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设计模式6——桥接模式

文章目录

  • 桥接模式


这学期虽然科目少,但是工作量确实是大,真是头一次遇到这么紧凑的情况,既然无法避免,那就直面它!挑战一下极限!
补充内容:
合成/聚合复用原则:尽量使用合成/聚合,尽量不要使用类继承。
好处:优选使用对象的合成/和聚合将有助于保持每个类被封装,并被集中在单个任务上。这样类和类继承层次会保持较小规模,并且不太可能增长为不可控制的庞然大物。
开始复习属于结构型模式类别的7个设计模式!

桥接模式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实现指的是抽象类和它的派生类用来实现自己的对象。
本质:分离,抽象和实现。
三个关键词:抽象化,实现化,脱耦
将抽象与实现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变化。是用组合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来实现,从而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两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
结构:
桥接模式包含一下主要角色:
抽象化角色(abstraction):定义抽象类,并包含一个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扩展抽象化(refined abstraction):是抽象化角色的子类,实现父类中的业务方法,并通过组合关系调用实现化角色中的业务方法。
实现化角色(implementor):定义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供扩展抽象化角色调用。
具体实现化(concrete implementor):给出实现化角色接口的具体实现
案例:
消息加急的例子。
需要开发一个跨平台视频播放器,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linus,mac,windows)上播放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常见的视频格式包括rmvb,avi,wmv等。该播放器包含了两个维度,适合使用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好处:
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在两个变化维度中任意扩展一个维度,都不需要修改原有系统。
2、比如还有一种视频文件wmv,我们只需要再定义一个类实现videoFile接口即可,其他类不需要发生变化。
3、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
使用场景:
1、当一个类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且这两个维度都需要进行扩展时。
2、当一个系统不需要使用继承或因为多层次继承导致系统类的个数急剧增加时。
3、当一个系统需要在构件的抽象化角色和具体化角色之间增加更多的灵活性时。避免在两个层次之间建立静态的继承联系,通过桥接模式可以使它们在抽象层建立一个关联关系。
内容有点多,代码实现、模式结构图以及具体案例的UML类图在这里不再过多展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桥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