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a总结

文章目录

      • numa架构是啥
      • numa的由来
      • numa带来的问题
      • redis 在NUMA架构上出现问题的过程
      • 解决方案
      • 为什么Interleave的策略就解决了问题?

注:本篇文章分析有误,只能做参考,后面记录的解决方案也只是某一阶段用过的,其实真正解决的方案是绑定cpu。详见 十年后数据库还是不敢拥抱NUMA?

numa架构是啥

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服务器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多个CPU模块,每个CPU模块由多个CPU(如4个)组成,并且具有独立的本地内存、I/O槽口等。由于其节点之间可以通过互联模块(如称为Crossbar Switch)进行连接和信息交互,因此每个CPU可以访问整个系统的内存(这是NUMA系统与MPP系统的重要差别)。显然,访问本地内存的速度将远远高于访问远地内存(系统内其它节点的内存)的速度,这也是非一致存储访问NUMA的由来。

numa总结_第1张图片

由于这个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系统性能,开发应用程序时需要尽量减少不同CPU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利用NUMA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原来SMP系统的扩展问题,在一个物理服务器内可以支持上百个CPU。比较典型的NUMA服务器的例子包括HP的Superdome、SUN15K、IBMp690等。

但NUMA技术同样有一定缺陷,由于访问远地内存的延时远远超过本地内存,因此当CPU数量增加时,系统性能无法线性增加。如HP公司发布Superdome服务器时,曾公布了它与HP其它UNIX服务器的相对性能值,结果发现,64路CPU的Superdome (NUMA结构)的相对性能值是20,而8路N4000(共享的SMP结构)的相对性能值是6.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到,8倍数量的CPU换来的只是3倍性能的提升。

numa的由来

在NUMA架构出现前,CPU欢快的朝着频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受到物理极限的挑战,又转为核数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如果每个core的工作性质都是share-nothing(类似于map-reduce的node节点的作业属性),那么也许就不会有NUMA。由于所有CPU Core都是通过共享一个北桥来读取内存,随着核数如何的发展,北桥在响应时间上的性能瓶颈越来越明显。于是,聪明的硬件设计师们,先到了把内存控制器(原本北桥中读取内存的部分)也做个拆分,平分到了每个die上。于是NUMA就出现了!

numa带来的问题

NUMA中,虽然内存直接attach在CPU上,但是由于内存被平均分配在了各个die上。只有当CPU访问自身直接attach内存对应的物理地址时,才会有较短的响应时间(后称Local Access)。而如果需要访问其他CPU attach的内存的数据时,就需要通过inter-connect通道访问,响应时间就相比之前变慢了(后称Remote Access)。

numa总结_第2张图片

redis 在NUMA架构上出现问题的过程

  1. CPU规模因摩尔定律指数级发展,而总线发展缓慢,导致多核CPU通过一条总线共享内存成为瓶颈
  2. 于是NUMA出现了,CPU平均划分为若干个Chip(不多于4个),每个Chip有自己的内存控制器及内存插槽
  3. CPU访问自己Chip上所插的内存时速度快,而访问其他CPU所关联的内存(下文称Remote Access)的速度相较慢三倍左右
  4. 于是Linux内核默认使用CPU亲和的内存分配策略,使内存页尽可能的和调用线程处在同一个Core/Chip中
  5. 由于内存页没有动态调整策略,使得大部分内存页都集中在CPU 0上
  6. 又因为Reclaim默认策略优先淘汰Swap本Chip上的内存,使得大量有用内存被换出
  7. 当被换出页被访问时问题就以Redis响应时间飙高甚至阻塞的形式出现了

numa总结_第3张图片

解决方案

  • 使用如下命令启动服务 numactl --interleave=all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uma陷阱问题
  • 关闭系统的numa功能

为什么Interleave的策略就解决了问题?

Linux服务器的大多数workload分布都是随机的:即每个线程在处理各个外部请求对应的逻辑时,所需要访问的内存是在物理上随机分布的。

而Interleave模式就恰恰是针对这种特性将内存page随机打散到各个CPU Core上,使得每个CPU的负载和Remote Access的出现频率都均匀分布。

相较NUMA默认的内存分配模式,死板的把内存都优先分配在线程所在Core上的做法,显然普遍适用性要强很多。

NUMA架构的CPU https://blog.csdn.net/blackmanren/article/details/53490655

numa 详解 https://blog.csdn.net/wylfengyujiancheng/article/details/85417675?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2401439616780265419373%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blog.%2522%257D&request_id=162401439616780265419373&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blogfirst_rank_v2~rank_v29-1-85417675.pc_v2_rank_blog_default&utm_term=numa&spm=1018.2226.3001.4450

numastat用法 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zh-cn/red_hat_enterprise_linux/7/html/performance_tuning_guide/sect-Red_Hat_Enterprise_Linux-Performance_Tuning_Guide-Tool_Reference-numastat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采坑记,linux,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