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在DB块里操作
import snap7
import struct
def plc_connection():
PLC_IP = '192.168.10.10'
PLC = snap7.client.Client()
PLC.connect(PLC_IP, rack=0, slot=1)
return PLC
PLC = plc_connection()
PLC.read_area()方法从PLC中读取指定区域的数据。
1200表示DB块的编号,90表示DB块内的偏移地址,4表示要读取的字节数。
data2=PLC.db_read(db_number=1200, start=90, size=4)
print(data2)
data2是个bytearray(b'\x00\x00\x00\x05'),struct.unpack()方法将读取到的4个字节数据按照大端字节序("!"表示大端字节序)解包为一个整数。解包的结果以元组的形式返回
data3 = struct.unpack('!i', data2)
print(data3)
#data3 = 5
'!i'
和'!h'
都是Python中struct库中的格式化字符串,用于指定要解析的二进制数据的格式和字节顺序。
其中:
'!'
表示使用网络字节顺序(big-endian)。
'i'
表示要解析的数据类型是4字节的整数,也就是int类型。
'h'
表示要解析的数据类型是2字节的有符号整数,也就是short类型。
因此,'!i'
用于解析4字节的大端整数,'!h'
用于解析2字节的大端有符号整数。
当解析不同类型的数据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格式化字符串。在这里,根据PLC中数据类型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格式化字符串来解析数据。通常需要根据PLC的数据类型和大小来选择正确的格式化字符串,否则解析出来的数据将会是错误的。
已经知道这个要写入的DB块是DINT类型的。要把数字1写进去
a=struct.pack('!i', 1)
a= b'\x00\x00\x00\x01'
PLC.db_write(1200, 90, a)
在这个例子中,1200
表示要写入的DB块的编号,90
表示从该块的偏移地址90处开始写入数据,b'\x00\x00\x00\x01'表示要写入的四个字节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