨厌黑夜的席奶奶》的线条短促而硬朗。这当然也是为了反映黑暗与孤独这个主题,让人体会到生命本质上是孤独而仓促的。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几页采用的金黄色调,尤其最后一页,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暖暖地裹住整片山岗,也裹住席奶奶那间先前被黑夜包围的小茅屋,有种荡涤的感觉,好像所有不快,孤独,和黑暗顿时烟消云散,非常治愈,堪称整本书的精华。
适合所有年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