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继续嚼菜根,《菜根谭》中有云: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帘拢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之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极为热闹喧嚣的场合,如果能用冷静的眼光观察外物,便可省去许多令人烦恼的事情;在失意落寞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个奋发向上的决心,那就可以得到许多人生真正的乐趣。
有一个安乐的境界,就一定有一个不安乐的境界和它相对;有一处美好的景色,就一定有一处不美的景色相参照。可见有乐必有苦,有好必有坏,只有平平凡凡、安分守己才是最快乐的境界。
卷起窗帘眺望白云围绕着的山峦,看到烟雾弥漫、青山绿水的景色,才明白大自然该有多么美妙自在;窗前花木茂盛,翠竹摇曳生姿,燕雀和鸽子在报告着季节的变化。因而领悟到万物合一浑然忘我的境界。
如果知道事情有成功就一定有失败 ,那么也许求取成功的意念就不会那么坚决;如果知道有生就会有死 ,那么养生之道就不必过于用心良苦。
鬼谷子说:“世间万物都应该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也就是说 ,在生活中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或多面性,而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看待问题总是“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他们总喜欢以偏概全。
比如一个女孩交往了几个异性朋友,恋爱失败后,她会把原因全部归罪于男方,然后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所以说我们对世事不能太激进走极端,这样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
“闹中取静,冷处热心”,就是成功时要想到失败,失败时要保留奋争精神,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明智的进取。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这句话用一个词“适可而止”来诠释最恰当不过了。
在合适的时间, 合适的地点,停住前进的脚步,这样才能对眼前的形式和前方的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所以说,行事有分寸,凡事皆有度。
苏轼在《宝绘堂记》中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苏轼年轻时酷爱书画,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家中收藏的,唯恐失去;别人拥有的,唯恐得不到。
后来幡然醒悟:“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从此之后就不再过度沉溺。如此一来,优美的书法和绘画,仍然会让自己开心快乐,却不再过度沉迷。
又比如我们喝酒,喝至微醺,应该是喝酒的最高境界。
有人说“微醺,是成年人快乐的独处方式,也是成年人最体面的放肆。”
古人云:“花看半开,酒饮微醺”,微醺是喝得恰到好处,是飘飘然然的快感。
如果喝得烂醉如泥,就超过了这个度,其结果是翻江倒海,呕吐不止,身体必然会承受痛苦。
所以,凡事皆有度。古人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是追求适度,以俭朴胜奢华,以宁静胜百躁。
凡事一旦过度,做过了头,必然对身体造成伤害,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容易出错。
汉高祖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这位能让一代君王都自愧不如的“子房”,就是位于汉初三杰之一的“谋圣”张良。
他在刘邦称帝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凭借自己的智慧,多次力挽狂澜,功劳显赫。
后来,刘邦成就霸业,猜忌之心却日以剧增,也因此诛杀了多位有功之臣。
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张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
所以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急流勇退,果断地离开漩涡中心,从而避免了“兔死狗烹”的结局。
在进退间,张良把“度”拿捏得恰到好处。这是张良能功成身退,得以善终的最完美的结局。
孔子曾言:“从心所欲不逾矩”。
纵观张良的一生,他既跟随自己的内心做事,又没有因为逾越规矩而给自己招致祸患,做人做事也总是能收放自如。
正所谓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人生只有把“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收获真正的安稳与丰盈。
老子曾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确,世界色彩斑斓,如果在声色、货利、功业、名誉上不加节制,就很容易身陷物欲的漩涡,在嗜好和名利中迷失方向。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事一定要适当,切忌过,过犹则不及。
生命是一种轮回,凡事忌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留一半才能逍遥人生。
花开花谢,这些都是天理循环的规律,也是处事的盈亏之道。
有人说,鸟儿为什么飞得高,那是因为鸟儿让自己变得很轻。只有行事有分寸,凡事皆有度,如此方能不被物所累所困,方能处处得其乐。
俗话说得好,“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凡事都要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走向极端。
特别是在权衡进退得失的时候,务必注意适可为止,见好就收,千万不要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