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觉察中走向自由

      前些天一直想要开始写这份成长叙事,但总觉得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当我写下“在觉察中走向自由”这几个字的时候,感觉终于可以动笔了。

身陷泥潭――站稳脚跟――走向自由

                        身陷泥潭

三年以前,有一段时间我觉得特别难熬,内忧外患。工作上,我时常处于焦虑之中,中层行政工作忙碌且荒诞,还有一些人际交往上的困境让人憋屈得透不过气来。女儿的教育问题也常让我陷入自我否定之中。最深刻的困扰来自对人生意义的迷茫。在父亲生病之前,我对人生的信念是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但父亲60岁患海尔默茨症这件事完全摧毁了我的这一信念。几年间,当我亲眼目睹命运狰狞的面目,人生是否值得一过,对我来说成了一个问题。我整个人被困住了,甚至绝望地认为父亲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

参加亚隆团体,让我进一步看清自己内在的无力、恐慌和不成熟。每次参加完团体活动都痛哭流涕。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做类似的梦。梦里不是爬楼梯就是爬崖壁,危机重重,好艰难啊,最后的结局总是在脚下崩塌的那一刻,终于活下一条命来。

现在想来,这些梦重现的就是我那些艰难时刻的内在状态吧。

                      站稳脚跟

困境的解套,我觉得是从接触正念开始的吧。

2015年夏天,在春花的推荐下,参加了台湾温宗堃老师的正念工作坊。尽管在参加之前,我对正念一无所知。在那五天里,老师也并没有太多的讲解,所以,我甚至不知道老师让我们做这些练习的目的所在。

只是跟着老师做呼吸练习,身体扫描,伸展练习,止语行禅,觉察自己的感受情绪……开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办法放松下来,特别是身体扫描练习,我做不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体,只觉得头脑好像被缠了一层又一层,不得解脱。但是到了第四天,我觉得我的情绪能够流动起来了,可以好好地表达我的感受了。紧紧缚住我的东西在一点点松动……我记得工作坊结束的那个下午,在地铁上,我双臂拥着自己,对自己内在里那个总是会陷入恐慌的小女孩说,从此以后,我做我自己的妈妈,我会好好的拥抱你,爱你。

说起来真的非常神奇,正念工作坊结束后,我发现困扰我多年的头痛不治自愈了。

后来,又参加了两期春花带领的正念小组。直到现在,我经常会刻意进行一些正念练习。通过练习,把心念集中到呼吸,集中到身体,集中到当下。

正念带给了我稳定的心理秩序,也给了我带着爱意觉察的眼睛。在人际交往、育儿等生活诸多方面都受益于此。我拿驾照十年不敢开车,练习正念以后,我对自己有了更好的把控感,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练习,就能够开着车上下班了。

正念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41的年龄以最好的状态迎来了我的小女儿,从怀孕到生产,到养育小生命,我满怀着欢喜。同时,和大女儿相处的焦虑感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我的一篇育儿笔记这样写到:

      育儿先育己。父母的自我生命成长才是一切的基础,只有父母完成了比较成熟稳定的心理建构,拥有健全的人格,高质量的陪伴才成为可能。

回顾我几年前的状态,自己内心动荡飘摇,女儿有一点风吹草动,自己就开始风声鹤唳。比如说,女儿回家来告诉我,今天和两个同学一起出去玩,结果被同学孤立。女儿的倾诉原本是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稳定的支持,可是我内心的自卑感和自我攻击全都出来了,我首先想到女儿一定是哪些方面做得糟糕,所以才会被孤立。于是开始怀疑女儿的性格是不是不受人欢迎,继而怀疑自己的育儿方法有问题,再进一步就是全盘的自我否定。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被我不是一个好妈妈这个信念攻击得痛苦不已。

这几年,通过正念练习,开始对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模式保持觉知,内在的心理秩序逐渐稳定下来。这样才可以兜得住孩子的焦虑,我们之间也建立起了越来越深的连接。现在回想起来,很心疼那时候的自己,更心疼我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不成熟,她承受了多少成长的混乱和疼痛。我只有不断学习爱,学习理解,学习尊重,学习连接,才能弥补以前因为无知和无力犯下的错误。

2016年,参加春花的语文名师工作室活动。工作室课题研究以促进教师生命成长为旨归,我有好几次跟春花说,她探索的是一条方向最正确的教师培训路径。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应该以教师人的成长为基础,更何况,我们做的本来就是以灵魂唤醒灵魂的工作。教师自身的“魂”不立起来,又如何谈得上唤醒孩子的灵魂?否则,不过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罢了。

工作室里请来了来自浏阳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聂续红老师做培训规划。聂老师有两项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一个是共读心理学书籍,一个是随手写。工作室为大家购买了三本大部头共读书籍。《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青春期》,这是我第一次读大部头的心理学著作。如果没有工作室的共读,没有带读老师的引领,我根本读不下来。通过这次共读,对一些心理学的基本流派,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所了解。

聂老师每一次活动后都会安排我们做个10分钟的随手写。随手写,最大的好处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拘束。没有了对怕写不好的恐惧,更能聚焦于要表达的内容本身。于是我更多地通过文字记录自己的觉察,梳理自己的情绪。我们首先捕捉到的感觉往往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但写着写着,那团模糊的不确定的感觉,就变得清晰起来。对自我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随手写中丰富而深刻起来。文字的表达,让我有了一种生命有根的感觉。一段时间不写点什么,就会觉得心里虚飘飘的。

                        走向自由

2018年9月,我因为腰痛到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是,腰椎真性滑脱,需要手术。这对于有着一个高三的女儿,还有一个只有十个月大的婴儿的妈妈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我也很快欣然接受了这个现实。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上苍觉得我得到小女儿这样一件珍宝太过顺利,需要补上一点病痛的折磨,那我一百个愿意一千个愿意。

尽管如此,手术后的疼痛,所有的活动只能在床上的难堪,多少会让人情绪低落。我用一部接一部的电影,来填充我的时间。一个多月里,我看了50多部电影。接下来又疯狂的看金庸小说,以及金庸小说改拍的电视剧。心理咨询师子慧给我打过一次电话,我跟她说起在这样疯狂看电影的背后隐隐的失落。她说,你就安心的在这个状态里待着。也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就会在这个状态里慢慢生长起来。

在小女儿一岁生日之前,我给她写了第一封信。然后我就告诉自己,来,写点东西吧。

然后,我购买了一个读书会的课程,一本一本的听书,认真的记录一些听书心得,打卡。

孩子永远是一个母亲成长最大的动力。而困境也许恰好就是成长的契机。高三的大女儿,学习总是起伏不定。一次考差之后,我又再次陷入了对她学习状态的担忧之中。我没收了她的学习机。她冲我疯狂吼叫,然后说,你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做这样低级无聊的事。我们两个陷入冷战,谁也不理谁。

然后女儿要出去参加20天的集中培训。她不在家的日子,她如同困兽一般的暴怒场景,她恶狠狠攻击我的话语,在我的脑海里翻腾。我决定要好好面对这个十多年来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一连好多天,我潜下去,用文字把经过我的情绪之流里的爱和怕,一一打捞起来,仔细地看看它们。在这样的一次次的凝视和梳理之中,我看到了一个真相:我和女儿多年来界限不清的关系存在的根本,就是我的精神不够独立。当我活出自己的样子来,我和女儿就都成长了。

于是,找到自我活出自我,成为了我人生新的课题。我告诉自己,我能够过这样的生活,我也值得过这样的生活。

寻找,就是寻见。恰好在这个时候,看到蔡朝阳老师的白鱼文化开设了阿信老师的成人写作课。“写作,为生命赋能。”我一下子被这句话打动了,毫不犹豫报了名。现在,我像即将展开一场冒险旅程一样,充满了期待。

一次冥想练习中,引导老师让我们试着看一看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会是什么样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浮现出来的居然是一个老太太。她坐在椅子上,满头白发,有着阳光一样明亮和煦的微笑,眼神里充满睿智和包容,能洞察一切,又包容一切。我心里知道,这真的是我想要的样子。

后来,有很多次我都跟朋友开玩笑说,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善良的老太太。怀抱着这样的理想老去,是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觉察中走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