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花马
一、“朗读者”刘和平
在最近一期的《朗读者》中,听到著名编剧刘和平先生朗读苏轼的《留侯论》,心潮起伏,感触颇深。(“朗读者”刘和平《留侯论》)
刘和平先生编剧创作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包括《雍正王朝》《大明王朝》《沧桑百年》《北平无战事》《甲申祭》等,这些作品视角独特,几乎部部不落窠臼,每一部我都看过好几遍,但他的声音却没有听到过。
“朗读者”节目中,略带沙哑的凝重声调,立意超卓、层层递进、俊逸奔放的策论名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汉初豪杰,当这三者交汇在一起,历史画面的苍茫感、文化传统的厚重感、家国情怀的责任感,可谓震撼,我听了好几遍,几欲落泪。苏轼、刘和平、张良,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人物,他们的作品陪伴着我的成长岁月。
二、苏轼《留侯论》
眼下正是高考季,不知道考生们今年的高考作文写的怎么样。名传千古的《留侯论》其实也是苏轼的高考作文之一,为什么说是之一呢,因为他一共写了五十篇,《留侯论》只是其中的一篇。
严格说来,苏轼参加的这个考试是科举考试加强版,北宋王朝最高级别的人才选拔考试——制举考试。
一切要从公元1056年说起,那一年,一位白衣秀士出眉山,穿剑阁,越秦岭,一路跋涉到东京汴梁,从此,惊艳了古今上下。
话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立宋朝,史称太祖,江山马上取,却不能马上治。高中历史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正确答案是D,国家调整了用人方针。
调整用人方针,建立文治王朝,最重要的途径是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扩大了科举录取的名额,使它远远超过了唐代,平民阶层在社会阶层中上行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唐代。
唐代的考生,考前常把作品送给达官贵人乃至主考官员去看,得到推荐或赏识的考生有更多被录取的机会。宋代科举考试则发展出弥封、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使得主考官员即使有心照顾也难以操作。《宝祐四年登科录》记载是科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417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嘉佑元年,苏轼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出川参加次年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是欧阳修。他在读到苏轼的考卷文章时十分赞赏,但又认为这等文章除了他的学生曾巩谁还能写得出来呢?为避嫌,将该考卷定为第二名。然而,打开考卷名字后一看:眉山苏轼。
20岁的苏轼进士及第。欧阳修对这位青年才俊十分欣赏,他说:读苏轼的文章,真是感觉后生可畏,身上不禁直冒汗,真是太令人高兴了,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他又对自己的儿子说:再过三十年后,不会再有人提到我欧阳修的名字,苏轼的文章将独步天下。以欧阳修在当朝的政治地位和文坛领袖的身份,这样高的推崇评价,苏轼又怎能不名动天下呢?这里有苏轼的钟灵毓秀,更有一代宗师的博大襟怀。
就在嘉佑二年的这次科举考试中,辉耀史册的唐宋八大家,至少四位在这一年风云际会,他们是欧阳修、苏轼、苏澈、曾巩。(当然,八者其一,还有带领两兄弟出川应举的苏轼苏澈的父亲苏洵。至此,唐宋八大家,宋朝的六个席位,只差王安石。)
也恰在这一年的四月,苏母程氏卒於眉山,苏氏父子奔丧归里。当他们再回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王朝最高级别的人才选拔考试——制举考试即将举行。
制举考试是由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而特设的一种考试制度。参加制举考试的考生必须由朝中大臣推荐,然后由六名考官先行考核,及格者才能参加皇帝主持的考试。制举开设次数极少,两宋三百年历史中,只举行过22次制举考试,考中制举的大约40左右,而考中进士的则有将近四万人,相差近一千倍。
嘉祐六年八月,苏轼以所作五十篇策论通过制举考试,宋仁宗与司马光等考官将苏轼点为制举第三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成绩呢?按照宋代制举等级的惯例,一、二等都是虚设,实际最高等级为第三等,其次为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算是不及格。自从北宋开设制举以来,只有一个人通过第三次等,其他人都在四等以下。因此,苏轼得第三等是破天荒的大事。这一年苏轼24岁。
仅以这篇《留侯论》而言,“忍”字贯说,立意超卓,遣词发挥,一意反复到底,中间生枝生叶,愈出愈奇,滔滔如长江大河,而浑浩流转,变化曲折之妙,层层递进,连而合之,气象浑成。
造化钟灵秀,这等才情,这等际遇,这等盛极一时的风光,是无数文人汲汲一生都难以企及的荣耀。苏轼在一首词中,这样直抒胸臆:“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然而,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也就是后天的修养、环境,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堪称“天之骄子”的苏轼,又当如何呢?
元丰二年,诗文言涉讪谤,下御史台狱——“乌台诗案”卒然临之,无故加之。
一连串的困顿失意,宦海沉浮,贬谪各地,苏轼开始反省自察,著书立说,交游乡里,扶危救急。在命运面前退一步,反而开阔飞扬起来。苏轼从苦难中完成了自我。从此,汉文明有了一个光风霁月,赤诚烂漫,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之上的苏东坡。
三、海瑞《治安疏》
明朝海瑞的《治安疏》同样是一篇载入史册的名篇佳作,但不同于苏轼一展才情的考试作文,这篇《治安疏》是在当时极其险峻的政治形势下,冒天下之大不韪,直言嘉靖过错——“嘉靖者,言家家净而无财用也”、“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言辞之犀利,惊天地,泣鬼神。
这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呢?“自知当死,市一棺,决妻子,待罪于朝。”
“抬棺上疏”这段极其特殊的历史事件,正是开头提到的刘和平通过其编剧创作的《大明王朝1566》(据说原名为“嘉靖与海瑞”)生动深刻地呈现出来。一经播出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从2007年首播至今从未停止过收获赞誉和阐释的历史剧,一部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浸入作品肌理的历史剧,豆瓣评分9.5。
四、天下大勇者:选择那条人迹罕至的路
陈寅恪先生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必须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
深喑此道的刘和平说:“了解之同情”就是我的历史观。一个国家的历史也应该是一部心灵史,不要简单地说什么时代发生了哪些事情,而应该更多地去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思潮。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只有明白这一点,怀揣一颗致良知的心,写出真正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题材作品,才能积极深刻地影响你所处的时代。只有把古往今来人性中共通的内涵和精神气质准确真实地呈现出来,才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因为今天人们的身上依然流淌着历史的基因。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高密度思维的产物,而这种高密度的思维都要通过准确的文字表现出来。没有哲学命题的作品也就没有思想深度,以历史文化为创作根基,优秀的电视剧一定要有自己的立意和创意,立意是指创作时一定要找到隐藏在我们现实生活表象背后的本质和意志。
在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圈子里,有人说刘和平是一种创作,其他人是另一种创作。刘和平说今天的观众已经失望不起了。写一部百万字的作品,必须得有三千万字以上的积累阅读储备。编剧哪有天才?没有戏剧叙事,不考虑戏剧结构,随意写来,怎能成为影视作品?大家都想拍电视剧,这个行业其实并没那么多人才。
中华民族应该是个诗化的国度,应该用诗去认识世界,表现世界。“述而作”的刘和平说,我在创作时,不会有图谱和图解,也不拉故事大纲,我的创作就是为了找到那一盏灯。寻找这盏灯其实就是去寻求新的突破,以显现出独特的美学品质。没有动笔前,我觉得那一盏灯离得非常远,只能努力地孤独前行,一步步往那里艰难走去,途中要经过哪些地方,我并不知道。但是最后我一定会到达那里,把那一盏灯取下来。
开始朗读《留侯论》前,刘和平说,谨以此篇献给,一切感到孤独的朋友。
这种孤独,不是谁都能够选择,都能享受,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天下有大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