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平之间——为了业主

花前用巧言,月影不能辨。

雾隐朝起魅魉去?怎个镜水散。

堪比卧龙宅,三顾难相见。

各显神通辟蹊径,终迎笑脸看。

——卜算子


1

      不论是签约、合同变更还是验收,业主维权事件贯穿着整个房产交易周期。而在针对配套和建筑质量的期房维权事件中,工程部怕是要承担绝大部分的责任。楼盘的建造计划是营销说辞和宣传材料撰写的依据,夸张对比的手法可以大胆使用,但画蛇添足的描述是万万不能有的。然而轮到现场施工时,比对图纸的照本宣科反倒成了一种奢求,各种稀奇古怪的偏差是计划和现实的碰撞,还是灵感与才华的乍现,恐怕只有施工人员知道了。但这锅,终究需要我们置业顾问们先背一会儿了。

       在这种业主纠纷中,公司原则上会先将业主的诉求搁置一段时间,一来避避业主的锋芒,二来等待业主降低自己的诉求。同样业主也不会傻傻的坐以待毙,逼迫公司表态的方法自然有很多。一来二去之间,居于其中的置业顾问们反倒像是一个接线员,在一边要求慢点接,一边要求快点接的督促声中,我们只想两边都不接。

      郭先生和陈先生的维权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同诉求的两人因为不同的遭遇在同时间选择奋起反击。是洒洒水的做样子,还是真的狂风暴雨,处变不惊的管理层这次也有点迷。


2

      陈先生一直是我的客户,他购买的7-101有一个附加的院子,原本在规划中,每个一楼住户都有一个20㎡的独立院子,偏巧因为陈先生的院子处于7号楼的道路交叉口,工程部在施工时将原本矩形的院子一边变成圆角,失去的那部分变成了道路,而在剩余的院子里还放置了7个不同的管道窨井,他的院子也算是被充分利用了。验收当天我就被陈先生喊了过去,跑到101房内找了一圈才看到陈先生站在院子中向隔壁院子望去。我向陈先生打了声招呼,回应我的是一张冷漠的脸和抬起的手指。

      “你自己看看。这就是你们的承诺?”

      顺着陈先生的指向,一眼望去,格式统一的小院子一字排开,低矮的白色栅栏划分出咫尺方圆,园林部统一种植的春草正在卖力的生长,映衬在阳光下闪烁着光。再看眼前陈先生的院子,缩水的院子里随意的放置着7个窨井,井盖周边裸露着浅灰色的水泥,青黄不接的小草像逃难的饥民,努力的逃离着这片区域。难怪陈先生很愤怒啊。

      “这是20㎡吗?我的怎么和别家的不一样?”原本矩形的院子,变成了梯形,三分之一的面积变成了公共区域。

      “一定是工程部干的好事。”我内心暗自嘀咕道,但又无法正面回答陈先生的质问。

      “为什么把管道入口集中放到我的院子里?你看这一个个的井盖,让我打地鼠吗?”面对陈先生的质问,我确实无言以对,但又不得不挤出几句客套话来安抚陈先生。一番好说歹说后总算让陈先生平静下来,陈先生也接受了我的建议先暂停验收并向物业提出诉求。

      然而,等待满意答复的时间有点长。半年多过去了,每当我在业主群中发通知时,陈先生总会联系上我,向我抱怨客服敷衍的回答和售楼处的办事效率,他只想得到一次满意的答复。而我能做的,只有告诉他等通知。


3

      郭先生在尚晓梅离职后,也转到我名下进行对接维护,他的事是车位。郭先生的车位是793号,和紧相邻的792号同处于8号楼F1层西北角。在规划图上,两个车位的后方是一个直面支撑墙。但当郭先生现场验收时,却看到自己车位的那块后墙变成了凸型,突出部向前突出了30公分,完美的切入了车位区域内。在这种状态下,郭先生无法完整的将车全部停进停车位。面对突如其来的郭先生自然接受不了这种变动,验收当天同样也要求我赶到车位处汇合。

      小跑过去的我,远远的就看到郭先生在面壁深思,平整的墙面从792号车位开始变得凹凸有致。郭先生一看到我来了就抱怨起来。“你看看,本来我买的就是大车位,现在好了,钱交了,车位缩水了。”郭先生为了验证自己的话,当着我的面尽量将车停进车位内,车尾几乎要和突出部重合了。郭先生的车是丰田霸道,特意在购买是选择了一个大车位,西北角这块区域,只有792和793两个车位,在规划中都属于大车位类型。如果完全将车停进车位中,后备箱肯定是开不了了。虽然现状让人发笑,我也只能代为转达诉求了。

      郭先生的诉求很简单,两个方案二选一:一、把突出部铲掉。二、更换车位。同时赔偿在这段修改时间内造成的经济损失。

      “还有经济补偿?!”正在听我汇报的刘经理不屑的哼了下,抓起桌上的烟点了一根,公司没有赔偿制度,也没有哪个经理敢开赔偿的先例,更何况是一个尾盘中空降的经理。

      “这个业主就不能适应一下环境吗。”听完整个事情的经纬,刘经理觉得这事有点小题大做了,随手捻灭了直燃了五分之一的香烟。“往前开开不就行了嘛,非要停在里面,死脑筋。”

      “毕竟这车位是花钱买的嘛,再说了,工程部为什么在那里多建一段墙呢。”我试着将锅扔到工程部那里,但刘经理还在对郭先生的诉求感到反感。

      “我在上海时,还见过更离奇的车位呢。业主的车停在车位后,就只能从一边打开车门出来,人家业主也没投诉嘛。还是事多。”或许是灵光乍现,刘经理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你去看看运营那里还剩哪些礼品券油卡什么的,拿出千八百的好好补偿下就行了。”

      “我还有事呢。这事就这么处理吧。”刘经理挥手打断了想继续说话的我。略施小惠,让客户偃旗息鼓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了,但一本万利的生意不是次次能做成的。


4

      每一次的申诉都石沉大海,陈先生终于被公司的办事效率折服了,他决定亲自给售楼处加加速。大约是在2018年的8月,就在最后一批房子开始验收后不久,售楼处喜提红头文件一份。

      “你怎么维护的,客户都去投诉了。”刘经理将一张消息函甩到我面前,原来陈先生投诉到了房管局。并且提供了一项关键证据。什么样的证据,房管局自然不会告诉我们。

      “业主的诉求都提交半年多了,流程该走的都走了,没人理啊。”看着这份投诉函,我反而有了几分看戏的愉悦感。

      为了搞清楚陈先生的证据是什么,负责对外宣传的安总代表售楼处先和陈先生进行了约谈,这也是陈先生期盼已久的第一次协商约谈。陈先生的证据是当年买房时的交流录音。“每个院子都是20㎡的。”录音中尚晓梅清晰的说出了这句关键的话,让满怀斗志的公关部同仁们无言以对,轻装出发的安总回来时只剩下沉重的脚步。

      言语不严谨的尚晓梅早已离职,身为部门经理的刘经理不想背这个锅,转而要求同组的我和向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车位的那个还没解决,这又来了一个,都是你们组的客户,你们看着办吧。”开了一上午会的刘经理终于在样板间找到了正在闲聊的我俩,半带斥责半带求救的打断了我们的聊天。

      “要不,送他个大号的气锤啊?”向晟做出了一个敲击的动作。我也跟着摊了摊手。

      “你当地鼠啊。”向晟的装傻换来了刘经理的白眼,其实他知道这件事已经超出了我们能处理的范围。看着眼前不争气的我们俩,刘经理无奈的叹了口气,独自走到楼外抽烟去了。


5

      最初给郭先生送的慰问品多少起到了作用,他开始耐心的等待公司的答复。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音讯全无,坐不住的郭先生不得不隔三差五的向我询问进度。实际上公司压根就没有反馈,我也只能一遍遍的安慰郭先生再等等,可惜郭先生的忍耐不如陈先生。

      就在收到投诉函后的第三天,我正在房管局帮业主修改房产证明,安总突然发来好几条语音消息,还没等我点开听,他的电话就打来了。

      “为什么不通报业主有联系媒体的打算?”原来就在此时,郭先生带着媒体记者正在售楼处问责。因为记者的突然到访,售楼处各部门的负责人们变得很被动,突如其来的剧本变化让负责对接媒体的安总也不知所措。

      “怎么能突然就来呢?”这句话成了他反复质问我的问题。此时距离陈先生的投诉事件才过去两天,售楼处确实禁不起折腾,在媒体面前慌了神的安总只想让我劝郭先生先把记者带走。

“你快跟业主说把记者带走,后边的事好说。”

      我拨通了郭先生的电话,郭先生也猜到了我的意思,还没等我开口,就自行解释起来。“记者是之前约好的,他们知道我这边私下没有结果,就问我什么时候去采访。我想着反正还没结果,就带来了。不要紧张,只是催催你们的办事效率,不会难为你的。”

      听得出,郭先生对自己请来的救兵很是满意。


6

      当天下午,等我返回售楼处时,一楼已看不出任何记者来访过的痕迹,三三两两的同事们,或在刷手机,或在闲聊。而在二楼办公区,园林、市场、运营三部门的主管们齐聚在工程部赵总的办公室内,或坐或站,如临大敌。为了尽快消除投诉和媒体的影响,公司总部通知售楼处必须满足业主的诉求。眼看高层的问责不可避免,刘经理将市场部、园林部一同拉到工程部办公室里协商解决方案。

      “改不了啦。”工程赵总懒散的靠在椅子上,看了眼手中的两份图纸。直接给出了答案。不管是道路还是承重墙都是不可改变的,

      “你们园林也是,非把井盖放一个院子里,放就放呗,你好歹摆个北斗七星造型什么的,我也好跟客户往风水上解释,你看现在客户投诉了吧。”刘经理指着另一张图向园林杨总发泄着牢骚。

      “我们是配合工程工作的,工程部就预留了那一块地,我们做的是最合理的规划。”杨总边说边扶了扶眼镜,将手交叉放在了胸前。此时刘经理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我,朝我使了个眼色,随即关上了办公室的门,我知趣的离开了二楼。

      还好在下班前,针对业主投诉的解决方案出炉了。和陈先生相比,郭先生的车位最好解决,由于工程部的强硬,公司打算采取给郭先生换车位的方案。而陈先生的院子除了重新设计别无它法了,公司安排和陈先生商讨设计方案。困扰两人数月的问题在几个小时内都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我想他俩一定会为公司的效率点赞。

      2018年9月的第一个周末,接到通知的陈先生和郭先生先后来到了售楼处,此时距离俩人提起申诉分别过去了8个月和3个月。我带着郭先生穿过会客厅时,正好撞见陈先生和工程赵总、园林杨总三人和气地坐在一起商讨。郭先生瞄了眼桌子上的工牌,惊奇的发现接待客户的竟然是个管理层人员,笑着问道“你们经理也这么敬业啊。”

      “都是为了业主嘛。”我想都没想,一句熟练的说辞脱口而出了。



PS:《百平之间》是一个房产故事系列,讲述的是朋友经历的故事,当然出于每个主人公的隐私,所有文章人物地点都是化名。一个小小的售楼处,一块百平之地,每天都有买房人来上演自己的舞台剧。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售楼处承载了一个时期的印记。真实的故事永远胜于演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平之间——为了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