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为什么淡了,因为没有仪式感了,因为假期太短,我们太忙了

(一)年味淡了是事实,因为没有了仪式感

“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儿时的记忆里”。我认为这个观点有道理,其实日渐式微的何止是春节呢,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鞭炮没有了,春晚不好看了,红包也不用数,变成了支付宝的数字。

祭灶、包饺子、年夜饭、守岁、放炮、祭祖、拜年……这些与物质水平关系并不大,年味儿也不是与物质水平成反比。年味儿更在人情、精神、文化上。

主要是缺少仪式感。任何节日或传统文化若缺少仪式感就会被淘汰。西方的节日为什么越来越流行,就是因为有仪式感。比如情人节送花、过生日吃蛋糕、万圣节扮鬼、圣诞节进教堂。

本来中国的春节也是很有仪式感的,比如大年三十扫墓祭祖、贴春联,晚上进祠堂祭先祖祈福,放鞭炮,12点除岁迎新,初一至初七拜年等等。

但现在祠堂没有了,墓地也没有扫了,有些祖谱也没有了(也不认谱了),鞭炮也不让放了,也没有拜年了(QQ、微信拜年,那不叫拜年),等等,很多习俗都没有了,现在的春节假期,感觉跟国庆假期或五一假期没什么两样,春晚不好看,除了睡懒觉,或逛一个公园都没什么可做的。

(二)996太忙了,我们没有心思过年

我一朋友说,你给我放个十天半个月假的,你看我期待过年不,就放个几天,还要调休几天,来来回回的路上耽误2天,实际上只有三天带薪假。

他家1200公里,遵义到东莞,他还是相对自由的,自己开车,不用抢票,时间可能相对充裕一点。就几天时间在家,累得够呛,根本就不期待过年好吧。

说不让放鞭炮没年味的,他们老家不禁这些的,可以放烟花爆竹,年味确实有那么一点。但是哈,他是真不想过年了,心里想回家,但是又怕回家过年,累啊,时间又短,过年?过毛。要不是家里有父母在,他都懒得回去了。他说你告诉我过年意义何在,短短的团圆几天又外出奔波吗?

说选择在老家工作的,你告诉我,现在有几个年轻人在老家能发展,就那一亩三分地,还不够养活孩子上学的,前些年还大搞退耕还林,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土地了,种菜都不够。

年味和新衣服零食有关系但不是绝对有关。我觉得是社会变了,996太忙了,根本没心思准备过年。比如冬至我倒是想带着孩子热热闹闹包汤圆,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围着方桌,有说有笑吃圆子。现在一看下班七八点,超市买一包回家对付一下得了。再比如过年,我也很想带着孩子一起蒸包子点洋葱(我们这只有过年的包子才会点),可是哪有时间。写对联买年货这些事都想带着孩子做一遍,让他体会真正的年味。而不是收一个又一个快递。一直等到年三十爸妈才放假,还准备啥呢。没老人,年夜饭都想在外面吃了再回家。

(三)节日的核心就是休息

节日的核心是假期,

假期的核心是休息,

为什么春节要追求团圆,

因为在农闲季节大家没事了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回到家中休息,

置办年货是为了在休息中享受,

走亲访友则是一种放松的社交方式,

放炮仗更是休息中的娱乐,

这些都是表象,

实际的内核都是为了休息,

年味淡了的本质就是大家休息的不如以前那么痛快了。

毕竟只有3天假+调休4天,前后还要加班,大部分人大扫除+做饭+走亲戚就很累了,放假15天年味浓一倍,放假一个月哪里有舞狮子搞活动我窜哪里给捧场。

(四)年味,你觉得是什么?

是不是每年那种好闻的鞭炮香味,是不是丰盛的年夜饭,是不是春晚的精彩表演,是不是亲戚们发的大红包,是不是见面说一句新年好的喜气盈盈。

年味就沉浸在这些细节中。

门上贴的喜庆的春联,手里拿的烟花爆竹,妈妈摆在案子上祭祀先祖的供果,年年像候鸟一样春节回来的打工人。

每个人的思家,念家,回家,构成了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乡土情怀。春节过年将所有人的这种情怀激发了出来。

我们在春节的时候和亲戚朋友聊天,打牌,唱歌,吃饭,无论什么事情都充满了乐趣。

好不容易过年回趟老家,(孩子们)一个个全抱着手机电脑不放”,不少家长在过年期间对自己年轻子女都有类似的抱怨。有意思的是,虽然家长们只能对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的个别现象进行抱怨,但用户日活已经超过10亿的微信已经通过大数据揭示了其普遍性:大年初一微信步数不超过100步的“百步青年”中,80后与90后整体占比60.7%,甚至比国庆时的56%还要高。

(五)我们以前的过年是怎么过的

大年前五天放假,

先好好休息一天,

倒数第四天,大扫除,把家里里里外外的都清洗,什么窗台窗户,什么门板,什么柜子橱子有些都是拆下来洗漱的,

倒数第三天,买对联贴对联,买灯笼挂灯笼,贴福字,

倒数第二天买,糖果零食点心拼盘, 这边买一些,那边买一些, 瓜子饮料,客人来了可以吃。

倒数第一天,买两盆桔子树和一些花摆在门前,左一棵,右一棵。

除夕当天,准备过年的食物, 鸡鸭鹅或者猪牛羊,鱼, 自己做一些过年的食品, 比如,饺子,有些地方做年糕,有些地方做红桃粿,汤圆(元宵),等等食材。

除夕过年夜在家吃一顿团圆饭,吃完团年饭,有的跟朋友聚会,有的去别人家做客,有的看春晚,

大年初一,拜访一些亲戚朋友,比如我以前小时候经常在我舅舅家里住, 我可以去我舅舅家里,中午也在他家吃饭,跟几个堂哥好好聊聊天,打打牌,斗个地主,哪怕玩几把王者荣耀,互相吐槽对方怎么那么坑。

初二初三可以跟我几个表哥堂哥表弟去钓鱼,去唱歌k歌,互相吐槽对方唱的难听,

初四约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挚友,几个人踏踏青,野外烧烤,谈天聊地,说说哪个家伙从小到大臭毛病还没改,哪个家伙谈对象了要结婚了,

初五约以前那些以前工作场认识的好朋友,有些天南地北的,让咱当时几个老员工一起聚一聚,吹吹牛,谈谈现状,谈谈明天做什么打算,找个地方搓一顿,侃侃当时在那里工作的趣事。

初六初七啥的,大约几个人。看看庙会,游神赛会,附近的热闹或者景点玩一下,

初八初九初十安安心心休息,没事坐家里喝茶(不过肯定总是有朋友过来或者打电话让你过去他家喝茶。), 好好休息个三天, 然后才准备开工。

这就是过年,让人放松的过年,

而不是现在放三四天假, 大年29.30那天才回家,吃个团圆饭,累得一批,睡一觉初一,去做客,八点坐到十点,想着赶紧得去下一家,不然时间不充足, 一天根本不是在做客,而是在跑来跑去。

初二早上约几个朋友,下午晚上赶紧约另一波(或者表哥堂哥),然后吃个饭唱个歌,还得草草收场, 明天要开工了。

(六)以后我们要进入原子社会

春节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是团圆。团圆的单位是什么?是家族。维系家族的纽带是什么?是长辈,是祖先,是血浓于水的连结。

年味淡只是表面现象

实质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空前满足,宗族制度崩溃了,等独生子女这一辈人的父母入土,就彻底成为原子化社会了

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的80后,万里路已走完,万卷书未翻破,对生活的个人洞见,全在新心信芯达人。送你视野破五洲,只需要驻足我的文章一分钟。随手点个赞,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味为什么淡了,因为没有仪式感了,因为假期太短,我们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