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学习的?

2021.11.08

《人是如何学习的》No.210

5个教育目标:

1.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阅读。

2.清晰有力地表达观点。

3.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1个概念“元认知”

“对自己认知的认知”,这种能力叫作元认知能力。

️1个效应——“达克效应”,

就是说,当你对自己的无知是无知的,这时你就不会反思,你就不会反省,你也不觉得自己需要学些什么东西。

️6个普通人和专家之间的不同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专家能够发现很多普通人注意不到的信息特征和模式。这个信息特征和模式叫作心理表征。

什么叫心理表征?当你是一个专家的时候,你不用过脑子就能知道这件事是怎么回事。

第二个特征是,专家对知识学科的理解深度跟一般人不一样。他对东西的理解深度比你深得多。

第三个特征是,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者命题,而应反映应用的情境。

第四个特征是,专家能够轻松地提取重要的内容。

第五个特征是,专家特别熟悉自己领域内的知识,但不一定会教别人。

第六个特征是,专家应付新情景的方法灵活多样。

️5个教学启示

1、要有意义地去做知识的组织。

2、要考虑到情境与知识的提取,也就是应用的问题。

3、如何让人们提取知识变得自动化。提取知识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费力。什么叫费力?刚学完就考试的,就叫费力。你提取这个知识得不断地想、琢磨,甚至要查书,这个叫费力。再往后,叫不费力,你能够稍微轻松一点了。最往后的叫自动化,自动化就是知识自己跳出来,你想摁住它,都摁不住。

4、有一个教学方法叫作“用新手来挑战专家”。你找一些对这一行完全不懂的优秀新手,但是他作为一个优秀新手,在别的领域里很强,那么让他来挑战这个专家,问专家这个事怎么办,那个事怎么办,有什么问题,这时候你才能够发现新手的盲点到底在哪儿。

5、要拥有适应性的专业知识。

学习需要在️4个方面实现迁移:

1、从概念到概念的迁移。

2、从学科到学科的迁移。

3、从学年到学年的迁移。

4、从校内迁移到校外。

实现4个迁移的5个条件:

1、学生对于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

2、个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学习时间。足够长的时间的学习,才会让你成为专家,进而带来知识迁移。

4、学习的动机。

5、要注意太过情境化的知识和抽象能力之间的平衡。

学习与大脑之间的️3个发现:

第一个发现是,学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物质结构。如果你坚持学习,让自己的大脑不断地活跃,神经元连接数会变多。

第二个发现是,大脑结构的变化能够改变其功能。当你更多地使用大脑,会促进大脑的功能发展。

第三个发现是,大脑不同的部位适合不同时段的学习。

️4种学习环境的设计逻辑。

第一种逻辑叫作学习者中心环境。

什么叫学习者中心环境?就是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来打造一个学习环境。

“学习者一定会将他们的知识、技能、态度、信仰带到其中,这些学习者带来的东西在这里都必须得到足够的注意。”你得重视他的前知识,每一个孩子来之前,他的前知识是跟别人不一样的。“老师要试图发现学生对所面临的问题的看法,小心翼翼地讨论他们的错误概念,给他们创造一种情景使他们能够继续思考,重新调整他们的看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承认学生带进教室的观念和文化知识对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前提条件。”

这里边有一个教学方式,叫诊断性教学。你得先了解对方,再教给他们知识,所以你在给孩子们上课之前,可以让他们用过去固有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时候你从旁边观察,看这个孩子不懂什么,哪个地方的认知是错的,搞明白这些事之后,再给他引入新的概念,这就叫作诊断性教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要重视学生的表达,而不仅仅是问他们学会了没有、记住了没有、听懂了没有,这种封闭式的语言会使得学生不会表达。你只有在听他讲的过程当中,才能够真的知道他听懂了没有。

第二个叫作知识中心的环境。

要学会搭造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环境,非常认真地对待学生的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并继而使知识得到迁移,最终使他们成为有知识的人。

“知识中心环境强调弄懂意义,通过使新信息有意义以及要求学生对不清楚的知识进行澄清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元认知。”元认知就是,你学完这门课得知道自己学到什么水平了,掌握的情况如何。

“其中之一的方法叫作‘发展性定型’,这一方法是以学生们已有的非正规的想法开始,逐渐地使学生看清这些想法怎么样得到转换和定型。教学单元鼓励学生以他们非正规的想法为基础,但是渐渐地以结构化的方式去建构获得一门学科的过程和概念。”

所以要创造以知识为中心的环境,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培养对学科整体的理解?这里就需要我们学会搭造一个学习场景,然后从多方位的角度来理解知识,最终把知识系统化地、确定地传达出来。也就是说,上课不是让孩子们自己玩,上课不是有足够的尊重就够了,有足够的尊重是很重要的,因为你要了解他的前知识,但是你更需要知道你要教些什么,作为一个老师,你不能够不完成教学任务,传递知识是很重要的。

第三层叫作评价中心环境。课堂教学除了传递知识、除了跟学生的互动之外,你还得知道怎么评估教得好不好,这也是搭造学习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所以评价的关键原理是,评价必须提供反馈和回溯的机会,而且被评价的内容必须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相一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区分两种主要的评价方式的用途。其一叫作形成性评价,涉及将评价作为改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的来源。”这个词很重要,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叫作形成性评价。

“第二是终结性评价,主要测量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的时候学到了什么。”你会发现我们过去考试考的是哪个呀,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考的是第二个。过去进行学校评估的时候,评估的经常是终结性评价,就是你学会了没有,你学会了哪些,你排名第几。

“形成性评价中有教师对进行中的活动的评论,比如对手稿、为演讲所做的准备稿的评论等。终结性评价有教师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的测验、全国在一学年结束时所进行的考试等等。”所以一个好的评价体系,是既能够考验到最终的结果,也能够考验到整个教学的过程。这是第三层搭建的,叫评价中心系统。

最后一个是共同体中心环境。

什么叫共同体中心环境?就是不要只评价你们这个班有多少个人考上了清华,或者多少个人考上了北大,你有没有考虑过你们这个班,整个作为一个班的氛围好不好?你们这个学校,作为一个学校的效果如何?你们对周围的社区有什么样的影响?你们对整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就叫作共同体中心环境。

一个优秀的教学环境的设计,是把这四层教学环境融合在一起的,并不是说这边有一派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那边有一派是以知识为中心的。一个好的教学环境的设计,是既要考虑到学习者中心,也要考虑到知识中心,也要考虑到评价体系,还要考虑到最终对整个社区、对整个国家的影响,这才是理想的教学环境的设计。

后续如何使用这本书?️作者的5个建议:

第一个,“详细描述本书的观点和内容,使它们对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有用”。

第二个,“更加有效地交流本书的观点和内容,使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影响教育实践”。

第三个,“把本书的原则作为一面镜子”。甚至你可以跟孩子的老师讨论一下这本书。

第四个,“以研究者的专业知识与从业者的智慧结合的形式进行研究”。

第五个,“通过扩大课堂实践研究,来拓展学习研究的前沿”。

最后,️4个重视:

第一个,重视“前概念”,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要互动、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知道了我们需要重视前概念;

第二个,重视“元认知”,你要不断地学习,同时知道怎么评价自己的学习;

第三个,重视知识的迁移;

第四个,重视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的打造。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是如何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