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风貌——从《两京十五日》看明朝漕河风物人情

马亲王一直都擅长从历史上小小的一个事件中演绎,在史书中摘选短短的一句话,点石成金般的化作一篇跌宕起伏的大故事。

刚刚看完的《两京十五日》就是这样,对于明朝宣德皇帝的登基,在《明史》中只有简单的几句“五月庚辰,上不豫,玺书召太子还。五月辛巳·,大渐,遗照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钦安殿。六月辛丑,太子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导龙輴出正阳门。”

马亲王就靠着这短短的几句话,加上《明史》中“未几,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的史实,描摹出一场横跨两千两百三十五里的逃亡大冒险。

但我读了这本书,更让我入胜的不是那些活灵活现的情节,而是那大运河沿岸的风貌。

首先是南京,因为我就生活在南京,所以看到亲王写的明代的南京城中的那些街貌,名称,倍感亲切。

比如那太平门、常府街、成贤街、大纱帽巷、东水关、通济门都是现在还在使用的地名。我也是通过这本书才知道常府街出自是常遇春的府邸的典故。

吴定缘救下太子的扇骨台,原来就是现在南京的扇骨营,就在东水关旁边。

炸的郑和落水的玄津桥原来就是在西安门旁边的那座三拱石桥,我还曾经走过不止一次。

在城门洞中搏杀的正阳门,就是现在的光华门,而太子从明故宫逃走的西宫院墙,竟然就是我单位的所在地,他从洞中逃出泅水的那条河,就是我单位和钟山宾馆之间的那条小河。

他们大闹的后湖和黄册库,是我老婆的单位玄武湖,所以在这本书的南京部分,我读得酣畅淋漓,配上熟悉的南京地形,如同身临其境。

接下来就是大运河沿岸的风光了,扬州我虽然去过,但扬州的瓜州我没去过,虽然去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千古绝唱却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地方,这瓜州现在是扬州最南端的瓜洲镇,西接仪征市,与长江南岸的镇江京口隔江相望。

邗江两岸都是富贵大家的临江别业,种种名色,各擅胜场,连缀成片,船行江上,两边绿植花色不断变换,时而妖冶妩媚,时而清新脱俗,变化无限,让人目不暇接。

待到了淮安之后,则是另一番光景,新旧两座城,楚州和清江浦,听着都很有感觉(因为这两个地方恰好都去过),亲王的描写是繁华的街景,四丈宽窄的石路,用长短不一的青灰条石拼接,用鹅卵石补缀空隙,石条路上车马络绎不绝,行人摩肩接踵,眼前不是湖绸就是蜀锦,一排排钱庄当铺、酒肆食摊、瓷器杂货等等。

而最能让我有代入感的就是漕运总兵衙门和在它旁边的刑部淮安分司,原因则是这两个地方我前几年都去过,楚州区的镇淮楼、淮安府署、总督漕运部院三点一线,让我梦回明清,门口的一对獬豸,两侧四旗亭、两鼓亭、二十八根石制拴马桩、“利涉济漕”的牌匾,几百年过去,竟然也是原汁原样,让人不知今夕是何年。

去清江浦的时候是晚上,静谧的没有一个人,只有小街小巷和水道旁的红灯笼照映,想想几百年前的车水马龙,真是物是人非。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们接着来到济南,恰好他们祭拜铁公的大明湖东南畔我也去游玩过,当年和我的小伙伴畅畅去大明湖就知道找夏雨荷,而那东南畔也只知道辛弃疾的稼轩祠,对于铁铉的铁公祠却压根没有搭理,若早知以后会看这本书,可能会多加关注吧。

虽然大运河沿线有一些地方去玩过,但更多的地方还是只闻其名,未真正脚踏实地地去看过,比如汶上,比如临清,比如德州,比如泊头,比如南旺,比如良乡,这都是当年重要的集散中心和繁华城镇,如今又怎样了呢?

大运河的美,不仅美在从南到北不算变化的美景,更在于古人的巧思擅谋,瓜州左右行船,淮安五坝过闸,南旺鱼嘴分水,阁上闸问鼋船涨,其巧夺天工之处,才是真正需要去赞美的。

通过对漕河运输的了解,让我和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一些设计重合在了一起,南水北调东线就很大程度的利用了大运河的天然水道,汶上也是整个东线的最高处,我们现代人利用水泵梯级抽水来运输水资源到北方,古人却利用类似都江堰的鱼嘴分水来行船。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亲王的人物构造和情节处理不算是最拔尖的那类,但他将历史考证的内容融入小说,将当时人情风貌惟妙惟肖的重现,却是最佩服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运河风貌——从《两京十五日》看明朝漕河风物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