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目的的学习都是作秀,不问效果的努力都只是浪费时间。
1、
看到手机跳出电量不足的提示,接着看一眼时间:22:30。还有十五分钟闭馆,时间刚刚好。
掏出今日计划本,在每一项的后面用红笔画上一个大大的叉。赶紧合上装进包里,满本认真画的叉,嘿嘿我一个都看不见。
收拾一下桌子上的东西,电脑、充电器、充电宝、饮料瓶...咦,书呢?哦,书还在包里。
起身抬头扫一眼旁边还在埋头学习的小伙伴,于是双手揣进兜里,感觉自己像一个完成任务的勇士一样牛逼。
快步走出图书馆,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气魄比李白还显得潇洒一些。
回到寝室,打开电脑,突然想起明天要交的作业还一动没动。
于是点了根烟,猛地吸一口,对着游戏的进度条发誓,妈的明天去图书馆一定要好好学习。
每次这个时候我问自己到底去图书馆干嘛去了?得到的回答竟然都是学习。
可是,在我看来这种不自律的努力只是自我安慰无意间装得逼而已。
2、
我一直以来就很喜欢去图书馆。不论是复习功课还是看看小说、写写东西,图书馆给人安静的感觉总是比寝室和自习室要舒服的多。
可慢慢地我发现,图书馆去的是不少,GPA却哗哗地往下掉。
看着今天一套都没刷完的六级题,突然想起高考前熬夜整理的综合卷。
紧张的复习生活,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在那无病呻吟,每一秒都在和时间赛跑。
那个时候的想法也很单纯,一门心思为了高考而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也不觉得累。
反而是现在,松松散散的学习态度却每天叫嚷着生活残酷,现实无情。
寝室里抱着手机吃鸡追剧、课堂上趴在桌上睡觉发呆。
平时疯得像脱了僵的野马,期末跟在老师后面装得跟孙子一样。
于是更加勤快地投入图书馆的怀抱,打开手机刷刷微博听听歌,“占着茅坑不拉屎”,好过歹过又混一天。
3、
前段时间和朋友约在图书馆讨论一个课题。因为只需要确定大概的方向,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距离闭馆还有将近两个小时,朋友便提议一起到安静区看会书。
我也懒得回寝室,出门的时候就背着很多书在身上不打算回去。
两个人找了一个靠窗的角落。看着窗外昏黄的灯光,我拿出书本日常表演学习。
开始的时候抄了会笔记,发现笔记太多一时半会也搞不定,就掏出本小说读了起来。读了一会想起六级题还没有刷,便拿出耳机准备做听力,这时,突然跳出一条微博消息,便打开手机美滋滋地刷起了热门新闻。
闭馆音乐想起的时候,朋友正好将今天的笔记抄完顺便预习了明天课上的内容。
而我除了手机的电量用完一大截,其它的一无所获。
朋友跟我说:下次没有什么事的话,手机调成静音装书包里吧。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朋友两个小时竟然没有看一次手机。
4、
高中的时候喜欢看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里面有句话写得很有点意思:看起来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看起来起那么早去上课,却只是在课堂里补昨天晚上的觉;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看起来到了健身房,却只是在和帅哥,美女搭讪。
生活中这种人很多,我当然就是其中一个。
看起来认真在学习,却不知道不自律的努力只是装得逼而已。
最重要的是,根本没人有空看你装逼。
说好只用五分钟回条信息,却不知不觉响起了闭馆音乐。
带着一大堆的复习资料,换来换去结果什么都没有看进去。
认认真真做好的今日计划,到晚上躺在床上才发现一个任务都没完成。
每次月底更换计划本,看到得只是密密麻麻的叉叉叉。
于是懊恼、自责、悔不当初,觉得孤独、疲惫、焦虑空虚。
“打败焦虑最好办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
5、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焦虑,无非是因为现在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而我们离想象中的自己越来越远,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我们在一点点辜负自己。
打败焦虑是一个漫长而又孤独的过程,要从小事做起,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会成为成长的基石,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回报给你。
所以下次当你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再无意地装逼。
把手机调成静音装进包里,说好五分钟就是五分钟。最好丢在寝室,不要担心有人会找你,离了你地球也一样转,还会转得快一点。
花整块的时间攻克一项任务,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学会有计划的学习,把现在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切分成眼下可行的小目标,然后逐个击破。
6、
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不要逃避。因为除了自己,没人会为你的堕落买单。
所以从明天开始,做一个认真的人,要自律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