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实现有效阅读小技巧~ 2020-04-09

原创 叶小静Stamy 陪你写首诗 

2020-04-09 

你好啊,我是叶小静。

因为组织共读活动,经常被问到很多和读书相关的问题,比如读书的效率啊~选书的难度啊~笔记的形式啊~等等等等~

被问得多了,也就有了些自己的观点,今天索性一并汇总在这里,方便大家以后有需要可以直接查看(其实就是我自己懒得重复说同样的话

好啦,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Q1

读什么书?

随着“终身学习”这个概念的提出,“知识焦虑”似乎成了我们阅读时最难逃离的心理困境:想读的太多,能读的太少!

这种时候,最需要的做选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本来就是看不完的。本来挺简单的道理,却总是有人不愿意接受。

因为选择往往意味着得与失,但我们生而为人又天生具有“损失厌恶”的心理,不愿放弃,什么都想要,弄得自己疲惫不堪,最后反而尝不到阅读本身的乐趣,实在不值得。

很多书虽然总有人推荐,也确实很有用,但并不是我们必读不可的。要不要读一本书,关键还得问自己:

(1)我有读这本书的理由么?(目的)

(2)我能读得懂么?(能力)

(3)我愿意读么?(喜好)

最好都是肯定答案,读起来效果才更好。

一本书如果根本不知道读来做甚,只是听别人说好,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有需要,读不读得懂,喜不喜欢,就胡乱买回来,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束之高阁,白浪费钱。

次数多了,甚至有可能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实在差劲,怎么老读不完?

其实很多时候无关能力,是选书的方法出了问题,出发点不对。

要想读的进去,就读自己需要读的,能读的和想读的。

Q2

读不懂怎么办?

读不懂最常见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二是作者故弄玄虚根本不想让人懂,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遇到的,是第一种。

其实读书也算学习的一种,既是学习,难免就会遇到不懂的地方,实在太正常了。

要我看,总是一读就懂,反而不太合理。

尤其是专业书籍,如果总是读不到难懂的,只能说明选的书难度偏低,没有涉及更“高级”的内容。

但偏偏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读不懂的,就容易产生抗拒心理,要么否定材料本身,要么否定自己。

这两种都不是什么健康的阅读心态,健康的心态应该是:

读不懂,首先努力查资料搞懂。

还搞不懂就先留着,继续读其他的,没准哪天读得多了自然就懂了。

实在到最后都没搞懂,也没什么大不了。

我们是人不是神,有不懂的很正常,没有必要为难自己。

Q3

读了记不住怎么办?

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记忆是思考的副产品。所以要想记得住,必须有思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讲读书方法,都建议“带着问题去读”,无非是借问题,激发思考。

问题从哪里来?

如果你选书本身带着目的,读的时候自然也就有了问题。

如果选书的时候忘了这回事,翻翻目录和前言,一般也能找到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更有效的是,一边读一边想,读完一段,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

这段讲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这么讲?和我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这个信息对现在的我有什么用?

建构主义学习观来看,我们问得越多,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的链接也就越多越紧密,学得也就越深刻,之后能用到的几率,也就越大。

从“知道”到“做到”,自然也就记住了。

很多人读书不从“用”出发,更多地是享受“我在学习,我很努力”的虚假成就感,所以读书并不走心,只求逐字逐句把书翻完,或者机械地打卡,并不怎么思考,所以读完一本书,很难记得住什么。

但现实是,读有所思,才能有所得。

Q4

笔记怎么写?

读书做笔记是件好事,有输出总比单纯“翻书”要好。但要注意,不能把做笔记这件事和读书直接划等号。

也就是说,笔记应该帮助我们阅读的手段,不应该是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

我遇到过很多朋友总在纠结我用什么软件、什么设备来做笔记,其实多少有点本末倒置。

我现在做笔记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直接在书上或者设备上圈点标注,读完了在或者公众号写点收获。

至于大家平时看到的花花绿绿的图片,是因为要做分享才专门制作的,不是一边读一边记。如果不用分享,我是不做这些的,太耗时耗力。

其实现在对我来说,边读边想的过程比写笔记重要得多。只要读的时候积极思考,哪怕之后没有笔记,收获也会很大。

甚至为了保持这种高度投入的状态,我会刻意选择周围干扰较少、自己精力也比较充沛的时候阅读难度较大的内容。

很累很困的时候我宁愿不读,因为这个时候大脑太疲倦,没办法专注思考,读了也很难消化,更别说记住了。

我理解的“用输出倒逼输入“,指的是读的过程中思考怎么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所读内容,之后可以讲给别人听,而不是把读到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抄下来。

笔记最好是输出,而不是抄书。

很多时候我们看着满满的笔记会很有成就感,但别忘了,知识本身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所以比起单纯地记下来,理解和运用更重要。

保持阅读。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书里多看几次,效果会比只记录一次好很多。就像Eric说的:

“保持学习就是最好的复习。”

当然了,如果你的阅读有特殊目的,比如要写论文整理参考文献,那可能就需要更专业的文献管理工具。

如果只是普通的积累性阅读,大可不必让形式大于内容。

总结一下

1. 读自己需要读的,能读的,想读的书。

2. 读不懂也别担心,保持阅读,说不定哪天就懂了。

3. 读有所思,才能有所得。

4. 写笔记不是阅读终极目的,不要本末倒置。

 猜你喜欢

为什么我有那么多时间读书?

如何下载(免费的)电子书?

如何缓解压得你喘不过气的学习焦虑?

学会这三点,假期也能保持高效率~

一年读100本书,到底有什么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几个实现有效阅读小技巧~ 2020-04-09)