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讀書總結

一八為考研之年,是以所讀書籍大多以專業課為中心,惟望一九多多涉獵其他領域。

張祥龍教授《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禮樂人生與哲理》《先秦儒家哲學九講:從〈春秋〉到荀子》《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家哲學:從董仲舒到陸象山》

      張教授的三部曲寫的不能說不好,運用現象學的方法闡釋儒家哲學,我個人覺得這很好,但在具體的哲學分析尚有待商榷,比如佛學解太極圖。

陳來教授《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學講稿》《宋明理學》

      陳教授是儒學,尤其是宋明儒學方面的知名學者,我對其仰慕已久,前者是他早年在香港、北京二地講學的手稿,現今整理成書。讀之令人別有新意。對先秦儒學的研究頗有系統。後者可謂宋明理學入門之書,平時多和楊立華教授的《十五講》對著隨意翻翻,而今通讀一遍,對宋明理學的主流人物依然有所瞭解。

楊國榮教授《孟子的哲學思想》 

      楊教授秉承了馮契先生的學脈,從智慧與德行兩方面入手探討孟子的性與天道之學,別有助益。

金觀濤、劉青峰教授《中國思想史十講》(上卷)

      金、劉二先生的想法頗有見地,就我個人而言,「常識理性」的提法是初次見到,耳目一新!期待下卷的出版。

李澤厚先生《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李澤厚先生是我素有崇敬的學者,其書早已購置,直至今年才堪堪入讀,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對近代思想家思想體系為何粗劣的解釋,即時代的要求迫使他們要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將中西方數千年的思想融會貫通,這是何其悲辛!這不得不使康、譚、孫、章等人的思想體系牽強附會,甚至有些可笑。悲壯之氣油然而生。

康中乾教授《中國古代哲學史稿》《魏晉玄學》

      前者是康先生的講稿,雖無甚新見,但勝在簡潔明暢。後者是其博論的姊妹篇,與其博論同源,嘗試運用現象學的方法解釋魏晉玄學,將魏晉的本體論哲學理解為本體的自我開顯,從而很好地解釋了「無—有—獨化」這一進路。給我頗多啟發。

楊立華教授《宋明理學十五講》

    楊先生的書素有翻閱,而今一鼓作氣讀完了,對宋明理學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個人覺得,這是本脫離了唯物唯心二元對立講解宋明理學的優秀讀物,將太極理解為「至真的存在」確乎是一妙解。

這主要是下半年的讀書紀錄,可惜上半年不記得了。僅能大略回憶,上半年以康先生的《史稿》為經,以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編),康先生的《魏晉玄學》、《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呂徵先生《中國佛學源流略講》,方立天先生《佛教哲學》等書為緯。修讀了一遍中國哲學史,雖然又忘了,但是前輩學人的好學深思、博大精深銘記在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讀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